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电视新闻采编如何与受众相结合

2015-02-27陈宁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7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电视新闻受众

摘 要: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电视新闻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弱。要想夺回电视新闻对舆论的指导地位,提高电视新闻的吸引力,必须以受众为中心进行电视新闻采编。随着受众时代的到来,电视新闻采编开始逐渐把受众的主体地位作为今后电视新闻发展的主要目标。本文基于这一背景分析了如何使新闻采编素材更贴合受众生活、如何使节目编排更符合受众习惯。

随着网络媒体的崛起和兴盛,电视媒体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小。要想夺回电视新闻对舆论的指导地位,提高电视新闻的吸引力,必须以受众为中心进行电视新闻采编。随着受众时代的到来,电视新闻采编开始逐渐把受众的主体地位作为今后电视新闻发展的主要目标。

1 电视新闻采编与受众相结合的必要性

1.1 传统电视新闻采编存在的问题

1.1.1 采编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新闻素材不具有吸引力。由于采编工作没有深入到群众生活中,造成有些电视新闻节目内容刻板,堆砌数据,信息量少,欠缺实质内容,不足以吸引受众。尤其是政治类新闻节目,新闻素材不仅无法满足受众了解新信息的心理需求,还降低了受众对新闻的观看兴趣。

二是采编内容不具有时效性。信息时代,每一个新闻事件的动态都是瞬息万变的,因此社会及受众对于电视新闻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部分新闻节目,由于采编的不合理,时效性较差,不能及时地将重大事件的信息传递给受众,降低了新闻信息的新鲜感。面对新媒体的不断冲击,如果电视新闻不能保证时效性,那么受众就会从网络上快速地浏览新闻,电视新闻的收视率将会更低,在人们的生活中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小。

1.1.2 节目形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不管是什么内容的电视新闻,其主要的播报形式都是由新闻主播进行语言叙述。这种单一化的节目形式使电视新闻节目不够新颖;再者,新闻评论都是一家之言,缺少了受众之间的互动,也不符合舆论自由化的大趋势。

1.2 与受众相结合对电视新闻采编的重要性

电视新闻采编把受众放在主要位置,对观众采用何种角度去观看电视新闻进行搜集和整理。这一切说明,电视新闻的素材是从受众生活中收集而来的,电视新闻的报道形式是受众乐于接受的,自然电视新闻评论的主角也应该是受众。这种电视新闻采编模式采用了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一改往日的刻板形象,令电视新闻一下子成为了“群众大舞台”,所有的一切都充分证明了电视新闻站在观众的角度去发展新闻,体现了对观众的尊重和人文关怀。

1.2.1 提高电视新闻的吸引力

在以受众为中心的电视新闻采编原则下,电视新闻的内容、节目的编制形式、电视新闻评论的形式都和以前截然不同。传统电视新闻是屏幕中的节目,以受众为中心的电视新闻是现实生活的“自拍”。受众可以从电视新闻节目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还可以听到自己对新闻的看法。这种拉近与受众距离的做法能够使越来越多的观众关注电视新闻,这直接提高了电视新闻的吸引力。

1.2.2 拓展电视新闻的社会文化教育意义

以受众为中心的电视新闻采编,还可以采取与群众互动的播报形式,在新闻中播放老百姓对新闻事件的说法,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景一色。能够使更多的百姓反思自己在生活中表现,以这样的方式提醒人们遵守社会道德,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这样一来,电视新闻对社会大众的教育意义就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2 电视新闻采编与受众相结合的主要途径

2.1 采编内容方面

2.1.1 深入受众生活,寻找新闻素材

电视新闻素材是最先产生的,随后才会出现新闻采编活动,对这些新闻事件和热点话题进行探讨和深入追究报道。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受众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而不能成为新闻的生产者。所以,要想让新闻采编充满真实性,关注受众群体的日常生活,新闻记者就要主动去寻找能成为新闻话题的内容,深入到受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如,新闻记者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亲自乘坐公交车上班去发现与公交车运营、公民乘车文明行为相关的新闻素材,这样对老百姓的出行大事就更有发言权。

2.1.2 深入受众需求,满足新闻“三性”要求

一是增强电视新闻的有效性。新闻记者在进行相关采访后,收集到有效的新闻信息,后期进行编辑处理时,要根据新闻主旨对新闻素材进行适当的取舍。对于无关紧要的信息要进行适当的删减,确立核心部分。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地控制新闻长度,尽量做到言简意赅,保证新闻有效性。

二是满足电视新闻的时效性。任何一个电视台,都希望自己的新闻节目能够播出独家新闻。所以,当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新闻记者应该在第一时间到达事发现场,从而获取第一手的新闻资料,对于整个事件要进行认真的记录。新闻记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强化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其次,采编人员需要及时编辑信息,快速发布资讯。记者在得到了第一手资料后,要快速地整合处理,挑选出价值较大的信息,提炼核心内容,整理文稿,快速发布资讯。特别是一些对社会有着重大影响的新闻事件,更要进行及时、准确的报道,从而维护社会正常的秩序,稳定受众的情绪。

三是满足电视新闻的真实性。所谓的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就是能合理地运用新闻画面,结合电视新闻内容进行画面、文字和语言的有效整合。为了提高真实性的程度,在新闻播放过程中加入一些新闻现场的画面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在后期的制作过程中,要对现场画面和相关声音仔细挑选和合理剪切处理。尤其是一些重大新闻,当事人、目击者以及一些相关人员的发言更是增加新闻可信度的重要保障。

2.2 使用受众喜爱的方式编制节目

2.2.1 根据受众观看习惯编制电视新闻节目。在传统的采编模式下,电视新闻即使做到了内容新颖,符合受众需求,其编制方式也难以吸引更多的受众关注。电视新闻采编必须以受观众喜爱的方式编制节目,才能使新闻的内容被观众所认可,才能展示出电视新闻对社会文化和舆论的导向作用。例如,电视新闻可以借鉴电视剧分集分段的形式,在连续的几天中集中关注一件突发事件或民生事件的进展,并重视对事件内容的回放和视觉效果的编排。如此,则可以提高收视率,吸引观众对某一事件甚至某一档节目的持续关注。

2.2.2 深入受众心理改编新闻语言。电视新闻的播音稿件,要尽量平民化、口语化。新闻信息是为受众服务的,因此新闻语言就要更多地考虑受众的心理。社会大众比较愿意接受那些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语言形式,在编辑电视新闻的相关稿件时,切忌那些书面化、死板的语言,尽量使用大众常用的文字进行叙述。另外,保证新闻语言的简明扼要,保证受众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尽可能多的新闻信息,让新闻对大众的实际生活有积极的引导意义。

2.2.3 提高电视新闻与受众的互动性

有一部分电视新闻还是把受众放在了重要位置,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并一致赢得了观众们的好评。例如,吉林都市频道《拉大锯》等节目,实现了电视和受众的直接互动,深受观众的喜欢。这其实就是一种新闻互动性的新闻采编形式。提高电视新闻与观众的互动性,还可以把电视新闻评论的主导权交给观众,让观众以特约嘉宾的方式,或者直接打电话和视频来参与新闻评论,更能体现这种受众与电视新闻节目的互动。这些互动行为都是电视新闻对受众的尊重和对民意的重视的体现。

2.3 促进各类型媒介的融合

现如今,各类型媒体之间是互通有无的,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是当今时代的一种媒体走向。电视新闻节目要想在这不可阻挡的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占据有利位置,必须顺应这种潮流,实现与广播媒体、网络媒体的融合,实现同步性,使广大受众能随时随地收看收听到新闻节目,甚至于观看往期的内容都是非常方便快捷的。这样才能让电视新闻节目最大范围最大尺度地实现跨越时空的信息传播。

2.4 提高采编工作人员素质

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发挥着决定作用的是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因此要想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就必须严把采编工作人员的素质。

第一,要提高采编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采编人员因为面对的是广大的受众,它的任何言论都是一种舆论的导向,要以健康积极向上的态度来引导人们分辨社会的复杂关系,分清美丑善恶,因此其肩负着巨大的使命。在宣传过程中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进人民群众,宣传正能量,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只有新闻采编人员的素养提高了,新闻信息质量才会相应得提升,才能有效地减少媒体对公众的负面导向。

第二,要提高采编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只有他们具备灵敏的新闻嗅觉度和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对新闻采编的软硬件熟练操作,提高新闻报道的速度,才能使新闻节目的制作水平更上一个层次。采编人员的专业技能包括:首先,选题技能,采编人员需要知悉什么内容的新闻和场面可以放到荧幕上而什么内容不可以;其次,镜前采访技能,比如处理临时变化的能力;再次,电视拍摄技能,该技能可以提升电视节目的镜头效果;第四,电视编辑技能,该技能可以使新闻内容条例更加清晰,结构更加巧妙,节目更具可看性。

随着受众时代的来临,广大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他们开始对新闻节目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新闻采编工作有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组及采编人员只有以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并运用一些新的采编技术才能实现其改革和创新。总之,新闻采编工作要以受众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体现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功能,才能更好地为社会的稳定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电视新闻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方言新闻节目探索
电视新闻编排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