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哥特艺术及哥特式电影的起源

2015-02-27邱晓波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7期
关键词:哥特式哥特吸血鬼

摘 要:哥特艺术在西方艺术的发展历史中,一直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它起源于中世纪,繁荣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在当代也有独特的魅力。本文着重梳理了哥特作为艺术样式,在各个艺术门类中的体现以及哥特元素在电影艺术中的渗透。

哥特,原指日耳曼部族条顿部落的一支。公元3-5世纪哥特人入侵意大利,瓦解了罗马帝国。15世纪,为了振兴古罗马文化的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因为对哥特族摧毁罗马帝国的仇恨无法忘怀,便用哥特一词来称呼中世纪时期条顿人的建筑,随后这种含有否定与讽刺意义的称呼范畴扩大到中世纪时期的整个艺术风格。

1 哥特风格的主要样式

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哥特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涵盖建筑、绘画、雕塑、文学、电影、音乐甚至服装、工艺美术等领域。哥特艺术主要包含哥特式建筑,哥特(式)文学,哥特式电影,哥特音乐。

哥特式建筑产生于1140年左右的法国,主要应用于教堂,整体风格削瘦尖耸,窗户上绘有巨大的色彩斑斓的玻璃画。哥特式建筑以意大利米兰大教堂、俄罗斯圣母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以及法国巴黎圣母院为主要代表。

哥特小说十八世纪后期起源于英国民间,民间文学表达自由,因而在崇尚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时期受到追捧,小说则成为了趁手的表现形式。内容以描写幽闭的古堡、阴暗的回廊、潮湿的地下通道为范本,内容以幽灵、鬼神、厄运、死亡、人性、宗教、推理为主。

哥特音乐,指中世纪的音乐形式和20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兴起的一种音乐形式。哥特音乐则是中世纪音乐的泛指,主要是庄重肃穆的赞美诗和弥撒等教堂音乐和来源于民间的中世纪民乐。

哥特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结合了建筑、绘画、文学、电影等各种艺术形式,是人类为表达特定观念、满足精神需求和审美诉求创造出的艺术形式。通过对几种艺术形式特征的提取,可以把哥特艺术的一般特征概括为具备黑暗和恐怖、死亡和毁灭、神秘和怪诞等元素。哥特艺术中的哥特元素都不是孤立的,他们互相作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而电影正是其中的集大成者。

2 哥特式电影的起源

电影从诞生之初起便和哥特产生了不解之缘。1910年,爱迪生第一次把哥特文学中的经典人物德古拉搬上荧幕。1922年,德国导演茂瑙以德古拉为原型创作了影片《诺斯费拉图》。1931年,好莱坞推出了哥特风格鲜明的《吸血狂魔》。50年代,《德古拉的噩梦》上映,1994年《惊情四百年》将吸血鬼形象推向了顶峰。

3 哥特式电影与哥特艺术的关系

早期电影中哥特元素的应用并不仅仅体现在吸血鬼形象的塑造上,哥特元素的主题、场景、故事把电影指向了吸取其特点的道路上。这一时期具有哥特风格的电影大多改编自哥特小说,故事背景大多发生于哥特式的城堡,渲染一种阴暗、颓废、恐怖的气氛。20世纪以前,哥特故事还停留在想象阶段,电影的出现使哥特式的故事由静止向动态的设置转变,电影技术还原了本在人们脑海中的诡异画面,这些技术炫目、画面精美、氛围恐怖的影片给人带来的恐惧、震惊、绝望主要来源在三个方面:人物设置、情节构造、场景营造。人物设置上,电影的人物基本是迷离的受害者、永生的吸血鬼、绝望的复仇者。情节上则采用了哥特小说中经典套路:神秘失踪、乱伦复仇、变态追逐的离奇事件。场景构建中则采用了黑暗的古堡、暗室、地牢、废墟、旷野等末日般的哥特式场景中。

20年代,表现主义运动兴起,具有哥特元素的表现主义电影成为了主流。《诺斯费拉图》和《泥人哥连》将哥特式电影推向了世界。30年代以后的很多影片都加入了哥特元素。1931年,导演勃朗宁创作了著名的《吸血狂魔》。1957年,英国也出现了关于科学怪人主题的《佛兰肯斯坦的诅咒》。1959年法国导演乔治斯·弗郎吉拍摄了一部没有吸血鬼形象也没有怪人却富含丰富哥特元素的电影《无颜之眼》。

4 结论

应该作为区分的是,欧美电影中具有强烈的哥特传统,并不是所有运用了哥特手法的电影都可以认为哥特式电影,很多电影只是延续了哥特风格的某些主题,例如在选材上借助宗教故事,或者搭载奇幻传奇的影片如《哈利波特》《魔戒》等,一些选用哥特小说传统人物的电影比如《吸血鬼日记》之类的影片也无法定义为哥特式电影。通过分析发现,电影中哥特元素都是源自对其他艺术门类的提取,比如哥特式建筑、哥特文学。为数不少的哥特式电影现在依然把对著名哥特文学的改编作为灵感来源,可见电影中的哥特元素正是从其他门类艺术中的哥特元素的替换。

猜你喜欢

哥特式哥特吸血鬼
哥特兰:不依赖空气
锋利少女
我和吸血鬼的三次战斗
哥特式浪漫
暗指视域下《木匠的哥特式古屋》的失败主题分析
邪恶的吸血鬼
张悦然:哥特少女已成熟
走偏锋 暗黑哥特妆容AB面
杀死一只吸血鬼
吸血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