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文本,精彩写话

2015-02-27张礼菁

新教育 2015年20期
关键词:蝈蝈乌鸦童话

【摘要】低年级的写话是将来写作的基础,语文课内模仿练笔是学生写话的起点,是提高学生写作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应立足于教学实践,依托教材,抓住不同的题材,把握内容,写景、写事、写人,让学生根据文本,联系实际生活,进行仿写。

“万丈高楼平地起”,写话是习作的基础。小学生从说“话”到写“文”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从一句话到一段话,再到形神兼备的一篇文章,是一个逐步丰富完善的过程。由此可见,低年级的写话训练是不可忽视的。低年级的孩子处于最富想象的年龄段和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求知欲强,情感丰富,同时口头语言正向书面语言过渡。他们对于身边的一切事物都非常感兴趣,虽然他们的生活经验并不是很丰富,词句的积累也才刚刚开始,甚至一点也不懂得写作上的技巧,但是教材上的课文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吗?让孩子模仿着写也不失为一种写话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下的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很美,都是极富童趣的短文,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还配了精美的插图,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篇篇图文并茂的故事。我就在教学中带孩子走进这些童话世界中,让他们对课文进行仿写或续编,进行说话写话训练。

一、抓住时节的契机,绽放当下的美景

低年级语文教材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古诗、写景、叙事……而一些文章与学生学习的时间段是非常吻合的,学生既能从书本的语言文字中感受美,又能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观察实践。教师应抓住这一时机,仿照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从大自然中领略更多的知识。如在教学《看菊花》时,正值秋季,不论是校园、小区、家中、公园都会有傲立在风中五彩的菊花。孩子们紧扣课文中对菊花的颜色描写,对于眼前的事物能够心领神会。老师何不抓住这一契机,问学生更多开放在秋天的花朵呢?我们学校的校园中你又常见到哪些呢?对于这样的写话训练学生是不会觉得没有素材写的:一撮撮芳香扑鼻的桂花迎接着同学们到校,一丛丛雪白的芦苇花随风飘扬在实践基地中,公路旁五彩的夹竹桃更是屡见不鲜……指导学生留心生活,仿着文本,就能笔下生“花”了。

二、寻找身边的优秀,绽放榜样的风采

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都是通过一件或者几件事情来刻画人物的形象,这类文章不仅是学生学得最多的,也是今后在习作道路上练笔最多的。从一二年级开始,学生从文本中接触的“伟人”不少,对于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更应该从自己的身边寻找这样值得称颂的人。如在教学《他得的红圈圈最多》一课时,孩子们通过学习课文,知道了邓小平爷爷因为用功写字所以得到的红圈圈最多。我结合班级里的“为你点赞”这项德育活动,让学生评一评谁集的“赞”最多,为什么他(她)获得的“赞”最多呢?请大家为他说说理由,也可以讲讲他因为什么事情而得到的“赞”。学生本来对于这项活动就很感兴趣,大家都在努力地为自己集“赞”,都能从中说出获得赞赏的原因。为此写一写《他得的“赞”最多》,一篇篇佳作就此产生了,更营造了学生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三、续写故事情节,绽放创造的火花

对于童话类故事,很多老师认为是写话或习作教学中最容易的,其实不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童话故事写话训练指导时不能毫无根据,因为童话本身来源于生活,并带有生活的影子,只是在塑造的形象身上注入了作者的追求和愿望。只有注意了这一点,写出来的童话故事才能生动感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给学生灌注相应的知识,将学文与写话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情节内容恰当地对学习的故事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续写,这样既体现了对文章思想的理解,又练习了自己的“笔头功夫”。如一年级下册的《蚂蚁和蝈蝈》教学后,我让学生想一想,在冬天受冻挨饿的蝈蝈明年夏天会怎么做呢?大家七嘴八舌道:“他们会找好粮食。”“他们不会偷懒了。”“他们会像蚂蚁学习。”……在此基础上,我就让学生写写第二年夏天的蚂蚁和蝈蝈的故事,仿照书上的内容,但又改变蝈蝈的做法。在此过程中,甚至无需老师的点拨,一篇篇新的童话就此诞生了。再如用《狐狸和乌鸦》一课做引导,启发学生加深对模仿与变化的理解,然后尝试讨论改写《狐狸和乌鸦新传》。课堂上我请学生议一议,相互启发、补充,最后逐渐悟出些与书本上的故事不同的东西来——狐狸再次碰到乌鸦用老招数还管用吗?狡猾的它又会想出什么歪点子呢?乌鸦会再次上当吗?在这样的训练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好作品,这就是我们期待的!这样的作文教学真是轻松高效!

当然,更多的童话等待着学生在现成的童话或寓言故事中替换其中的人物角色展开情节的“改述”,或是续写故事,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大挑战!但这不是对教学的挑战,更不是对学生的挑战,而是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当然,学会模仿别人的作品绝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模仿是开始习作的一种手段,在练习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体会和创新。“吐糟粕而吸菁华,略形貌而取神骨。”能在吸收对方优点的同时融入自己的特色,在模仿当中发现规律、掌握精髓,然后逐渐灌注进自己的个性特征,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由此可见,仿写的写话训练是学生从模仿到独立创作,实为学生习作“登堂入室”的必经之路。

猜你喜欢

蝈蝈乌鸦童话
我的蝈蝈
一对蝈蝈吹牛皮
小乌鸦
童话镇
秋天的童话
午夜童话镇
乌鸦喝水后传
乌鸦搬家
蝈蝈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