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十三载,备课由此始——名师指导下的备课感受
2015-02-27谢海波
【摘要】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教了这么多年的书,第一次感到备课竟然是如此的辛苦!好不容易备好的课却被石老师一句话否定,想想自已从第一次站上讲台到如今,呼啦啦之间,备课上课也就这样过来了,也没发觉自己的备课有什么不妥,更不曾发觉备课还能有什么学问。可是石景章老师的这次备课指导却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一、第一句话:不能上成政治课
《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是一位伟大的革命英雄的后代所写。当年她与自己的父亲一起经历那段惊心动魄、难以忘怀的生离死别。对于父亲作为革命工作者的那份忠诚与执著,那份在敌人面前大无畏的精神,她是最有发言权的。于是我在备课时也就想借助这样一个真实的材料,也是具有说服力的材料,通过与一些时下的抗日剧形成对比,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战争题材的影片,从而学会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热爱和平,铸剑为犁,不能让历史再重演。
可是石老师听完我对目标的阐述后立马否定,并且告诉我这不是上思品课,不能让语文课失去它应有的色彩。当时我的脸一下子就红了,没想到教了十几年的课,还如此“得意”地犯这么个低级的错误。记得自己还在大学学习《教育教学技能》课的时候,书本上就强调过语文虽有“综合性”特征,但是绝不能上成科学课、思品课;语文课应当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能力,然而我却把它抛置脑后了。
二、第二句话:了解学生的需要
石老师再次让我好好思考这篇文章的目标,说想好了再告诉他。为了能备好这节课,我又拿出了以前刚站讲台时的干劲,通过反复阅读文本,反复钻研教参,而且还在网上查找资料,查阅课堂实录,最终发现“倒叙”和“照应”是文章两个重要的写作方法,其中“照应”的写法用得最多,于是我就把学习“照应”的写法定为这篇文章的学习目标。
然而石老师只说了一句话,“照应”这一知识在小学三年级就已经学过,这是那个阶段的目标,作为六年级的学生,还去重点学习这个就把简单的问题想复杂化了。我惊诧于石老师怎么对所有学段的课文及学习目标如此地熟悉!
三、第三句话:不能为了教教材而教教材
那天刚好听完学校一位老师上的一堂有关批注式阅读的课。课后评课时,石老师说“批注”是个好“东西”,但是一定要把批注的方法讲透,让学生能够真正学以致用,并且最终养成批注式阅读的好习惯。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就要把批注式阅读的方法教给学生,并且反复训练,把对这种方法的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而不能宽泛式地让学生随意乱批,老师却不作任何指导、训练、引导、点评。当时我一边听一边设计,真是太奇妙了,一节课竟然如此简单地、三下五除二就把它搞定了,真是不可思议。
四、三次备课,三种心情
到最后的一次备课为止,历经三次大的备课工作,最终才确定上课的初步设计。其间,三次备课,三种心情。
第一次备课,听完石老师的话后我的心情真是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企图模仿专家的风格去设计《十六年前的回忆》,把它的教学目标定为“正视战争”。如此新颖的思考,满以为可以得到石老师的惊叹甚至赞赏,哪曾想,他的一句话:语文课是“姓语的”,“不能上成政治课”,一下子把我从高处扔进了万丈深渊。如今的我却如此“堂而皇之”地犯了这么低级的错误,真是让人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第二次备课,听完石老师的话,我的心情毫不拐弯地直接产生无比的敬畏。只要看过石老师的专著,只要听过石老师的讲座或者评课,你就会发现,石老师最先提到的,讲的最多的,那就是孩子。对于一堂课,对于一个设计,他可以先把教材放在一边,他可以把上课的老师放在一边,但是他必定会浓墨重彩地告诉大家:上这节课孩子们是什么特征,孩子们有什么知识积累,孩子们有什么需要,孩子们能完成什么任务,孩子们有什么收获,等等。“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这句话大家都知道。而能像石老师这般课课为孩子设计,处处为孩子们着想的人那就是佛,那就是让人敬佩的老师,那就是让人敬佩的长者。
第三次备课,在石老师的指点下,我终于在黑暗中摸到了备课的一点点门道,所以让我欣喜若狂,如获至宝,恍然间有豁然开朗,重见天日之感。这让我想到做事情就像种田一样,要学会抓关键、抓重点。懒惰的人是可悲的,因为他不愿干活,最终导致颗粒无收的结局;可是勤劳无方的人同样是可悲的,因为不会抓关键,最终导致累个半死也只不过是惨淡收场。我的备课就像第二个农夫,像无头苍蝇一般,飞来飞去,忙忙碌碌,最终却找不到方向。
出人意料的是,石老师通过一个很巧妙的方法,就能提纲挈领地把整篇文章“如太阳一般从地平线上升起来”。这就是目标教学法,根据学生的需要,以课文为例子,确定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课例,让学生反复训练最终达到知识内化的效果。如此一来简单明了又易于操作,学生学得轻松,老师也教得轻松,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