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需要什么样的新课程

2015-02-27曹雁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特色化基础性普通高中



新高考需要什么样的新课程

曹雁1

1曹雁,广东实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高级教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课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

2017年我国基础教育将迎来新的高考制度,2016年教育部将在普通高中启动与此配套的新课改.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普通高中需要以新思维来创建新课程,迎接新高考.

新高考和新课改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据教育部发言人表示,新高考至少会有以下五个主要变化:1.将有两种高考模式.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是现在的高考,即学术型人才的高考.2.外语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3.取消文理分科.4.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将上升为国家考试.共考14门科目,其中,体育、音乐、艺术、通用技术、信息技术5门操作性科目将不考笔试,只考操作.部分科目合格即可,部分科目实行等级制,不同院校、不同院系根据自身特点将对考生提出不同等级要求.5.高考招生主要是“两依据一参考”:以统一高考成绩与学业水平测试为依据,以综合素质评价为主要参考.

新课改至少包括以下几个重点举措:1.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研制学业质量标准.现在的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什么、学多少比较清楚,但对学到什么程度没有说清楚,改革后的标准对于学生学到什么程度有一套量化指标,避免偏难偏深、随意拔高.3.加强相关学科课标教材纵向衔接和横向配合,强调增强思想性,提高适应性,增强可操作性.4.减少课程容量、降低难度,压缩必修课,扩大选修课比例.

上述新高考和新课改方案显示出,未来的普通高中必须对自身做更为明确的定位.是偏学术性还是偏技能性,学校必须根据办学水平、生源特点、区域内普通高中分布状况等现实条件做出校本化的选择.这种校本化选择,又需要通过校本化的课程体系来实现.

重新定位后的高中校本化课程体系,将是“基础性课程+特色化课程”的结构.其中,“基础性课程”能使不同高中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同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保证这一阶段教育的“基础性”和“公平性”.“基础性课程”主要包括国家必修课程.

“特色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为了形成本校办学特色,以“特色课程菜单”吸引部分有学习需求的学生前来入读,并帮助他们实现学习目标.“特色化课程”既可以是对国家必修课程科目的进一步加深和拓宽,也可以是引入国家必修课程科目以外知识领域的课程.

在新高考和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普通高中要实现“基础性+特色化”的定位,其核心任务是要构建“我的课程”.“构”即研究、设计、完善课程方案;“建”即开发、实施、评价课程.构建课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借助这个过程,实现学生的“通识性教育+个性化教育”培养,实现教师的“基础性能力+特长化能力”发展,最终实现学校“达标+特色”的优质发展.只有培养出“特色化”的教师队伍,创建出“校本化”的课程体系,普通高中才能从容迎接新高考,在国家教育改革的洪流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特色化基础性普通高中
全员参与创建特色化的安全文化体系
吕梁财政四项举措支持基础性养老服务发展
基于多种模式的内蒙古农牧业特色化研究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
打造特色化外汇风险管理体系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中国移动4G基础性网络部署策略研究
如何编写个性与特色化的教案
普通高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