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自以为是”
2015-02-27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2015年4期
1874年,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的柴可夫斯基创作了他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完成后,柴可夫斯基十分虔诚地把它交给他的老师、学院院长尼古拉·鲁宾斯坦征求意见,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尼古拉·鲁宾斯坦认为它“一无是处、无法演奏”,要求柴可夫斯基必须按照他的意思进行修改,他才能“给面子”,准许演奏。面对老师如此的评论和意见,柴可夫斯基没有辩驳什么,而是坚定地说:“我一个音符也不改,我要按照现在的样子付印。”然后,柴可夫斯基把“献给尼古拉·鲁宾斯坦”的标题抹去,改赠德国钢琴家汉斯·冯·彪罗。汉斯·冯·彪罗收到后,认为作者深情地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光明的渴望,钢琴与乐队的协奏成功地实现了真挚的感情抒发与强烈的、激动人心的交响化效果的高度和谐,有着极其巨大的音乐感染力,并预言它将是一部不朽的作品。1875年10月26日,汉斯·冯·彪罗在波士顿首演,获得了空前成功!
果然不出汉斯·冯·彪罗所料,此后,柴可夫斯基的这首协奏曲,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钢琴家们竞相演奏的曲目,在柴可夫斯基一生写过的三首钢琴协奏曲中,这一首是最成功的,也是被演奏得最多的一首。
当初,柴可夫斯基在遭到老师、学院院长权威的否定时,却敢自以为是地说“我一个音符也不改”,这是何等的自信啊!
【精要点评】
我们通常视自以为是者为自负、狂妄无知,其实,人有时是需要有“自以为是”精神的。不唯上、不唯师、不迷于权威的自以为是,既是自知之明,也是自信的体现。
【适用话题】
自信、自知之明、走自己的路、勇气和信念、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