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发射台监控系统的防雷
2015-02-27查干哈达
查干哈达
广播发射台监控系统的防雷
查干哈达
(作者单位:内蒙古新闻出版广电局苏尼特右旗731台)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化发展,发射台的网络随之更新,国内大部分广播电视发射台的监控系统也日益完善,但是监控系统中硬件设备受到雷击的概率也随之增大,因此,广播发射台监控系统的防雷工作必须要做到面面俱到,消除系统中的雷击隐患。通常情况下,广播发射台的建设地点会选择平原、高山等信号传输干扰较少的地方,但这些地方也非常容易受到雷击。因此,从广播发射台系统的结构出发,分析广播发射台监控系统容易受到雷击的原因,并针对雷击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雷措施。
广播发射台;监控系统;防雷策略
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广播发射台开始实施无人留守管理的新工作模式。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加入,让广播发射台的运转更加现代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广播发射台的监控系统正在不断完善。想要保证发射台监控系统正常稳定的运行,就必须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而想要做好发射台监控系统的防雷措施,保证发射台监控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就必须了解发射台受到雷击的原因,熟知雷击的方式和途径,对于受到雷击较为严重的区域则应该重点关注,仔细分析遭受雷击的因素,合理安装监控系统的硬件设备。在对监控系统进行初次安装时,就必须考虑到监控系统的防雷能力,设计科学合理的安装方法。
1 广播发射台监控系统的组成部分
1.1系统前端
监控系统前端主要有摄像头、云台、镜头、支架和防护罩。摄像环节通常都是裸露在户外的,摄像部分好比人的眼睛。在整个监控系统中,摄像环节是极为关键的,必须24小时不间断承载动态图像的收集与传输。摄像组将所搜集到的画面,通过信号传输的方式发射给显示器,在整个监控系统中这个部分就是起点,是系统数据源代码的生产地。摄像环节通常会安装在发射台的高点,从而对发射台的整体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摄像部分的配件主要有高清摄像头、变焦镜头、全自动云台、裸露防护罩和户外防雷绝缘支架。
1.2信号传输部分
发射台监控系统中的信号传输部分主要包括同轴电缆、电线、多芯线。这3种材料的架设方式均使用沿墙敷设、线路架空和地埋,保证了信号的传输质量。
1.3系统终端
广播发射台监控系统终端主要是指多画面分割器、监控设备和控制设备等。
2 广播发射台监控系统受到雷击的原因
笔者总结自身的实践工作经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认为广播发射台监控系统受到雷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直接雷击
直接雷击主要是指监控系统硬件设备处于雷电活动范围以内,户外摄像机部件受到雷电的直接打击或侧面打击,使摄像部分受损;同时,发射台的露天传输部分架设线路处于雷电范围内,造成系统中的电线受到雷击损害。
2.2感应雷击
首先,必须明确感应雷击和直接雷击之间的区别,在概念上两者就是不同的,感应雷击不是直接对系统设备造成雷击作用,而是由雷电云在一定范围内形成雷电磁场,从而对监控系统造成伤害。相比于直接雷击,感应雷击的破坏能力较低,但感应雷击出现的概率要高于直接雷击,通常会对户外设备的安全使用造成影响。而根据感应雷击的性质不同又可以将其分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
2.2.1静电感应
静电感应对于广播发射台监控系统来说,静电感应不可能存在与平地之上,如果雷云与地面上的物体相对靠近时,物体与物体之间就将产生部分电荷感应想象,这种电荷现象与雷云上的电荷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这种电荷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将会以凸起物为起点,开始无规律的传播。在广播发射台监控系统当中,常会出现低空架设的信号管线,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损坏监控设备。
2.2.2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只会存在一定的范围以内,虽然避雷针具有防雷击的能力,但若强大的雷击电流躲过避雷针的引导时,将会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强烈的雷电磁场,导致发射台周边设备受到高压电磁影响。监控系统设备受到较大的磁场干扰,如果干扰程度较重那么设备将会收到损坏。
2.3雷电波
雷电波主要是指监控系统设备在受到雷击的过程中,部分传输线路受到电击感应跳出雷电波,雷电波会在短时间内快速捕捉可以进入设备的载体,并且让其跳出电位差异。由于设备承受不足电位差异的影响性,导致监控系统设备出现问题。
3 广播发射台健康系统的防雷措施
3.1对监察系统的摄像部位,采取防雷措施
对于监控系统中的摄像补位来说,防雷的范围应该包括摄像头等部位,让摄像头等设备单独支立出来,不能让其与发射台上的避雷针相邻。在设备线路架设方面,应该保持最大的安全避雷距离,一般是在三四米。如果这种安装方式存在缺陷,则应保证摄像机支架的安装与防雷设备有大致的距离。这里还应该注意,监控系统设备的下引线应该使用镀锌钢管来对其进行铺设。为了避免系统设备内外部出现电磁感应,发射台上的各种管线都应该使用金属材料将其外包,提高线路的屏蔽效果。对于裸露在外的管线,必须对其安装全面的避雷装置,装配相应的硬件设备,摄像部位的云台也应该使用这种避雷技术,避免雷电波侵入监控系统的设备当中。如果摄像部位所安装的避雷器是单相电源,那么必须让其与变压器进行串联或者是让其并联。如果信号的传输距离较远,传输距离通常大于20m,在进行连接时,必须使用直流抵押避雷器对其进行连接。另外,在摄像部位还应该采取接地措施,这样多元化的防雷措施才是最全面的。
3.2监控系统中传输组织的防雷措施
在对广播发射台监控系统中的传输设备进行防雷处理时,必须充分结合发射台监控系统的实际情况,使用地下掩埋的方式让其充分避免雷电打击。但要切记,掩埋于底线的线缆应该包裹相应的屏蔽层,并在外包裹避雷钢管,使用这种复合式的防雷措施,能够有效防止各种雷电打击,保证监控系统中的设备不会受到雷电击的伤害。
3.3对设备组成部分进行防雷处理
对于发射台监控系统中的组成部位,应该注重防雷的方式方法,这部分的设备都处于室内。因此,在进行防雷处理时,应该对其进行分类归纳。发射台的监控室必须安装避雷针,避免监控受到雷击。对于监控室的传输线缆,必须安装相应的接地装置。为了防止电位差问题的出现,监控室内的一级主线必须连接发射台的主要防雷装置。在线缆进入主设备之前,必须让传输线连接各种避雷保护装置。对于线路接地方面,如果是整体连接,电阻值必须低于1 Ω,如果是专用接地线路,电阻值则应该低于5 Ω。
3.4终端设备的防雷处理
首先,要做好直接雷击的保护措施;其次,做好雷电波的侵入;最后,做到电位差的连接。广播发射台的监控室不仅必须安装避雷针,还应根据监控室的实际防雷情况,安装避雷网或避雷带。
4 结语
对于广播发射台的监控系统来说,受到雷击伤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所要采取的防雷措施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单一的防雷措施并不能将防雷保护工作做到最好,系统与防雷之间的架势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联系,合理设置避雷装置和接地线路。
[1]李梦瑶.广播发射台监控系统的防雷对策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2):80.
[2]李建军.广播电视发射台监控管理系统的构建[J].电视技术,2014(24):78-80,86.
[3]王帅.广播发射台监控系统的防雷对策分析[J].民营科技,2015(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