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酒 咖啡 文化
2015-02-28王晓娟
王晓娟
我国古代文人相聚,饮茶清谈,这是司空见惯,人皆尽知的习俗。宋朝词人杜耒《寒夜》诗写到:“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三五好友围坐在火炉旁,看火焰的燃烧听沸水的咕嘟声,在寒夜中饱啜醇香的热茶,整个煮茶过程充满生机和美感,这种儒雅的风俗至今仍然令人向往。
现如今,大大小小的城市都有茶馆、茶店、茶室,布置都很精美,有字画,有古玩,有精致的茶具,据说有些城市的茶店还兼做画廊,但是想找到《寒夜》的感觉几乎很少了,茶,已不再是文人士大夫的专属了。
前几年,我们经常去一家布置简洁、别致的茶店买茶,这是一家全国性的连锁店,总部在广州,茶主人说话斯斯文文,干净利落,他以前经营药店,后来看了很多书,知道了古人提倡茶饮茶膳,他的愿望就是,逐步走近以茶为食的饮食调养和以茶为媒介的精神调养,倡导人们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养身养心,修养心性以达养生,他经常骑单车锻炼,给人的感觉非常健康阳光。只可惜,他的理想和生存的距离太大,惨淡经营下只好不做了。
接手这家茶店的店主,很是审时度势,把整个二楼装修精致的房间都摆上了自动麻将桌,他谈话风格海天海地,一句话说下来,眨眼的频率至少有几十下,肢体语言非常丰富,雇佣的茶艺师,嗓门很大,泡茶动作粗笨,远没有之前的那些小姑娘典雅、脱俗、礼貌。
前不久,散步时看到一个卖水果门店前,两个光着膀子的大汉,从店里扯出了电源,小桌上摆着紫砂壶,其中一位满脸的横肉,脖子上套着金光闪闪的项链,手里举着精巧的小杯,不断催促着:“快喝、快喝”,他们的谈话,虽然方言骂娘的词语一句接着一句,但谈笑风生的样子很是自乐。又只见,四五个背靠大树歇脚的环卫大姐大婶们,每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大塑料杯,里面冲泡着茶叶,一边大口大口地饮,一边旁若无人地嬉笑,那种对生活的乐观和悠然自得的神情,真是令人羡慕。
南方的茶农,大都家家备有供客人品茶的一间茶室,泡茶过程非常细致,给你讲茶道时,眼神是柔柔的,语气也是温温的,凡去品过茶的人都会忍不住买他们的茶,因为你能品尝到的大抵都是一些上乘的好茶。
饮茶已经成为一种大众文化,要想另辟蹊径传播理想中的茶文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酒,和茶一样,都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增加谈兴和加速心智活动的一种催化剂。李白的诗中有酒香,酒能激发他的灵感,一首《将进酒》千古绝唱,“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把中国酒文化推到极致。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穷困潦倒,“举家食粥酒常赊”,也是要喝酒的,他说没酒写不出来。《诗经》三百余篇,其中写到酒的就有三十多篇,由此可以看出,文明是从酒开始,中国的酒文化和文人的关系源远流长。
如今,酒的作用放大了,交易、谈判,好多不能办的事酒桌上能办,好多不合理的事酒桌上合理化了。更有甚者,酒汉醉汉们,情绪激动起来,常常出现由争吵到谩骂到殴打的场面,以致使在场的人难堪尴尬没法收拾残局。更有调侃的段子形象地把酒和文化彻底分了家:领导干部不喝酒,一个朋友都没有;基层干部不喝酒,一点希望也没有;不会喝酒,前途没有。
咖啡,一种外来文化,最早接触咖啡是晚清时期的文人,在民国初年进入汉语词库:“咖啡,西洋饮料,如我国之茶,英文coffee”。
真正的咖啡厅,是通过书本和咖啡的亲密接触,享受阅读的快乐。如今,却不是这样,人们把出入于咖啡厅视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视为过一种贵族式的生活。假如一个人经常出入于高档会所、喝几次咖啡就能有了贵族气息,那么,这个世界的文明不就会进步很快吗?
简单自然的茶、酒、咖啡,这些朴素的人文情怀,被复杂的社会制造成了复杂的社交工具,这难道不是文化的悲哀吗?
茶、酒、咖啡最初进入人们的生活都是从文明、文化开始的,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这些催化剂,茶、酒、咖啡的发展也离不开文化的灌溉,但愿茶、酒、咖啡在百姓家中越走越近,而文化和文明不要离我们越走越远。
责任编辑:邓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