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体育教学的现状

2015-02-27王猛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质体育课

王猛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三小学 山东滨州 256600)

论体育教学的现状

王猛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三小学 山东滨州 256600)

学生体质健康成长关系着亿万个家庭的美满幸福。让孩子身体健康、人格健全、一生幸福是每个家长的愿望,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体育教育 身体素质 体质现状 体育课

广大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学生体质健康成长关系着亿万个家庭的美满幸福。让孩子身体健康、人格健全、一生幸福是每个家长的愿望,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现阶段,学生的体质呈连年下降的趋势。

一、学生的体质现状

《京华时报》报道2011年4月6日国际健康生活方式博览会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蔡继明在会上透露,国内目前有超过两亿成年人体重超重,达到肥胖的有6000多万人,高血压患者有1.6亿,糖尿病患者达9000万。不恰当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膳食不合理、缺乏锻炼和心理不平衡等,已成为威胁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还会导致肿瘤、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疾病。

《南方都市报》报道,自1985年以来,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连续18年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00年以来,6到18岁的学生中,肥胖生高达15%。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原本在中老年人身上才出现的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与肥胖相关的病症,近年来在青少年身上也时有发生,患病年龄提前了10到20年。

陕西省教育厅发布的“2005年陕西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结果”令人吃惊:“肺活量20年间持续下降,半数初中生视力低下,24.1%的初中男生营养不良….”(《中国青年报》)

调查同时表明:“71%的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够1小时,72%的人认为身体不好的原因是体育锻炼不够”。可见学生身体素质水平普遍下降,体育锻炼不足是主要原因。

江苏省中小学学生1990~2004年体质健康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江苏省7~18岁学生在速度、力量和耐力三大素质上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江苏省7~14岁乡村学生的下肢爆发力呈现下降现象;14~18岁的城市学生在柔韧素质方面具有下降趋势。

2004-2006年江苏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动态分析,结果显示:(1)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检测结果主要分布在及格和良好这两个层次,学生总平均分有小幅度上升,但优秀率有下降趋势。(2)身体形态方面:学生身高和体重都有小幅度的增加,身高和体重增加的速度相差不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评价结果主要分布在较低体重这一区域,营养不良和肥胖所占比例在15%左右,且无明显变化。(3)身体机能方面:2004-2006年江苏省中、小学生肺活量呈小幅度的上升趋势,但肺活量体重指数评价无变化。(4)身体素质方面:2004-2006年江苏省中、小学生柔韧素质水平较高,且有小幅度的上升趋势,速度素质和爆发力无明显变化,学生的耐力素质水平不高,且有下降的趋势。

军训、升旗仪式、外出参加活动的路上不时有学生晕倒,根据数据显示,学生体质一直不见起色,大有顺势而下的趋势。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肥胖起来,身体抵抗力下降,不由得让人担心。

二、原因分析

1.植根于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的取仕方式

素质教育虽已提倡多年,但是在“一考定终生”的高考指挥棒的导向下,根植于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的取仕方式,把高考指挥棒无限放大,为了孩子的未来,也迫于就业压力,家长别无选择地将孩子往高考升学的独木舟上赶,给孩子报名参加这个培训班,那个辅导班,“对待学生像敌人一样,用题海战术、反复考试来强化知识”。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皆以高考为中心,围绕高考来运作,“考什么便教什么学什么”,反之亦然。

如今的孩子,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整天有做不完的作业,尤其是面临高考的学生甚至连扭胳膊踢腿的时间都没有,遑论运动锻炼?

2.家长溺爱孩子的心理

一方面,有的家长看到孩子跑的大汗淋漓怕孩子受伤、心疼孩子;另一方面,不加节制的纵容孩子,尤其是在膳食营养方面,大量洋快餐、饮料、膨化食品进了孩子的肚子造成学生营养不均衡、肥胖、体质下降,不能参加较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学生的挑食、偏食等等都造成了学生营养不均衡,身心发育迟缓,影响体育锻炼质量。

3.缺少校外运动场所

校外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是青少年锻炼的重要场所,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目前面向大众开放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非常有限,虽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体育健身意识有所增强,各类体育场地设施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但都用于本单位职工健身娱乐,面向群众开放的机会和时间非常有限,其重要原因:一是管理方面的不便,二是器材的维护。由于社会公益性体育场地设施少,造成双休日学生无处去锻炼的现象,也就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4.来自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

一是学业压力大,重视了文化课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对自己身体素质的锻炼;二是怕吃苦,怕脏怕累,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三是业余时间贪恋网络游戏。

5.体育课缩水

一些学校以功课太紧张为由压缩体育课,改上文化课的现象比比皆是。有的学校将体育课改为自习课,名义上可以让学生自由活动,实际上学生们都“自觉”利用起来做作业、温习功课了。体育教师这样总结体育课的地位:“口头上很重要,操作中变次要,忙起来就不要。”在观念上绝大多数家长和老师认为体育对孩子十分重要,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人不愿让孩子在体育课上花费太多时间,觉得只要身体没病就行,至于体育课和体育锻炼能混过去就混过去,关键是把文化课上好了。这种认识和行为异化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升学带来的压力。

“每次体育课的内容几乎都是列队、跑步、做操,然后就是各种考试项目的测试。考试、测试占满了我们的体育课,喜欢的体育项目在体育课上却没有多少时间去玩。”一位学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道出了他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的烦恼。这一现象目前在许多地方都普遍存在,已严重挫伤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体质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互动,形成良好的风气和促进学生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合力,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形成家庭带学生,学生促家庭的体育健身格局,促使家庭、社会形成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质体育课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