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性报道表现方式在媒介发展中的演变
2015-02-27李萌萌
摘 要:在网络日益壮大的今天,如何让调查性报道再次崛起,在网络提升其影响力,已成为新课题。当前学者大多以“内容为王”作为调查性新闻在网络发展的重点。殊不知,调查性报道的表现方式也是提升价值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探究调查性报道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中的不同表现方式,发现随着媒介发展,调查性报道的表现方式也在根据媒介特征不断演变,而目前调查性报道正处于瓶颈状态,需运用新技术手段改变调查性报道的表现方式。
1 调查性报道表现方式的组成
调查性报道遵循新闻报道内在价值和外在形式,但相对“内容为王”,其表现方式则较少有人关注。随着媒介不断发展,如何让调查性报道从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已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新闻普遍的表现形式和调查性新闻的特征,提炼出调查性报道表现方式所需要的4个关键元素,开头、主要内容、背景资料和语言风格。
如何开始一篇新闻,是如何吸引受众注意的最佳方式,也是新闻的重要使命。主要内容特指记者的调查发端、过程和结果,是调查性报道的血肉。背景资料是对调查内容的诠释,由于调查性报道的事实相对复杂,如何将隐晦的内情和杂乱的线索清晰表达,阐释新闻背景成为必备的环节。新闻语言根据不同的新闻题材、媒介种类,具有不同的风格。调查性报道常由独立的个人和采访团队完成,其自身的倾向性和思维框架会借由不同的语言表达。在媒介发展过程中,正是通过对这4个关键元素不同的整合运用,逐步演化出其种类各异的表现形式,增强吸引力,增大影响力。
2 调查性报道表现形式随媒介演化
2.1 报刊着重主体内容
纸质媒体时效性差,可反复阅读,能够保存且极具权威性,因而,调查性报道在报刊媒体的表现形式以主要内容为主。标题、导语和主要内容是调查性报道不可缺少的元素,而图片资料则时有时无。 标题与导语作为调查性报道的开头,具有吸引受众注意的作用,如《南方周末》刊登的《两个孩子的神秘死亡》的导语:
两个孩子的神秘死亡
在这个豪华高尔夫球场的冬夜究竟发生了什么?
北京今年最寒冷的冬天,两个8岁的男孩进入邻近的高尔夫球场玩耍,失踪17个小时候,被发现死在高尔夫球场的人工湖里。根据种种可疑迹象,死者亲属认为,孩子死之前曾遭遇了暴力折磨。 [1]
这则调查,作者用富有感情及设置悬念的开头方式吸引读者,增强了解新闻的欲望。而背景资料是文字性报道最难以驾驭的地方,在细致艰苦的采访后,记者手中具有来自各方的材料,如何将资料,比如枯燥乏味的条例或文件材料,组织成为一篇逻辑严密、结论清晰且便于读者理解的文章 [1],是对记者文字功底的考验。
总而言之,报刊着重于调查内容的表现,而背景资料、语言风格则融入内容当中,一方面加强了调查性报道的深度,另一方面,由于内容篇幅长,语言逻辑复杂,也局限了受众范围,使部分阅读能力较为欠缺的读者感到枯燥晦涩,难以感受其新闻价值。
2.2 广播简化语言风格
广播具有传播快、覆盖广、接收方便等独特优势,但由于一次过、无选择、传播收听即逝、收听方式随意等弱点,广播调查性报道并不着重修饰和表现开头,其内容一般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构建,并不断插入栏目主题。如《新闻纵横》播报的《昆明机场违法开启应急舱门旅客被治安拘留15日》一文中,“前天夜里”“当晚19:32分”“当晚23点”“在等待了3个半小时后”“3:17飞机除冰完毕”“4点20分许,当地警方前往机场进行处置”等时间性关联词成为主体内容表现的关键,简化了听众的思考方式,引领听众层层递进。但与报刊最为不同的是,广播调查性报道几乎少有鲜明的语言风格,一切以受众能听懂、能听清为主。这种表现方式,尽管加强了受众的覆盖面,但是却很难突显出调查性报道的关键内容,缺少吸引力和影响力,缺乏烘托新闻深度的能力。
2.3 电视体现调查背景
电视目前仍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媒介,它声画合一的传播特性决定了电视新闻更高层次的专业性,“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种特性使调查性新闻的主观表现能力降低,客观内容增加,加深了调查性报道采写难度。
调查性报道的表现形式在电视中最为鲜明的特点是对于背景资料多方面的诠释。不同于文字与图片,电视可以通过记者采访当事人、拍摄事件现场、用动态画面和解说组接文字资料等方式将背景资料融洽地融入主体内容中。比如在《黄浦江死猪事件调查》中,《新闻调查》运用动态地图、文字展示、拍摄画面等多种方式,描述了死猪在黄浦江的具体位置和对于整个沿江人民的影响,而这段内容,只用了不足半分钟。调查性报道的表现方式在电视中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一方面更加强调报道的专业性和真实性,解除读者的疑虑,增强传播效果,但另一方面,由于拍摄技术和电视影响力的限制,调查深度有所下降,有时只能通过对于背景资料的巧妙组合以及风格化的电视语言淡化近一步的挖掘。
(下转第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