APP下载

翻译伦理视阈下汉语典籍的文化英译与域外传播
——以《三国演义》的译介为例

2015-02-28汪世蓉

学术论坛 2015年1期
关键词:译介三国演义译本

汪世蓉

翻译伦理视阈下汉语典籍的文化英译与域外传播
——以《三国演义》的译介为例

汪世蓉

翻译伦理研究主要关注译者主体性的制约因素、跨文化交往活动中的规范及价值等内容。在该理论视阈下,文章以汉语典籍《三国演义》中不同类型传统文化事象的译介研究为例,对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域外传播进行了策略性思考。文章认为,在“构建文化软实力”的语境下,传播典籍中的传统文化立足于本土与全球化并不矛盾。译者过于倚重“易化、改写和操纵”等策略去强调“接受度”,会让本土文化特色在译作中失落或变形,有悖于让“文化真正走出去”的翻译伦理。

翻译伦理;文化事象;汉语典籍;文化翻译

一、引言

近年来,以莫言作品译者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为代表的一批汉学家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译介付出了不懈努力,并在西方市场赢得了不俗的业绩和声誉。葛浩文所倡导的“背叛、重写、易化”[1]等策略,使其译作具有极好的灵动性和可读性,进而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得到了肯定和推崇。耿强结合其成功译介作品的分析,认为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就必须强调译本的流畅性和可接受性[2]。然而,也有学者对葛浩文的翻译风格提出了质疑。例如,李建军认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无法读懂原汁原味的‘实质性文本’,只能阅读经过翻译家‘改头换面’的‘象征性文本’”[3]。孙艺风也指出,文化间的交融使文化殖民成为可能,建立本土文化地域和文化身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4]。

可见,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翻译活动在承担着“协调文化差异”使命的同时,也成了“全球与本土”博弈的竞技场。汉语典籍作品的译介更凸显了“传承与适应”策略上的矛盾。刘心武曾被问及《红楼梦》对中美双方的文化碰撞与交流能起到多大作用,他的回答是“仿佛一滴雨水,落入浩瀚的大海”[5],异域文化对本土“他者”文化的理解、接受之难可见一斑。

伦理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支持。笔者从翻译伦理学的视角出发,以我国文学巨著《三国演义》的译介研究为例,对汉语典籍中传统文化事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英译与域外传播进行了策略性思考。

二、《三国演义》中传统文化事象译介的历时对比分析

《三国演义》成书600余年,横亘古今,魅力无穷。《三国演义》在海外也是声名远扬,早在1569年小说已传至朝鲜,1635年《三国志传》入藏于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其在亚、欧、美诸国的全译本、节译本达六十多种[6](P12)。

笔者对美国汉学家罗慕士(Moss Roberts)于20世纪90年代翻译的《三国演义》英译本“Three Kingdoms”(以下简称罗译本)和英国汉学家邓罗(C.H.Brewitt Taylor)于20世纪20年代翻译的另一英译本“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以下简称邓译本)进行历时比较研究。我们对《三国演义》中相关文化事象符号和对应的译文进行人工收集和标注,共收集典型语料123条,然后在不同译本的量化研究基础上,从语言、文化、语用三个维度,来观察分析翻译过程中的各个因素相互作用的机制与规律,以及这些相互作用对文化传播所带来的影响。

(一)语料选择

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被称为“文化事象”[7](P198)。笔者根据这部著作的主题和特点,将其文化事象进行分类建立体系,再根据当前相关研究的现状和趋势确立其中三大类作为研究重点:军事文化类、民俗文化类和语言文化类。军事类包括传统军事科技、兵器以及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军事思想等。民俗类包括服饰、酒文化、嫁娶、丧葬等。语言类主要研究描写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的成语。

(二)两译本文化翻译策略和文化传播效果对比分析

1.罗译本的文化翻译策略和文化传播效果

首先,我们来统计罗慕士使用不同翻译策略的总体情况。就全文所列举的典型例句来看,罗译本所用翻译策略如表1所示。

表1 罗慕士翻译策略选择

罗慕士明显倾向于“异化”策略。除了翻译成语时用了5次“省译”,在翻译其他文化项目时,仅仅采用了2次“省译”,分别是在翻译吕布的“唐猊铠甲”和中国酒文化的“把盏”时。同时还运用了少量的“替换”手法。比如把“髀里肉生”替换为“Iam growing thick around the waist”;“天崩地裂”替换为“with all the force of an avalanche”等。

对于文学典籍对英语世界的译介来说,研究重点应该放在源语里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世界里的失落、变形、增添和扩展等问题上[8](P56)。据此,我们对罗译本中有关文化信息传递效果进行了量化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罗慕士文化翻译效果

作为东亚文化学者的罗慕士,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把握是相当到位的,他在用大量直译手法保真的同时,却不愚忠,在真实性和可接受性之间,保持了较好的平衡。比如在翻译军事文化的“倚天剑”时,罗译本的“Heaven’s Prop”用了“释义”的办法,其意象与“倚天剑”的“高大、威猛、顶天立地”的文化意象有异曲同工之妙。再看兵法“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译文,罗译本“A show of force is bestwhere you are weak;where strong,feign weakness.”回避了“死译”,用“释义”的方法,恰如其分地解释了该兵法在当时战争环境中的要点,这比把“虚实”译成“hollow and solid”更聪明,后者含义晦涩,看似要直译,靠近原文,但译文读者会觉得不知所云。

当然,罗译本中也有不少“文化失真”的地方。例如,诸葛亮的经典扮相“羽扇纶巾”译成了“a plaited silken band/a plaited band/a band/Taoist headdress”等。把“纶巾”译为“band(带状物)”,会让读者认为诸葛亮是“绑着头带”的装扮,而与中国人心中定型的儒将风范相去甚远。

2.邓译本的文化翻译策略和文化传播效果

同样,我们来统计一下邓罗使用不同翻译策略的总体情况。就全文所列举的典型例句来看,邓译本所用翻译策略如表3所示。

表3 邓罗翻译策略选择

“直译”是邓罗的首要选择,他还采用“文内释义”等办法详细解析了一些中国文化内涵。例如,他将丧葬文化里的“入殓”増译为“wrapped the body in its shroud,enclosed it in a silver shell”,传统习俗中对于尸体入棺的具体过程得到了再现。然而,他的译文更注重于对故事情节的铺展和渲染。比如在翻译三国英雄人物的服饰时,邓罗经常采用“省译或替换”办法。他把诸葛亮的“纶巾”简单替换为“a head-wrap/a turban/a silk cap/as he had always appeared”,他似乎只是想说诸葛亮带了一个头饰,至于这个头饰是什么样子,他并不愿多费口舌。

在翻译文化差异时,邓罗更多地选择了“逃避”的“替换”手法,他不愿意冒文化移入风险,更愿意照顾西方文化的习惯思维。比如原文里的“天”,多数被替换成了“god”;中国皇帝“天子”也通常被“汉献帝”替代;用了“oracles(甲骨)”来替代中国文化古老的典籍《易经》;用“schemes”替代中国占卜术“遁甲”等等。

同样,我们对《三国演义》邓译本中文化信息传递效果进行了量化统计,有关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邓罗文化翻译效果

邓译本在一定程度上(50.4%)追求并达到了“文化传真”的效果,而并非如以往研究所得出的结论那样,主要是通过“改编、稀释或省略”文化信息而“误导”或是“欺骗”了译语读者[9]。

作为晚清时期中国海关官员的邓罗,凭其多年生活经历和不懈的学术追求积累了深厚的汉学底蕴。在翻译民俗文化时,有关吕布服饰的“狮蛮宝带”等细节的译本特别彰显其功力。“狮蛮宝带”指的是中国古代武官腰带钩上常饰有狮子﹑蛮王的形象,邓译本的“a gleaming jade beltwith a lion's head clasp”,“一条带钩上雕着狮头的夺目耀眼的玉带”生动清晰地还原了“狮蛮宝带”的真面目。当然,他的文化能力离资深“汉学家”的标准和要求还有一些差距。例如,邓译本对“铁蒺藜骨朵”解释为“a spiked iron mace with bone pendants”,误解了“骨朵”的意思,把这种兵器理解成了“bone pendants”——“骨头做的装饰物”,译文在画蛇添足的同时,文化信息也变了形。

(三)两译本所反映的不同历史时期翻译伦理思想

1.翻译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1981年,法国翻译家褒曼(Berman)首次提出了“翻译伦理”的概念,他倡导译文要尊重原文语言和文化的独特性,主张“翻译差异”[10](P284)。1992年,韦努蒂(Venuti)在《反思翻译》这部论文集中首次提及“伦理”、“归化”等术语,提倡保持差异的抵抗式“异化”翻译[11](P139)。2001年,切斯特曼(Chesterman)把现行的翻译伦理分为四种模式,即表现原文、服务、交际以及基于规范的伦理[12](P64)。

在吸纳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国内的翻译伦理研究也是方兴未艾。王大智等学者出版了相关专著,提出“翻译伦理是翻译行为事实如何的规律以及翻译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13]。吕俊、侯向群呼吁建立翻译伦理学,认为“翻译伦理是跨文化交往活动中的道德规范”[14](P248)。方薇对国内“规范导向”翻译伦理研究进行了反思,认为伦理研究重心应由“规范”转向到“价值”[15]。

翻译伦理是多元的、开放的、相对的,任何翻译伦理原则的确立都需要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维护文化多样性”为依据。

2.不同历史时期制约翻译伦理思想的因素

(1)社会政治、文化背景。20世纪初期,中国作为被征服的国家,其传统文化、文学必然得不到国际关注。但中国璀璨的传统文化还是引起了西方一些有识之士的兴趣,邓罗就是其中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伊始,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上升期。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愈发频繁,中国人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而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国人也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加以对待。

(2)出版机构。邓译本最初的出版商是上海西书店别发洋行[16]。别发洋行是在19世纪中后期中国最具规模的英文书籍出版及销售商。作为纯商业机构,别发洋行的营业计划也有增强文化交流的目的[17]。而罗译本的出版社是外文出版社,为对外介绍中国的国际化官方出版机构,其重点为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改革开放的书籍上,并以贸易的形式进入国外图书市场。

(3)目标读者群。从19世纪初开始,旅居于中国的外国人日渐增多,他们殷切地期望阅读到本国的书籍或是关于中国的洋文书刊,既为了解当时最新信息和知识,也可以丰富生活、娱乐消遣和消解乡愁。《三国演义》邓译本在当时的目标受众主要是当时在华生活的外国人。而外文出版社的目标读者群则是所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国外读者和国内英语学习、翻译爱好者。

3.两译本所体现的不同翻译伦理思想

罗慕士译本的翻译伦理原则是全景式地解释和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文化差异较大的内容,他甚至不惜冒着“由于源语文化‘侵入’译语文化”所给译语读者带来的“不适应”的风险,而执意要让译语读者“以中国人的方式理解中国文化”[18]。

而邓罗深受当时著名汉学家翟理思(Giles)的影响,其翻译工作更多的是为了完成其成为汉学家的诉求[19](P213)。他的翻译伦理表现为讲故事为主,对于文化差异较大的内容,更强调接受度,用更简洁的译文让译文读者能够流畅阅读。

《三国演义》两个全英译本体现了不同译者对中华文化的不同解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从历时对比分析的结果来看,翻译伦理的确是多元的、开放的、动态的,而在跨文化交际的全球化语境中,“让文化真正走出去”和“构建文化软实力”应该成为汉语典籍翻译的伦理规范和价值体现。

三、结语

以“异化”为主的文化翻译推广策略是与当今中国“文化软实力崛起”的述求相匹配的。所谓弱势文化和强势文化的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力的变化,各国的文化文学地位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当今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已与产生“熊猫丛书”的20世纪80年代不可同日而语。在这种大的社会历史语境中,汉语作品的译介不应该一味地以迎合和适应目的语文化为导向,而是应该大胆、自信地向世界原生态地展示自己的传统文化。

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汉语典籍的翻译伦理原则是“力求文化传真,适度结合文化适应”,但同时避免“阻碍信息交流的”死译和硬译,全景式传播源语语言文化。

[1]王小川,赖甜.葛浩文翻译观探究[J].外语教学,2007,(6).

[2]耿强.全球化与翻译策略[J].东方学刊,2009,(3).

[3]李建军.直议莫言与诺奖[N].文学报,2013-01-10.

[4]孙艺风.文化翻译与全球本土化[J].中国翻译,2008,(1).

[5]程岗,何申权.中国四大名著在美国[N].环球时报,2006 -09-08.

[6]柏宏军.图说三国演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7]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9]潘演强.《三国演义》及其英译本文体学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7.

[10]Berman,Antoine.L'Epreuve de l'étranger[M].Paris:EditionsGallimard,1984.

[11]Venuti,Law rence.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Towards an Ethicsof Difference[M].London:Routledge,1998.

[12]Chesterman,Andrew.Proposal for a Hieronym ic Oath [A].Anthony Pym(ed).The Return to Ethics,Special Issue of the Translator[C].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2001.

[13]王大智.“翻译伦理”概念试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12).

[14]吕俊,侯向群.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5]方薇.翻译伦理研究:需要走向更为开阔的视阈[J].外语研究,2013,(4).

[16]黄海涛.清末民初上海的西书店别发洋行[J].文史知识,2011,(2).

[17]英商别发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商业之业务计划书[J].上海市社会局关于英商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登记问题与经济部的来住文书卷,1947.

[18]骆海辉.最近十年国内《三国演义》英译研究评述[J].文教资料,2009,(2).

[19]Isidore Cyril Cannon.Public Success,Private Sorrow: The Life and Timesof CharlesHenry Brew it-Taylor[M].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9.

[责任编辑:邵卿]

汪世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湖北武汉430064

H 315.9

A

1004-4434(2015)01-0144-04

教育部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创新项目(20102025);湖北省教学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2B20)

猜你喜欢

译介三国演义译本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通玄记》的西夏译本
阎连科作品译介①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西方兵书的译介与晚清军事近代化
《孙子兵法》俄译本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