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习留给学生
——浅谈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2015-02-27卢立岐
卢立岐
(日照市东港区南湖镇下湖小学 山东日照 276823)
把学习留给学生
——浅谈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卢立岐
(日照市东港区南湖镇下湖小学 山东日照 276823)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语文 交际 自学
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我感到:语文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工具”;语文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车间”;语言文字是车间加工产品的“零件”。为了确保“产品”的合格,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教学原则:上每节课前一定根据教材特点和单元重点明确:给学生为什么知识,训练什么能力及怎样训练。我培养、提高学生能力的路子是:教师引导,提示规律、辅导探索、放手实践、抓住不放、反复训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训练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让学生取得识字的主动权:首先让同学们过汉语拼音关;然后在新学期伊始专门上好两至三节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理论课。讲汉字的特点规律,讲自学汉字的方法,并进行具体辅导。我把识字方法归纳为六个字:点(点出生字)、读(读准字音)、记(记住音、形特点)、查(利用工具书查字义)、写(连词端正书写)、默(自己默出所学生字)。经过一段独立性学习。学生完全养成习惯,不仅每篇课文中的生字学生完全掌握,就连课外阅读中发现的生字,学生也主动学习掌握。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也是学习成功的关键。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融于感情化、个性化的教学,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更应抓住学生心理特征激发好奇心、求知欲,抓住学生年龄特征培养兴趣,从而激活学生潜在的想象力。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灵活运用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创设开放性的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利用音乐、图片、录像或实物导课,或一句巧妙的开场白,一个优雅的动作,一个悬念的设置,上课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巧妙的导课,会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从而激发起求知欲。使学生想学、乐学、爱学,让语文课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
三、变换形式——“玩”中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如在教学新课程“一年级下册识字7”时,教师可穿插以下活动辅导教学:出示课文左上方插图,让学生“猜一猜”、“比一比”;在理解“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含义时让孩子们“搭一搭”、“演一演”。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创设情境,诱发兴趣使学生乐于学,自主学,乐其所好才能使学习事半功倍。当学生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认真地去学习,不再把语文学习当作是一件苦差使,而是把它当做一种真正的乐趣。创设情境,以情激情是教学情感性较强的文章的一种有效手段,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诱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以演助学,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剧的编排和表演,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学得投入。
四、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给足自学时间,加强自读自悟,要鼓励交流感受、质疑问难,为合作、探究铺路;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和全班讨论交流的调控,使合作探究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有提高,有发展,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教师加强指导,一要有明确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二要处理好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关系,那些重要的、学生忽略的学习内容,教师应当指出来,去引导学生把握理解。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自然、社会、沸腾的现实生活,也是学习语文的课堂。这次课程改革,要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课堂教学一方面不应仅限于读书、写字、答问,而应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小课堂连着大世界”。另一方面要拓宽语文教学的途径、形式。教学内容、形式、途径要向自然、社会、现实生活开放。
五、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
总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