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诚信”
2015-02-28江丽珊
江丽珊
“卖鱼,新鲜的溪鱼哟——”市场上不时飘出几声稚嫩且夹带着颤抖的叫卖声,一个年龄不大的小姑娘红着脸站在筐边,一身土布衣裳,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个没有经验的卖主——这个人就是我。
这时,一个魁梧男子用洁净的手拨着鱼,并抓上一把放在鼻子底下使劲嗅了嗅,问道:“小姑娘,这鱼多少钱一斤?”
“十块一斤。”我羞涩地答完后,又解释道,“我爸由于清晨捕鱼不小心跌进水中,染了风寒,没法自己卖鱼,只吩咐我卖十块钱。”
“什么?十块钱?”这位男子疑窦顿生,不信任地又问道,“是不是这鱼不新鲜?”
“新鲜的,新鲜的,一大早我爸刚捕来的,你看,你看!”我急忙分辩道。
“这鱼看上去不错!”又有些人围了上来。
待问了价后,就在一旁纷纷议论开了:
“这鱼呀,肯定有问题,这么便宜,便宜没好货嘛!”
“唉,说不定这鱼是用什么药毒死的,这鱼肯定不能吃。”
“现在这世道,哪个肯吃亏?”
……
叽叽喳喳的议论声让我羞红了脸,呆呆地杵在那儿,不知跟这些人说什么好。
“这鱼怎么卖?”一个身穿夹克的青年人挤进了人群中。
“十块钱。”我略带哭腔说,“叔叔、阿姨,这鱼的确是新鲜的,我不骗你们!”
人们依然迟疑着,还是不相信我。
青年人仔细看了看,就迅速地把鱼倒进自己的筐里,高声嚷道:“我全买啦。”
“呀——”众人都惊讶地叫起来,“这鱼,你没看错吧?”
“我会看错?我就是前面鱼市卖鱼的,对鱼可内行啦!”青年人得意地说着。
“这么新鲜的溪鱼,就这样被鱼贩买走了。”旁边的人不无遗憾地嘟囔着,可是后悔毕竟太迟啦。
那青年人把这一筐鱼搬到自己售鱼的门市柜台上,扯开嗓门儿叫卖了起来:“卖溪鱼喽,十五块一斤,正宗溪鱼,快来买哟!”
想要买鱼的人们这时已不再犹豫,大家争着在筐前挑拣着,谁也没嫌溪鱼贵。
我看着眼前的变化,摇了摇头,不解地说:“为什么刚刚……而现在……”
是啊,这一切作为年幼的我又怎么能理解得了呢?
【教师评点】
文章叙述了发生在市场上的一件小事。通过阅读小作者替父卖鱼过程中遇到的充满戏剧色彩的故事,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说不出的“苦涩”,读后想笑却笑不出来。
文章开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把一个略显土气的农村小女孩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是一个没有经验的卖主——就是“我”;而后通过一连串的买主询问鱼价的对话描写,写出了人们对鱼的来历的质疑,语气中充满了不相信,让“我”十分难堪;最后鱼贩出乎意料地买走了全部溪鱼,再高价售给先前不相信“我”的人们,这一变化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虽然文章的结尾没有点明主旨,而是以反问的形式写出“我”的不解,但正是在这样的记叙中,自然流露出“我”对“诚信”的思考。
江剑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