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分层教学的几点想法
2015-02-27丁玉德
丁玉德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第二初级中学 山东日照 276814)
小组合作分层教学的几点想法
丁玉德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第二初级中学 山东日照 276814)
小组合作分层教学是新课程教学的一个中心话题之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不仅仅是推广和应用一种教学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它真正的内在意义是培养学生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能力,这正是学生需要培养的社会能力的重要方面。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已经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首肯,也越来越被学生喜欢和接受。
小组合作 分层教学
一、小组的建立和管理
如何建立、管理好一个小组是小组合作分层教学的基础,也是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关键,因此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分组
一是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小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太少都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分组时按照总分从高到低,S行分组,6人一组,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既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也为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二是动态分组,每次月考过后,结合成绩对座位进行调整重新分组,以增强学生的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
2.管理
一是加强对组长的指导。二是精选合作内容。
3.奖惩
一是每天对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次数作出详细记录。 二是运用校信通等途径,把表现好的学生通报嘉奖发给每个家长,并对家长表示感谢。三是完善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制度,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小组合作学习的步骤及操作要点
一是明确学习目标。二是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对自以为已学懂的知识进行归纳,并在小组中发言交流,同时将尚未理解的问题列出以待以他人合作解决。三是碰撞激发。四是交流内化。
二、小组合作分层教学对教师的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如何才能胜任分层教学工作,成功转变“后进生”,我觉得教师应当具备以下素养。
1.要有足够的耐心。2.要选择适当的方式来进行讲解与引导。3.精心选择习题进行以点带面的剖析。4.要有奉献和牺牲精神。5.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总之,在学生的分层教学中教师要有奉献精神,要有耐心,要讲策略、讲方法,要积极投身到教研活动中,精心准备,以德服人。
三、小组合作分层教学的影响因素及有效途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由于教育投入不足,,资源短缺等客观原因,以及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等主观原因,导致许多合作学习徒有形式,而没有实效,笔者认为影响合作学习质量低效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1.影响因素
一是合作主体方面的因素。比如学生的合作学习态度、习惯;个人合作学习的心理倾向;及个人参与合作学习必需的自身素质、能力和知识水平等。二是合作主导方面的因素。主要指的是教师的教学观念、组织合作学习的能力、调控合作学习进程、有效评价合作学习情况。三是合作学习的技术方面因素。比如合作小组的搭配、合作问题的设计、小组内成员的分工及掌握倾听、发言、讨论、交流、争论、阐述等合作学习交流的技巧。
2.有效途径
我们教师该如何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积极寻求提高合作实效的策略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放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要注意落实以下几个要点:
2.1 科学组合、分工明确。要做好小组的组织工作,创造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具体分工,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人、记录员、资料员、首席发言人、第二发言人,甚至是专提反方意见的“反对人”。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小组成员间的座位以面对面或相邻形式为最好,这样更有利于互相学习、讨论,以达到充分交流的目的
2.2 教师应把握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契机,精心设计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不提出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2.3 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良好的合作习惯培养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交流,从学习中得到成功的喜悦。一是学会自主探索。要使合作有效,合作交流前就应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因为只有建立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学生对所合作的问题才能有一个较深层次的认识和看法,合作过程中才能不断地将自己的思维与同伴进行交流、比较。二是学会交流与倾听。合作中,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为此,教师应参与到小组学习中去,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二听一思一讲:一听是指要认真听取每个同学的发言;二听是指要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一思是指听后须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一讲是指要把自己的观点、看法清晰地表达给小组成员。三是学会反思与调整。合作后的反思与调整是学生的思维在经过合作中碰撞后的一次内化与升华。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中所获得的信息各有差异,合作学习就是要利用这种差异,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协商、交流、讨论,经整理后形成解决方案。
2.4 教师要处理好角色意识,及时对合作过程实施调控。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是通过教师的角色变化来实现的。合作交往中教师的主要行为表现在倾听、交流、协作、分享,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学习的合作者,因而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同时扮演了权威、顾问、同伴三种角色。教师应针对班级、小组的具体情况,用恰当的语言,对学生作出交往策略的指导与评价,充分展示各种问题的形成过程与解决过程。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及时作出指导和调节,促成高效的互动过程。
总之,《新课标》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课堂结构,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个体间存在的经验经历、悟性技巧、思维方式、质疑能力、智慧表现等差异,通过个体之间的交流、碰撞、沟通、争议,达到共同进步、全面发展的目的。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归根结底来讲,虽然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最根本的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就是强烈的求知欲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