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优秀电视节目模式的本土化改造

2015-02-27傅施思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6期
关键词:真人秀本土化电视节目

摘 要:从国外优秀电视节目模式引进来说,中国电视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简单的模仿、抄袭国外节目模式。第二阶段,开始引进模式,却囫囵吞枣,没有进行本土化改造。第三阶段,开始研究模式,找出内在的制作规律,成功本土化。《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等节目的播出,为我国电视节目发展指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什么是电视节目模式的本土化?总的来说就是依据中国国情,立足中国的社会现实,按照中国媒体自身的运行规律,遵循中国电视观众的接受习惯和实际需要,制作具有中国特色的真人秀节目。“本土化”并非一个封闭的、停滞不前的概念,而是一个流动着,跟随中国社会不断发展着的概念。

浙江卫视制作播出的《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分别源自韩国和荷兰成功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因为不同国家在受众心理、历史文化、意识形态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移植这些节目,必须要按照中国市场的具体情况进行本土化改造,以符合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浙江卫视在购买到节目版权后,经过重新策划和周密的前期准备,在环境背景、主题场景设计、人员选择等方面进行改造,取得了现象级的播出效果。

1 国外优秀电视模式的选择性引进

国外真人秀节目种类众多,有选择地进行引进,对于节目能否获得成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世纪初,我国电视台也曾引进国外真人秀节目,但这些远渡重洋的节目,并未引起中国的收视狂潮,大部分只是昙花一现。其原因在于初期引进的节日以野外生存为主,此类节目以挑战性、惊险的理念符合了西方人寻求刺激、喜欢冒险等心理,但不符合我国传统的忍让、谦恭等儒家思想。而《中国好声音》却获得了观众的喜爱,此节目每期形态虽然与原版基本一致,但每一阶段的节目形态都有新变化,有新起点、新落点、新高潮,赛季制以单元长度解决收视的整体曲线问题,降低各个单元的内部压力。在欣赏习惯和欣赏心态来看,赛季制克服了观众的收视疲劳。

2 国外优秀电视模式的本土化改造

引进成熟、优秀的国外优秀节目模式有助于激发对原创节目的追求,可以让我国电视人学习和借鉴国外娱乐节目的制作经验和最新理念,缩小海外与国内电视节目制作方面的差异。但国外优秀节目未必能全面满足国内观众的要求,本土化改造势在必行。

例如,《奔跑吧,兄弟》就从多方面进行了本土化改造。第一,本土化场景选择。《奔跑吧,兄弟》前三期都选择了杭州为主要的拍摄场景,首期就有广场舞、卷春饼、西湖、雷峰塔等中国式元素,让观众感觉熟悉、亲切。第二,参与人员本土化。中国版在分析吸纳原版角色设定的基础上,选取适合角色设定的国内明星,打造了以邓超为队长的本土化MC班底。第三,改变播出方式。原版《Running Man》以持续不断周播的方式进行播放,而我国则以季播的方式进行播出编排。第四,节目主题本土化。采用主题化节目定制,节目内容紧贴国内主流话题,话题关注度更高。

3 国外优秀电视模式的内涵创新

第一,坚持正确导向,符合我国社会主流文化,以观众需求为发展方向。中国传统的叙事作品注重“真实”,强调合乎情理的故事曲折,要求写出社会生活、人情世故的真实面目和内在的必然规律,因此,必须重视节目的情节性、故事性,要学会“讲故事”。

《中国好声音》照顾了中国观众听故事的收视习惯,成功地塑造了“小人物的大梦想”“平凡的人也能创造奇迹”这一核心价值观,并在这一理念中创造性地植入了本土化的精神内核。相比《The Voice》欧美版较多与音乐有关的部分,而《中国好声音》则更多对声音背后故事的挖掘。

第二,娱乐狂欢民主化。狂欢是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巴赫金认为,狂欢是取消等级制度,重新组合狂欢之外的分割、禁锢等,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亲昵、率真、随意、自由等关系,让人们从贫富、年龄、阶级中解脱出来。电视真人秀节目,摒弃了观众和演员的区别,达到公众间的和谐。《中国好声音》中,评委改变了一贯的正襟危坐的形象,和选手们一起欢笑,一起流泪,营造出主持人、评委与选手们之间的新型关系。《奔跑吧,兄弟》中7个参与者放下明星架子,卖力演出,不断制造笑点,给观众以平和、亲近的感觉。

4 结语

《奔跑吧,兄弟》《中国好声音》的高收视率说明,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市场,也说明在面对数量众多的国外电视模式时要有选择性地引进,根据我国观众的欣赏习惯、观看心理、意识形态进行本土化改造和创新,此改造与创新既是艺术问题,也是文化问题;既要求电视从业者把握历史时期,重视群众精神诉求而制作优秀电视节目,也要求相关部门制定出发展综艺节目的战略规划,打造具有中国风格的节目模式。

猜你喜欢

真人秀本土化电视节目
论中国音乐剧的本土化发展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真人秀节目基本元素的呈现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调查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