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展评”激扬生命,沉默不再是金

2015-02-27龚伟志

新教育 2015年20期
关键词:整理环节思维

【摘要】“展评学习法”是学校结合新课程理念推行的一项课堂教学改革。文章结合学校两年来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经验,着重总结如何运用“展评”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个性、挖掘潜能、激发兴趣和热情。

要想攻克学生在课堂上“沉默是金”这一普遍性教学难题,就得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而我校所实践和探索的“展评学习法”,就恰到好处地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平台,激发学生的潜能及对知识思辨的兴趣;让我们真正地感受到展评学习法方能做到让学生在课堂激扬生命,不再认同“沉默是金”。

一、学习展评学习的先进理念,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课堂上绝不能包办代替。”这是我们在实践展评学习法过程中始终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老师们只有改变思维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观念。

在一年的实践和探索过程中,学生建立了比以往更有利于展示他们个性发展的课堂规则。在听课时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自信大方的展示语言:“请大家看一下我的解法”、“大家有什么疑问或其他解法吗”、“我不同意某某的观点”、“哦,我知道错在哪里了”……尤其在我们的一些研讨课上,展示、评价、讨论、质疑等,这一切闪烁着学生智慧火花的课堂活动,有序而自发地在学生中进行着,学习就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自然地发生了。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45分钟已悄然而逝,学生自在地享受着学习的过程,自信、快乐、阳光写在他们的脸上。

二、落实展评学习的三大环节,激发学生无限潜力

展评学习的三个环节是前端学习、展示评价和整理巩固。如果三个环节在课堂上能得以落实,则让老师无从继续包办课堂,无从机械地灌输,只能“退居幕后”,在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和自我创造方面发挥自己的关键作用。

1.精心设计“前端学习”问题。“前端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或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一个出色的教师能够达到的境界是“由基于教师付出的教转变为基于学生自我学习的教,由基于教师教的学转变为基于学生教自己的学”。教师应该研究前端学习环节,通过有梯度的探究,带动不同层次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教师主导主要体现为教师确定自学内容、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确定合作学习的时机和合作形式等。阅读、感知、尝试、小组讨论、交流等都是前端学习的形式。像语文学科,就可以根据一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前端学习的问题。问题可以是初读感知中的概括、深入研读中的赏评,也可以是拓展延伸的链接,等等。

前端学习任务的确定、时间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决定了展示评价的效果,关系到整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所以在确定前端学习任务时,我们要注意确定清晰的前端学习任务和学习任务的呈现方式;要根据实际情况布置前端学习,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要会使用“学生学习情况记录单”,善于总结学生或学习小组在前端学习中的典型错误、独特见解、独特解题思路等具有代表性的情况。

2.大胆放开“展示评价”尺度。展得好才能评得好。那么展什么?展谁的?谁来展?教师的选择绝不能盲目,而应该有的放矢。展示的学习成果必须要有可评价性,即典型错误、独特解题思路、独特见解及其他值得推荐的初步成果。

我们指导学生在“展”的时候要注意,展示不仅是展示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展示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过程,所以,要尽量让学生走上讲台,面对全体学生进行表述,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而在“评”的过程中,要保证学生的参与面,激发学生参与评点的积极性,不让少数学生“占领”课堂。教师还要根据教学目标适时地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调控学习进程,保证评点、质疑的有效性。“评”的最高境界是学生对某个结果引发出争论,继而形成积极思辨、争相发言的氛围。

在这个环节,教师尽可能少讲、精讲甚至不讲,要善于把学生与学生的思考“串联”起来,将教材与学生联系起来,借以深化教学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出现不同的声音,让思考向纵深发展。展示评价环节,能让学生更多体验成功的滋味,既能避免基础较差的学生产生挫败感,沦为课堂的听众,也能发挥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的“榜样的力量”。久而久之,学生会喜欢上发言。

3.充分调动“整理巩固”热情。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巩固这个环节往往就是学生练习和老师讲评。整个过程学生更多的是处于被动状态,难以根据个人学习进程进行更为高效的巩固,更加缺少展示自我的机会。但展评学习法让这个整理巩固环节“照样是学生的事”,只要是学生能做的教师绝不越俎代庖。

首先,让学生自行整理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整理的方式也可以充分体现学生自己的个性,可以用提纲的方式进行整理,可以用表格的方式整理,也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只要是学生喜欢用的方式,都可以用来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小结和归纳,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得到充分调动。

其次,让学生在整理和巩固的环节大胆展示,让学生对自己梳理、小结和归纳出来的成果进行展示分享,对自己完成的挑战练习进行分享。这样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要让其他同学了解自己的收获和成果,就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所学进行更加深入的提炼和归纳,也要不断通过语言表达让自己的思维更加流畅,很好地体现了“学十遍不如教一遍”的道理。

最后,随机激发学生在巩固展示环节中通过相互点评实现“生生互动”。这样学生通过评价他人的学习成果,至少可以有以下三个收获:(1)要点评它人的优点和不足,不光要集中注意力去听他人说,还要自己在头脑中进行比较、归纳和分析,让知识在一次次的评价中得到内化。(2)在点评他人的同时,能及时发现自身学习过程中的不足。点评越充分越积极,就越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及时补缺。(3)让学生在点评的过程中体验获得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乐趣,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

三、打造展评学习的活力课堂,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

我们呼唤“开放的课堂,智慧的课堂,生活的课堂”,我们在课堂上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学生应该有世界上最美的东西——自信的微笑,真诚的表达,独特的感悟,合作的愉悦,展示的需求,质疑的需要,评价的冲动……作为教师,我们不该也不能忽略这些。毫无疑问,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核心,但是这个核心的作用是对学生的引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展评学习的课堂常规,正是培养了学生自信、阳光、懂合作、善交流、会学习的品质。

自从推进展评学习法以来,我们一直从多方面向师生灌输“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这一理念。而通过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反复训练和强化的“积极向上,自信大方,友好合作,知识丰富,思维活跃,语言流畅”等课堂常规,更为学生营造出一种愉悦、高质、高效的课堂生态,这样学生更容易打开思维的闸门,引发学习的浓厚兴趣,激情和灵感如涌泉喷发,主动参与学习;不仅自己学会,还把自己会的教给别人,善于和其他学生沟通,与老师沟通,学会了表达和交流。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将学习变成了一件轻松愉悦的事,他们会喜欢课堂,喜欢同学,喜欢老师,喜欢学校,从而热爱生活,有了这样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中学习的时候,怎么还会甘于沉默、甘于旁观呢?

猜你喜欢

整理环节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