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底两万里》

2015-02-27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海底两万里尼摩潜水艇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著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全书共两部47章。

这部作品叙述法国博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艇。潜水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一起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著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

在《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后来在《神秘岛》中介绍他是印度的达卡王子),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水艇不仅异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能够利用海洋资源来提供能源。他们依靠海洋中的各种动植物来生活。潜水艇艇长对战俘倒也优待,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潜水艇艇长尼摩不允许他们离开。阿龙纳斯一行人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

在旅途中,阿龙纳斯一行人遇到了无数美景,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惊险奇遇,例如: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他们的船搁浅了,遇到当地土著人的攻击,尼摩船长用他连接在金属梯子上的电挡住土著人进入鹦鹉螺号;在印度洋的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在南极他们被困在厚厚的冰下,船上极度缺氧,但船上所有人轮流用工具和开水把底部厚10米的冰层砸薄,用潜水艇的重量压碎冰块,逃到大海。

在大西洋鹦鹉螺号被章鱼所困扰,他们拿斧头和章鱼展开肉搏战,一名船员不幸惨死;在北大西洋鹦鹉螺号遇到一艘英国驱逐舰(这艘驱逐舰的国籍在原文中并未说明,在《神秘岛》中才说明是英国的)的炮轰,除那三位俘虏外所有船员个个义愤填膺,用鹦鹉螺号的冲角把驱逐舰击沉。他们眼中的海底,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通过一系列奇怪的事情,阿龙纳斯终于了解到神秘的尼摩船长仍与大陆保持联系,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

《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小说不但能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而且赞扬了像尼摩船长等反抗压迫的战士形象,体现了他们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这部作品集中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所有特点。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和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熔于一炉。作者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读者推入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交替出现。读来引人入胜,欲罢不能。

【作者简介】

儒勒·加布里埃尔·凡尔纳(Jules Gabriel Verne,1828年2月8日—1905年3月24日),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博物学家、科普作家,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开创者之一。他一生写了60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说,总题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漫游》。他以其大量著作和突出贡献,被誉为“现代科幻小说之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开创者之一。代表作有《海底两万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地心游记》、《八十天环游地球》等,其中《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被称为凡尔纳三部曲。由于凡尔纳知识非常丰富,他小说作品的著述、描写多有科学根据,所以当时他小说的幻想,如今成为了有趣的预言。近年来,随着对其作品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原始手稿的发现,学界对于凡尔纳的认识也在趋于多样化。凡尔纳作为一位纯文学意义上的作家开始为一些学者所重视。

【经典选段】

这样,诺第留斯号的四周,上面下面,都是不可通过的冰墙。我们是冰山的俘虏了。加拿大人用他的粗大拳头拍打着桌子。康赛尔沉默不言。我眼盯着船长。

他的面容又恢复了平常的冷淡、严肃,他两手交叉着,正在思考。诺第留斯号不动了。船长于是发言了,他声音镇定地说:“先生们,在我们目前所处的情况下,有两种死的方式。”这个神秘人物好像一位数学教员,给他的学生作算术问题的解答。他又说:“第一种死的方式是被压死。第二种是被闷死。我不说有饿死的可能,因为诺第留斯号储藏的粮食一定比我们还能耐久一些。因此我们来考虑一下压死或闷死的可能性。”“船长,”我回答说,“至于闷死那是不用怕的,因为我们的储藏库有满满的空气。”“对,”船长说,“可是这些空气只能使用两天。现在我们潜入水中已经有三十六小时了,诺第留斯号的重浊空气需要调换。到四十八小时,我们储藏的空气就会用完。”“那么,船长,我们想法在四十八小时前脱身就是了。”“至少,我们要想法试一下,把围住我们的冰墙凿开。”“从哪一面凿呢?”我问。

“那探测器可以使我知道。我把诺第留斯号搁浅在下部冰层,我的船员穿上潜水衣,从冰墙最薄的地方凿开冰山。”

……

工作立即开始,以十分坚持的顽强力气来进行。不是在诺第留斯号周围挖掘,这样可能带来更大的困难,尼摩船长是另外在距船左舷八米远的地方画了一个巨大的圆圈,他的人员就在这圆圈的周围数处同时挖掘。不久,铁锨很有劲地打进了坚硬的冰,一块一块的冰从冰场凿开来。由于体重的新奇作用,这些冰块没有水重,它们于是飞跑到冰山顶上去了,这样一来,下面是减薄,上面就增厚了。但没关系,下层的冰总是削薄了。

……

今天是26日,五天以来,我们生活的空气就完全依靠船上的储藏了!而这留下可以呼吸的空气又要保留给工作人员。就是我现在写这些事件的时候,我的印象还是十分深刻,我全身发生一种自然而然的恐怖,好像我的肺叶中没有空气了!

可是,尼摩船长在那里思考,一言不发,站着不动。显然是他心中有了一个主意。但他好像又不接受。他自己给了否定的答复。后来,他嘴里说出这话来。“开水?”我问。

他低声说:“是的,先生。我们是被关在一个相当窄的空间里面。    开水喷射,不断从诺第留斯号的抽水机放出来,不是可以提高这空间的温度,延缓水的冻结吗?”

……

开水的放射开始,三小时后,在外面的温度表指着零下六度;温度提高一度。两小时后,温度表指在零下四度了。

我看了这种工作的进展,同时从许多地方加以检查,我对船长说:“我们一定可以成功。”“我想可以成功,”船长回答我说,“我们不至于被压扁了。我们所怕的只有被窒息了。”

在夜间,水的温度又提高了一度。开水的放射力量不能使温度再提高了。可是海水的冰冻作用要再下两度才能发生,因此我们得到保证,不至于有被凝固的危险了。

第二天,3月27日,六米厚的冰从这冰窝中挖去了。还剩下四米厚的冰需要挖去。还要四十八小时的工作。在诺第留斯号内部,空气不可能调换。因此这一天的情形是更坏了。

一种不可忍受的重浊空气使我难过。下午三点左右,这种痛苦感觉到了猛烈的程度。呵欠喘气把我的上下颚都弄歪了。我的肺叶迫切寻求有活力的氧。氧是呼吸所必不可少的东西,现在愈来愈稀薄了。我的精神完全在昏沉沉的状态中。我没有气力地躺下来,差不多失去了知觉。我的忠实的康赛尔有了同样的病症,受着同样的苦煎,他在我身边,再不离开我。他拉着我的手,他鼓励我,我还听到他低声说:“啊!如果我可以不呼吸,让先生可以多有些空气!”

我听到他说这话,不觉眼中满是泪水。

【选段赏读】

本选段是《海底两万里》中最为精彩的章节之一。小说中的探险家们,在冰山封路、呼吸困难的险境下,临危不惧,团结友爱,坚忍不拔,依仗超人的智慧,终于逃脱了冰山的魔掌,战胜了死神。文中不少细节描写曲折离奇,悬念迭起,有的文字则感人泪下。同学们不妨细细品读。

猜你喜欢

海底两万里尼摩潜水艇
迷你“潜水艇”
给约翰·克鲁斯的一封信
小小潜水艇
我的“潜水艇二号”
海底危机
《海底两万里》的作品艺术特点
从《海底两万里》看凡尔纳的海洋观
读《海底两万里》有感
《海底两万里》
浅析凡尔纳笔下尼摩船长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