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自治区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PEST-SWOT 分析

2015-02-27

现代农业 2015年11期
关键词:村镇金融机构银行

晓 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一、前言

内蒙古作为我国村镇银行首批试点的地区之一,历经7 年多的发展, 已经形成了覆盖内蒙古自治区12 个盟市的发展格局, 成为当地农村金融机构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是服务“三农三牧”的中间力量。同时,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的成立时间短,各项事业才刚刚起步,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问题,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特别是,如何能在国内外复杂的农村金融环境和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获得生存和不断发展的先机,值得关注。 国内学者关于村镇银行的研究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村镇银行的作用[1,2]、制约因素[3]、风险防范[4,5]以及发展战略[6,7]。已有关于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方面研究较少运用PEST-SWOT 分析框架。 该分析框架就是将PEST 的宏观环境分析与SWOT 的微观环境分析相结合,强调地区异质性。 鉴于此,本文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利用 PEST-SWOT 分析框架从内部的优势、劣势,外部的机会以及威胁四个方面,围绕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技术层面对其进行全面分析,以期更为深刻的探析内蒙古村镇银行的发展态势,在丰富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对指导村镇银行的深入发展有所裨益。

二、内蒙古村镇银行SWOT-PEST 分析

(一)基于PEST 的内部优势分析

1.政策优势(PS)

(1)产权明晰。《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下文简称《规定》)指出,我国村镇银行实行独立企业法人制度,拥有自主决定的一级法人机构。这也就意味着,相较于其他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而言,村镇银行在贷款审核与发放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能够进行快速的定位和实施放贷行为,节约了交易成本,为实行自身盈利创造了良好的先天条件。

(2)准入宽松。 《规定》对村镇银行的设立要求较为宽松,均低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 设立县(市)村镇银行的最低资本要求是300 万元,乡(镇)地区为100万元,而全国性、城市性商业银行以及农村商业银行最低资本分别为10 亿元、1 亿元和5000 万元。

2.经济优势(ES)[8]

(1)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截止到2012 年底,内蒙古自治区村镇银行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分别为143.49亿元、94.11 亿元, 相较年初分别增加68.51 亿元、45.01 亿元, 均实现增长逾九成, 不良贷款率仅0.47%。 此外,截止到2015 年3 月,分布在乡镇村镇银行达到83 家, 有效缓解了长期困扰当地农牧民的“存款难”、“贷款难”以及“汇款难”等问题。

(2)整体经营状况良好。 截止到2012 年底,全区村镇银行资产规模达到199.85 亿元, 负债总额167.95 亿元,平均资本充足率28.82%。 全区56 家村镇银行50 家实现盈利,实现利润总额3.35 亿元。 从业人员达到2000 余人, 累计上缴企业所得税14339万元,上缴营业税金及附加6279 万元,成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生力军。

(3)服务“三农”效果显著。 截止到2012 年底,全区村镇银行涉农贷款高达70.03 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74.42%,其中,农牧户的涉农贷款43.8 亿元,涉农企业和组织的贷款16.84 亿元。 村镇银行的信贷服务辐射至全区12 个盟(市)、52 个旗(县)、区的380多个乡镇,3.06 万户和涉农小微企业696 家, 在促进农牧业增产、 提高农牧民收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社会优势(SS)

村镇银行充分发挥银行主导、股东参与出资模式的优势,拓宽民营资本投资渠道。 截止到2012 年底,全区村镇银行累计吸引44 家民营企业和320 名自然人投资入股, 投资金额分别达到9.59 亿元和8.7 亿元,两者投资额占股本总额逾九成,成为村镇银行的主要投资者。

4.技术优势(WS)

村镇银行可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在借鉴主发起行已有成熟经营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特点, 采纳具有比较收益的技术设备和基础设施,同时,利用主发起在技术、人员以及管理等方面提供的援助,夯实自身的技术基础。

(二)基于PSET 的内部劣势分析

1.政策劣势(PW)

(1)相关扶持政策滞后。 我国现行信贷管理并未给予村镇银行足够的优惠, 导致村镇银行盈利困难。同时,关于存款准备金缴存比例方面,现行的管理办法缺失明确的规定,各地执行标准不一。此外,在营业税、所得税以及农业贷款贴息等方面,村镇银行均不具备优势。 以营业税为例,村镇银行缴纳5%的营业税率,而农信社仅为3.3%。

(2)金融监管不完善。 村镇银行作为新生的金融机构,目前国家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监管中存在“真空”,具体表现为监管标准的缺失,监管程序的规范化不足以及如何防范相关金融风险避免重大金融事故的发生,同时,在新业务的准入,电子平台的建设等方面也缺少标准化的操作程序。

2.经济劣势(EW)

(1)缺乏规模效应。 村镇银行准入的低门槛也意味着,无法发挥规模效应,会产生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吸储能力有限。 村镇银行导致其在利率、金融产品等方面不具备比较优势,很难吸引到优质客户,吸储能力受到局限;二是成本压力。 村镇银行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面临更高的人员、场地以及仪器设备的使用成本,这也在客观上提高了村镇银行的盈利门槛。

(2)创新能力较弱。 村镇银行无论是在人员还是金融环境方面都面临更加严峻的压力,因此,选择更具盈利空间和安全性的产品是村镇银行的理性选择,导致其在面对创新时既缺少足够的财力和人力支撑,也无法承担创新过程中潜在失败所带来的风险。

(3)资金来源有限。 村镇银行刚刚起步,品牌弱、声誉低、网点少以及产品单一等问题都制约着其不断发展。同时,考虑到大多数村镇银行往往设立在乡镇,以农业为主要的服务对象限制了村镇银行存款储蓄的来源,而不能跨县(市)吸收存款的规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一现象。

3.社会劣势(SW)

(1)相关人力资源薄弱。 由于村镇银行往往设立在县镇,在区位上限定了人才的流动,人力资源十分薄弱。截止到2012 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共有政策性金融机构85 个,员工2136 人,商业银行共1958 家,员工53847, 农村金融机构共2391 家, 员工31057,其中,村镇银行93 家,员工总数2206 人,各机构人数比依次为25.13、27.50、12.99、23.72。

(2)缺乏有效监管。 村镇银行的兴起不过短短十年,一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还在不断完善当中,另一方面,村镇银行本身就立足于监管比较薄弱的农村地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村镇银行监管真空区域的存在。

(3)设立宗旨的偏差。 由于承担着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经营责任,村镇银行往往在经济发展较快,市场环境相对成熟的地区设立网点,在盈利空间大,资金回报率高的行业和地区开展金融服务,对更加弱质的“三农”领域则置之不理,这显然有悖于村镇银行设立的初衷。 截止到2013 年底,全区29 家村镇银行的主营业务都集中在县城,且对呼包鄂“金三角”经济圈的资源争夺十分激烈。

4.技术劣势(WW)

村镇银行设立时间短,实力相对较弱,在信息平台建设方面也滞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这一方面是由于自身资金实力的限制,无法承担信息平台建设所需要的高昂投入;另一方面,由于村镇银行缺乏比较优势,联网成本高,导致无法及时更新技术,难以有效避免由于技术原因所导致交易成本上升的问题。

(三)基于PEST 的外部机遇分析

1.政策机遇(PO)

(1)国家政策扶持。 2007 年以来,银监会先后发布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以及《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加强对村镇银行的引导,规范其经营组织行为。 财政部相继出台了《关于开展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试点工作的通知》和《中央财政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采取相应措施指导村镇银行的发展。

(2)地方政府重视。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指出,积极发展村镇银行,逐步实现县市权覆盖,符合条件的适当调整主发起行与其他股东持股比例。 2014 年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提出,推进组建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2.经济机遇(EO)

(1)农牧业发展迅猛。 截止到2012 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农林牧渔业GDP 高达2449.34 亿元,其中,农业实现GDP1171.97 亿元,占到总体的47.85%,实现畜牧业GDP1118.86 亿元,占到总体的45.68%。 与此同时,按可比价格计算,在2008~2012 年的五年间,内蒙古自治区农林牧渔业平均增长率为5.52%,其中农业实现年平均增长5.48%, 畜牧业则平均增长5.62%。 由此可见,农林牧渔业得到平稳发展,对农村金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村镇银行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2)经济增速明显。 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正在经历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这为村镇银行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截止到2012 年, 全区GDP 达15880.58 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1448.58 亿 元、8801.50 亿 元、5630.50 亿 元。 在2008~2012 年的五年间,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年平均增长5.48%、18.26%、13.12%。

3.社会机遇(SO)

在村镇银行设立之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以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组织并存的农村金融机构的格局,然而,由于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狭窄,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撤离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独木难支有关,这些都为村镇银行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4.技术机遇(TO)

农村信息化建设对于提升内蒙古农牧区产业化水平,促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涉农金融机构利用现代支付开放的技术平台,推进助农金融服务综合应用,发展移动金融,构建助农支付商圈;并推出“云”POS 智能终端,整合互联网、移动和传统金融,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四)基于PEST 的外部挑战分析

1.政策挑战(PT)

首先,国家相关优惠政策不足。 国家并未给予村镇银行在存款准备金、贷款等方面的优惠待遇,使得原本就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的村镇银行要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激烈竞争,限制了村镇银行的发展。 其次,内蒙古自治区缺少相应的扶持政策。考虑到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发达的特点,村镇银行的发展并没有提出具有针对性和特色性的规划和扶持政策, 也就无法因地制宜开展业务,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2.经济挑战(ET)

(1)同业竞争日益激烈。 截止到2012 年,内蒙古自治区拥有政策性银行85 家, 商业银行1958 家,农村金融机构2391 家。一方面,农村金融市场基本实现饱和,增长缓慢;另一方面,城市依旧是金融机构更加偏爱的地方,商业银行相对也增长较为迅速。特别是,随着农村金融市场逐步放开,竞争将更加激烈。

(2)外资银行进入的潜在威胁。 2009 年1 月,首家外资银行进驻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和林格尔渣打银行正式开始营业,拉开了外资银行投资村镇银行发展的序幕。 一方面,外资银行利用其优势的人力资源和网络资源,能够快速的打开农村市场,抵御不确定性风险,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在服务和产品上的优势也使其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优质客户资源。总的说来,外资银行的进入,加剧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给内蒙古自治区村镇银行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3)民间借贷的压力。 村镇银行设立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调动民营资本的进入,从而吸收社会闲置资本。然而,很多民营资本对村镇银行盲目追逐,缺乏对国家相关规定和银行业基本经营规则的深入了解,加之在认知、知识、战略以及风险等方面准备不足,盲目进入必然导致金融环境的恶化,影响国家的经济社会稳定,给村镇银行的健康发展带来阻碍,也无助于“三农”的发展。

3.社会挑战(ST)

农业本身的弱质性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特别是金融体系中所处于的弱势地位,都对村镇银行的发展提出了挑战。截止到2009 年,内蒙古自治区各项存款余额达到8373.70 亿元, 其中来自城乡的为39135 亿元,占总体的近五成。 各项贷款余额为6292.52 亿元,其中农业贷款451.50 亿元,仅占不到一成,虽然近年来有逐步提升的趋势,但相对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而言,仍显不足。

4.技术挑战(TT)

当前,内蒙古农牧区的基础设施薄弱,还无法满足农牧区信息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与此同时,农牧区的互联网的使用以及普及率较低,一些贫困地区受到经济和自然环境的限制,还无法实现网络入村。而且,农牧区信息化终端应用还没有实现普及。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本文利用PEST-SWOT 分析框架对内蒙古村镇银行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四个方面,从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技术层面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四个主要结论:(1)政策条件是内蒙古村镇银行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缺乏规模效应、创新能力不足、吸储能力有限成为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重要经济因素;(3)从社会角度来看,现有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既是内蒙古村镇银行得以应运而生的关键,也是后期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4)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以及信息化建设不完善等技术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内蒙古地区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二)政策建议

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村镇银行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改善村镇银行发展的政策环境:(1)国家层面的政策指导和财政支持。一是要加强相关立法及完善现有法规,为村镇银行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二是,通过财政以及税收等方面的优惠,给予村镇银行更多的扶持。(2)地方政府层面的政策调整与落实。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需求在国家大的政策方针下,制定适应本地区发展特色的村镇银行发展规划,为村镇银行扎根农村,服务“三农”,注入活力。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还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积极落实相关政策以及财政扶持,积极推动村镇银行的发展。

2.加强村镇银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1)明确目标定位。 村镇银行必须充分明确自身定位,充分调动农村各方面的资源,实现服务“三农”和自身盈利的双赢。(2)做大做强特色产品,充分发挥农村市场优势,充分结合各地区的特色,制定出具有差异化和个性化的金融产品,真正迎合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3)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加强自身的队伍建设,防范金融风险,避免由于个人的疏忽所导致企业经营的风险。 (4)充分利用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契机, 加强自身信息化建设,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提升自身实力夯实技术基础。

[1]吴治民,韩扬.村镇银行在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农村金融, 2007, (6):93-94.

[2]王曙光.产权和治理结构约束、隐性担保与村镇银行信贷行为[J].经济体制改革, 2009, (3):76-79.

[3]王晓燕.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时代, 2009, (21): 92-93.

[4]王利军,赵博.村镇银行担保法律制度的创新[J].特区经济, 2009, (8): 70-71

[5]张可新,王利军.多元法学视角下的村镇银行[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5):26-29.[6]赵方,王建中,杨海芬.生态位”视角下村镇银行发展战略探讨[J].财会月刊, 2011, (30) :44-45.

[7]高钰.基于SWOT 方法探讨我国村镇银行的可行性发展战略[J].中国商界, 2009, (4):22-23.

[8]内蒙古监管局.内蒙古村镇银行发展势头良好,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成效显著[EB/OL].

猜你喜欢

村镇金融机构银行
江西银行
山西8个村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达2409个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色彩手法在村镇环境综合治理中的运用与思考——以平度市下辖村镇为例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把时间存入银行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