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河游轮母港城市选址研究初探

2015-02-27罗尚焜吴杰

商场现代化 2015年31期
关键词:游轮内河

罗尚焜 吴杰

摘 要:随着世界邮轮旅游产业的井喷式爆发,国际内河游轮旅游初具规模。相比之下,国内内河游轮旅游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游轮港城等基础设施配套发展滞后明显。通过对世界五大内河游轮母港城市发展分析,提出母港城市选址的主要考虑因素及其内生关系:①地理位置,作为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其他四大决定因素的基本前提。②腹地依托,是目的地型向枢纽型母港城市发展的决定因素,直接影响母港城市的区域辐射和带动功能的释放。③交通格局,是母港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及重要保障。④旅游资源赋存是目的地型游轮母港城市的核心要素,是枢纽型母港城市的拓展空间。⑤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母港城市发展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

关键词:内河;游轮;母港城市;选址研究

一、研究背景

截止至2015年5月,世界邮轮产业总值预计为396亿美元,相比2014年增加了6.9%;游客接待量预计为每年2220万人次,相比2014年增加了3.2%。同时,据《2014中国邮轮发展报告》预计, 2015年中国大陆旅客乘坐邮轮出游将首次超过100万人次,全国接待邮轮总量将继续超过新加坡和香港,奠定亚洲龙头的地位。邮轮产业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中发展最为迅猛的行业,被视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中国邮轮度假市场呈井喷之势,邮轮旅游已经成为中国游客出境游的重要选择之一。

在国际邮轮市场井喷式爆发的阶段,内河游轮旅游产业还处于草创阶段。国际内河游轮旅游虽起步较早,以欧洲为代表,早在20世纪60年代,欧洲内河游轮业就进入了大众市场时代,但相关研究任处于初期。国内则发展较晚,目前还没有第三方组织系统全面的从事关于我国内河游轮旅游相关数据统计,国内关于内河游轮旅游产业的研究也相对缺乏。王宁、赵小鲁(2009)对内河游轮经济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三峡库区内河游轮发展的机遇与要素条件做出分析,提出长江三峡库区内河游轮经济发展战略构想。宋立中、李芬等(2011)系统的分析欧洲内河游轮业的运营区域与经营策略,对我国内河游轮旅游在产品主题、线路设计、服务设施等方面提供重要启示。胡敏杰、宋立中(2012)则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内河旅游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外研究主要涉及内河旅游产品类型、旅游影响、旅游管理、理论与方法等方面。而国内研究则主要趋向于城市内河沿岸景观布局、内河水体旅游规划设计、城市内河旅游国外经验借鉴等方面。王昱(2013)在回顾我国游轮发展背景的前提下,对比分析国内外游轮市场现状与趋势,指出我国游轮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程爵浩、李蒙蒙(2015)对长江游轮产业现状进行系统分析,主要包括运营概况、特点,并提出长江游轮发展建议。

国际内河游轮旅游地主要由内河流域分布决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欧洲多瑙河、莱茵河、伏尔加河,非洲尼罗河,北美密西西比河,以及亚洲的长江。据数据统计显示,截止至2010年实际主要内河流域游轮数量情况(表1)。其中,长江在众多内河流域旅游航程距离最远,豪华游轮数量却最少。

表1 世界内河流域游轮发展概况

资料来源:跟据裴钰(2011)发表于《航运交易公报》的《内河游轮业喷薄而出》整理。

近年来,我国内河流域游轮旅游有所发展,主要以长江为代表,比较国际内河游轮产业发展经验,长江游轮旅游发展空间巨大。从市场供给角度来看,截止至2015年5月,长江游轮企业已发展到21家,其中涉外游轮企业8家,普通游轮企业13家,重庆企业17家,湖北宜昌4家,各类游船85艘,根据市场需要,分为高、中、低档游轮产品,其中涉外豪华游轮现34艘(表2),基本形成以黄金游轮、维多利亚、世纪游轮、长江海外、国旅总统等系列品牌为主,全年可提供80万个床位。

表2 长江豪华游轮概况

资料来源:根据长江各大游轮旅游营销网[资料来源:长江三峡涉外豪华游轮网:http://www.3xycw.com/;三峡游轮销售总部网:http://www.sx-cruise.com/;长江三峡船票销售中心:http://www.cqzljt.com/;维诗达游轮公司:http://www.vst88.com/;长海游轮公司:http://www.cjhw168.com/]整理

从长江流域沿线资源看,长江游轮区域有15个世界遗产,69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7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2个国家首批5A景区,接待高端游客的能力约每年60万人,产业效益增长空间非常大。

从国家宏观背景看,纵观发达国家内河的开发历程,大致经历了“自然—繁荣—衰退—复兴”的过程。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市场需求逐步壮大,国家先后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国办发〔2013〕10号)、《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等旅游相关重要文件重视旅游发展,同时长江内河游轮产业也符合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路带战略”特征,有利于行业发展获得相关支持。

二、概念辨析

1.邮轮游与游轮游

邮轮(cruise ship)游是指到远海和大洋的游船旅游,以船上休闲、娱乐、度假为主,同时还包括国内外停靠港的景色欣赏,以及参加岸上远足游览等。本质上,邮轮是一种“漂浮的酒店”,是漂浮在海面上的“超五星级宾馆”,被称为“无目的地的目的地”和“海上流动度假村”等。游轮(river cruise)旅游是由邮轮游衍生而来,是指江河航线上以满足游客观光娱乐、休闲度假需求为导向的游轮为载体,通过内河航道移步换景,开展的游船旅游。游轮游多以观光为主,休闲、娱乐、度假为辅,区别于邮轮游。从国内外内河游轮游发展规律看,吸引游客上船的因素基本可归纳为两点:首先是航道两岸的观赏性要高;其次是游轮的服务及品牌。

2.游轮母港城市

内河游轮港口有停靠港和母港之分。停靠港仅具备多艘大型游轮短时停靠及其进出所需的基本服务设施和设备条件。游轮母港则具备多艘大型游轮过夜停靠及其進出所需的综合服务设施设备条件,能够为游轮经济发展提供全程、综合的服务及其配套。而游轮母港城市则是涵盖游轮母港独立设施功能的一套构建旅游功能区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游轮母港城市又分为目的地型游轮港母港城市和枢纽型游轮母港城市。

(1)目的地型母港城市

目的地型游轮母港城市能提供完善多样的休闲度假业态设施和服务体系,可供多日停留游玩。在空间格局、城市风貌、产业体系等方面进行旅游目的地开发引导,形成可持续的休闲度假产业价值链。

目的地型游轮母港城市的问题在于作为水上游线的终端,集散功能不足,游客价值释放不够充分。

(2)枢纽型母港城市

枢纽型游轮母港城市在目的地型游轮母港城市的基础上向更广区域发挥辐射效应,成为较大空间尺度内水陆游线体系的枢纽。枢纽型游轮母港城市应实现水陆空旅游交通的无缝衔接,通常兼有高速路网、高速铁路、游轮港口等高规格水陆交通设施。其比目的地型游轮母港城市的经济集聚能力更强,绩效更高。可立足枢纽港口,依托腹地地域内知名度高、吸引力强的地域文化或自然旅游资源开发高等级旅游产品,拓展母港旅游活动空间,是母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内河游轮母港城市选址分析

1.国际内河游轮港口城市选址案例分析

根据国际上较为发达的内河游轮旅游目的地为线索,沿国际主要内河游轮旅游流域(多瑙河、莱茵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伏尔加河)选取游轮港口城市案例。研究选取案例城市包括(表3):

表3 游轮母港案例城市

通过对选取的国际五大内河流域游轮母港城市的分析,目的地型与枢纽型游轮母港城市选址时在以下五方面各有侧重。主要包括“地理位置、腹地依托、交通格局、旅游资源赋存、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表4、5)

表4 枢纽型母港城市案例分析

2.港口城市选址决定因素内生关系分析

(1)地理位置

其中地理位置是所有母港城市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其他四大决定因素的基本前提。作为母港城市打造,决定城市所处地理位置一定要临河滨江,为港口创建提供基本条件。通过港口城市的案例分析发现,大部分母港城市选址都处在两江交汇处或临近地区,还有部分母港城市处在内河流域重要节点(比如区域门户、水利大坝、地理单元交汇处等)。通常城市所处地理位置也决定其交通区位优势和城市发展格局。

表5 目的地型母港城市案例分析

资料来源: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2)腹地依托

腹地依托是作为母港城市由目的地型母港城市向枢纽型母港城市发展的决定因素,直接影响母港城市的区域辐射和带动功能的释放。通过对四大枢纽型母港城市的系统分析发现,其腹地依托方面均表现突出。法兰克福作为德国第五大城市,欧洲重要工商业、金融和交通中心,除了所处地理位置外,其依托腹地黑森州是欧洲经济实力最强区之一,区内拥有众多国际性大企业在其发展业务。瑞士巴塞尔则依托其特有的政治和地理区位条件,成为阿尔卑斯山脉以及德国和法国部分城市的入口门户,借助独特的阿尔卑斯山脉旅游区腹地发展成为莱茵河上游的枢纽型母港城市。圣路易斯作为美国向西发展的门户,拥有广袤的西部腹地,同样位于密西西比河畔的拉克罗斯则还处在目的地型向枢纽型游轮母港城市转型的过程之中,其重大的推动力就是美国中西部地区自然旅游廊道腹地区域建设。

(3)交通格局

交通格局是游轮母港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受地理位置影响,与腹地依托呈相互影响关系,可以通过后期投资规划建设提升城市交通格局,是母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其格局的大小决定母港城市的规模大小。游轮母港城市交通格局除游轮母港交通体系外,还应该配备航空机场、高速铁路、高速路网交通枢纽中心建设,同时应尽可能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一站式换乘。强化母港城市的交通枢纽集散功能,实现游客价值释放的最大化,保障母港城市发展。

(4)旅游资源赋存

旅游资源赋存是目的地型游轮母港城市的核心要素,是枢纽型母港城市的拓展空间。作为目的地型游轮母港城市,其旅游资源赋存是吸引游客到访的重要条件,也是游客价值释放的基本平台,同地理位置一同决定着目的地型母港城市的发展。通过案例城市分析可以看出,目的地型母港城市的旅游资源赋存普遍优于枢纽型母港城市,而枢纽型母港城市的旅游资源更多体现在都市功能拓展、节事会展、主题公园、博物馆等。对于枢纽型游轮母港城市,因其自身集散功能所带来的人流客源,决定母港城市庞大的游客市场,在以市场需求导向型的母港城市发展过程中,旅游资源赋存则可以通过后天开发打造跟进。

(5)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母港城市发展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不论何种母港城市,最终目的都是通过母港城市开发打造,实现城市的整体社会经济水平提升。同时城市的整体社会经济水平提升则会吸引更多的人才、游客前来发展、旅游进一步促进母港城市的发展。

四、内河游轮母港城市选址决定因素及其内生关系

通过对以上五大内河流域的重要港口城市选址打造的基本情况分析,可以明确游轮母港城市选址打造的决定因素有:地理位置、腹地依托、交通格局、旅游资源赋存、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五大因素。

在进一步的五大因素内生关系分析过程中发现,地理位置是五大决定因素中所有因素的前提基础。腹地依托则是作为港口城市发展的决定因素,受一定的先天地理因素制约,同时也可以通过后天交通格局的发展而改变。旅游资源赋存则与城市人流密切关联,与交通格局、腹地依托共同影响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是港口城市打造与所有因素的共同追求(见图)。

母港城市决定因素内生关系图

五、关于重庆市打造内河游轮母港城市建议

长江是世界内河流域旅游航程距离最远的河流,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的国家战略中心城市。背靠广袤的西部腹地,同时也是三峡旅游的重要集散地,内河游轮众多,游轮旅游业繁盛,从地理区位、腹地依托来看,优势突出,完全能够支撑重庆枢纽型游轮母港城市的发展。旅游资源赋存方面,在重庆1小时旅游圈内,拥有三大世界遗产是世界著名遗产城市,同时享有“世界温泉之都”等称号,旅游资源丰富,作为游轮母港城市发展的潜力巨大。结合世界内河流域母港城市案例分析,对重庆打造游轮母港城市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应立足于大型豪华游轮四季无障碍通行的航运条件,依托临港的大城市节点选址打造游轮母港。其次,配套形成集游轮制造、养护、人才培养、后勤供给、游轮产品营销策划等全产业链临港经济集群。再次,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可能实现航空、轨道、高速、水运的一站式换乘,支撑枢纽型母港城市发展。最后,大力拓展城市都市旅游功能,丰富以节事会展、主题公园、博物馆等为主的都市旅游资源,充分释放重庆打造母港城市的人流经济效应,最终实现城市经济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Cruise Pulse [EB/OL]. http://www.cruisemarketwatch.com/blog1/ cruise-pulse/.

[2]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 2014中国邮轮发展报告[R]. 上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

[3]孙晓东,冯学钢.中国邮轮旅游产业:研究现状与展望[J].旅游学刊,2012,27(2):101-112.

[4]Wood R E. Cruise ship: deterritorialized destinations[C]// LesLumsdon L M, Page S J(eds.). Tourism and Transport: Issues and Agenda for the new Millennium. Oxford: Elsevier Ltd,2014:135.

[5]王宁,赵小鲁. 论长江三峡库区内河游轮经济的发展[J]. 三峡论坛,2010(1):47-51.

[6]宋立中, 李芬, 王会. 欧洲内河游船业的运营区域与经营策略及其启示[J]. 世界地理研究, 2011, 20(2): 107-118.

[7]胡敏杰,宋立中.国内外城市内河旅游研究评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0):1399-1406.

[8]王昱.我国邮轮旅游市场现状及其思考[J].交通企业管理,2013(8):18-20.

[9]程爵浩,李蒙蒙.长江游轮现状分析及对策[J].河北企业,2015(5):69-70.

[10]龚立,刘光奎.对重庆游轮经济发展的思考[N].中国旅游报,2015-5-6(11).

[11]Teye V B,Leclerc D. Product and service delivery satisfaction among North American cruise passengers[J].Tourism Management, 1998,19(2):153-160.

[12]王宁.长江三峡游船旅游及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J].旅游学刊,2006,21(10): 55-58.

[13]李瑞,刘建中.港口旅游发展研究进展与实证——以宁波港为例 [J].经济地理,2011(1):153.

作者简介:罗尚焜(1990- ),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旅游规划;吴杰,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规划

猜你喜欢

游轮内河
走进游轮里面看一看
乘地中海游轮,寻访古罗马历史
如何提高内河船舶应急部署执行有效性
内河深水大埋深钢围堰下沉施工技术
来自未来的游轮
史上最大游轮下水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
如何健全内河航行安全规范和监管
内河搜救风险评估模型
基于模糊规则库和证据推理的内河通航风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