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微课程讲授《步态分析》的教学体会
2015-02-27龙洁珍林楚华温鸿源廖广婧赵月飞蔡典
龙洁珍 林楚华 温鸿源 廖广婧 赵月飞 蔡典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广东肇庆 526000)
应用微课程讲授《步态分析》的教学体会
龙洁珍 林楚华 温鸿源 廖广婧 赵月飞 蔡典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广东肇庆 526000)
如何分析异常的步态,关系到学生在以后的临床康复工作中能否正确指导病人进行步态训练。由于步态的复杂性,进行步态分析并不容易,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步态及分析异常步态,这一直是讲授高职高专《步态分析》这个章节的一个难点与重点。通过微课程授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个章节重难点的授课。
微课程 步态分析 教学体会
步态是人类步行的行为特征,涉及到行为习惯、职业、教育、年龄、性别等多种因素,也受到多种疾病的影响。步行的控制十分复杂,包括中枢命令、感觉的输入、身体平衡及协调控制以及下肢各个关节和肌肉的协同运动,同时也与上肢和躯干姿势有关。在步行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调都可能影响步态,而人体自身的代偿机制,也影响着步态。通过步态分析,揭示步态异常的关键环节及影响因素,从而指导康复治疗。所以,学会如何分析异常的步态,关系到学生在以后的临床康复工作中能否正确指导病人进行步态训练。由于步态的复杂性,进行步态分析并不容易,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步态及分析异常步态,这一直是笔者讲授高职高专《步态分析》这个章节的一个难点。今年笔者应用微课程讲授,很好地解决了这一教学难点。
国内率先提出微课程概念的广东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主任胡铁生老师认为,微课程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考一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一节“微课程”长度在5分钟左右,字数在300之间左右,语言简洁,通俗易懂。所谓“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零时间学习。笔者制作了三个微课程完成了《步态分析》整个章节的讲授,课后从学生的临床实践、学生的反馈,应用微课程讲授的效果不错。下面谈谈笔者应用微课程讲授《步态分析》这个章节的粗浅体会。
一、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做好教学设计、教案及微课程
1.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做好教学设计、教案,
怎么才能上好一堂课,如何完成一堂高质量的课,教学设计是关键。课前深入研究教材及拓展资料,思考及设计如何把《步态分析》这个章节上得精彩,使学生能更容易理解其中的难点、重点。思考如何把每个要点很好地在微课程里体现出来。思考每一节课该如何安排,学生课前应该做哪些准备,课堂的顺序应该怎样进行,每个小组的演示时间如何控制,教师的解惑时间应安排多长等等。《步态分析》一章内容较多,难点是每个分期各个关节活动度的变化、肌肉的参与情况以及常见异常步态的分析。根据教学大纲及教材内容,最终决定将这个章节用八节课完成,共制作三个微课程来讲授。第一个微课程讲授一个步行周期的分期及一些基本的参数如步长、跨步长、步宽、步速等,用两节课完成。第二个微课程讲授每个分期各个下肢各个关节活动度的变化及肌肉的参与情况,用两节课完成。第三个微课程讲授常见异常步态的分析,这也是重点讲解的内容,用四节课完成。
2.搜集素材,制作微课程。
应用微课程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很少,每节课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剩余时间则交给学生,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理解及提问,教师解答学生的问题。但在课前教师需花大量的时间做准备,除了研究教材及做教学设计外,大部分时间花在搜集素材及制作微课程上,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制作可节省不少时间。一个步行周期分为站立相和迈步相,站立相又分为首次着地期、承重反应期、站立中期、站立末期、迈步前期共五个期,迈步相又分为迈步初期、迈步中期、迈步末期共三个期。将一个步行周期放慢动作后进行演示,将演示的过程拍摄成一个小视频,后期制作时加上字幕、旁白及背景音乐,第一个微课程就这样将步行周期的分期及一些参数很好地体现出来。第二微课程的素材搜集花的时间较多,通过解剖动态图显示每个分期关节活动的变化、重心的转移、参与的肌肉,先制作成PPT再转换成小视频,这样视觉刺激较强烈与直观,学生能很好地理解与记忆每个分期的关节活动度的变化与参与的肌肉。第三个微课程主要由临床案例组成,对临床真实的异常步态进行拍摄,最后汇总成一个小视频,每种异常步态的分析由简单的文字加旁白实现。
3.分享微课程,布置作业。
微课程短小精悍,所占内存小,方便学生放在手机里观看。课前将制作好的微课程通过QQ、微信、邮箱等通讯工具传给学生,让其在课前观看,同时根据老师布置的作业,在课前对书本的知识点进行预习、通过网络搜索或者其他途径查找相关资料,在课前就进行深入的学习。这也是微课程授课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如《步态分析》这个章节,除了要求学生观看教师制作的小视频外,对于步行周期的分期、每个分期关节活动度的变化、每个分期肌肉的参与情况等进行模仿演练,每个小组拍摄一个自己模仿的异常步态的小视频,课堂上一个小组讲解,其余小组听与提问。
二、课中,通过简单的提问或临床案例的讲解,引导学生进入主题,然后学生分组展示各小组的视频及讲解
正式上课时,不要一上课就让学生上讲台讲解或演示,刚上课大部分学生都还没进入上课的状态,可先通过讲小故事、提问相关问题或播放相关的小视频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如讲解《步态分析》之前,教师可以模仿一种异常步态,让学生讨论,之后再分小组进行演示与讲解。每个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讨论后共同完成演示,如有人负责动作的模仿,有人负责讲解,播放自己拍摄的异常步态的视频时,除了分享相关知识外,也可以分享在拍摄过程中所学到的道理如团队的合作、为人处事等,然后共同解答其他小组成员提出的相关疑问。同时,其他小组成员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意见。整节课中,教师负责解答学生的疑问,即担任“解惑”的角色。学生毕竟没有临床经验,对很多异常步态没有多少的认识,而书本知识与临床也有一定区别,学生认识不足的地方或有错误的认识,教师课堂上予以纠正。
三、课后,在临床见习时考核学生对《步态分析》这个章节内容的理解以及通过临床实际病例进行讲解
微课程的学习都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难免会有个别的学生在课前与课中都没有深入的学习,而课后的考核能较好地解决这种现象的出现。而选择在临床见习时考核,可以以真实的病例进行讲解和分析,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更深入认识异常步态及如何去分析。
微课程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教学方法,它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微课程授课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学、主动去学、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小组形式完成作业又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团结协作。微课程授课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微课程的学习灵活轻松,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形式简单有趣如可以通过情景剧、拍摄视频、制作有趣的PPT等形式表现,因此深受学生喜爱;微课程授课更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老师们在制作微课程时必定会对其内容深入思考,认真探究,从而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微课程授课还可以开发师生右脑潜力:不管是教师制作微课程,还是学生学习微课程,都是更多地在利用形象直观思维,这都有助于开发右脑潜力,培养创造力与想象力。
[1]励建安孟殿怀步态分析的临床应用/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7
[2]寻素华 浅析微课程开发在校内外的应用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