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续写辉煌
2015-02-27吴文仙姚源清任廷会
文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吴文仙 姚源清 任廷会
航天电器:传统军工企业的现代化探索
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宣告中国成为第三个具备软着陆月球和月面巡视勘查能力的国家。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中国人“奔月”梦想的实现,与一家位于贵州的企业紧密相连。
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的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贵州航天电器”)是一家军工企业。其研制的继电器和连接器等元器件为航天工程构建信号传输体系,被誉为“箭船”的“血脉”通道。近年来,贵州航天电器累计为神舟一号到九号,嫦娥一、二、三号等航天工程各系统提供继电器和连接器等配套元器件数万只。
贵州航天电器的前身是朝晖电器厂和朝阳电器厂。1968年,响应“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上海无线电八厂、九厂分别包建了朝晖、朝阳两个军工企业,按照“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将新厂建立在遵义新蒲的大山之中。
从三线建设起,朝辉电器厂与朝阳电器厂就专注于军工产品的计划生产。然而,1980年以后,随着国民经济战略重点的转移,军工企业计划生产时代基本结束,一直依靠为航天基地研制配套元器件存活的两厂开始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沉浮。
改革体制、转型发展,成为军工企业唯一的出路。然而,回想起上世纪90年代初期第一次在公司内部实行“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退”的“三线制度改革”,贵州航天电器原党委书记原维亮仍然觉得“惊心动魄”。
当时,企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们的饭碗在哪里?要向其他航天院所,甚至向航空、民品等领域进军,寻找外部市场。”原维亮回忆。
要想赢得市场,必须要有优秀的人才队伍研制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建立强有力的研发团队,实现技术的转型升级、企业制度的改革创新是关键。
“首先对技术人员和非技术人员进行改革,鼓励技术创新,给技术人员加工资。对技术岗、管理岗和一线工人设置不同的晋升通道。对无所作为、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工人进行清退等处理。” 原维亮介绍。
但是,在“铁饭碗”的观念还未消退的年代,这一改革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
“对原书记说各种威胁的话、做各种威胁的事的人不在少数,他是改革的领头人嘛。”贵州航天电器的老职工回忆:“正因为这次改革,企业有了乘风破浪的动力。技术人员队伍干劲十足,还吸引了第一批正规名牌大学的毕业生。”
面对剧烈的市场竞争,贵州航天电器建立起一支具有强大研发能力的自动化设备研发队伍,为产品研制和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2001年12月,朝晖电器厂与朝阳电器厂从遵义搬到贵阳,组建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三年后,即2004年7月,贵州航天电器公开发行股票上市。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贵州航天电器以“精干军、拓展民,多种经营”的发展思路,以65%以上军品生产份额主攻航天、航空、兵器等领域配套用的继电器、连接器等元器件,同时向民用航空、通讯、轨道交通、家用电器等领域提供高端元器件配套。
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已是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2014年排名第26位)的贵州航天电器,于2010年取得了美国UL认证公司颁发的AS9100B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为开拓国内外航空市场提供了基本保障。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贵州航天电器不忘初心,始终遵循“面向市场、航天为本、科技创新、质量制胜”的指导思想,从航天基地里不起眼的小公司,发展成为跨地域布局、集团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现代化军工企业,销售规模也从创建之初的2000万元,增长到年销售规模超过16亿元、净利润2亿元。2015年,贵州航天电器资产总额超过20亿元、股票市值突破100亿元。
力源液压:“军民融合”的转型之路
从单一的航空液压泵、马达研制,到航天、兵器、舰船等“大国防”领域液压泵配套生产;从第一台挖掘机液压泵开发,到压路机、水泥机械、矿山机械等民用工程机械领域液压技术的运用,近年来,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力源液压”)不断突破自我,在探索和创新中砥砺前行。
作为成功转型的三线军工企业,力源液压坚持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借助航空军工液压技术优势,已经发展为军民融合型液压泵/马达科研生产的专业化企业。航空液压泵几乎覆盖了全部机种,成为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工业机械等五大主机领域重点配套单位。
“这一切得益于公司‘两次搬迁,三建家园’,以及‘军民融合’的探索发展之路。”力源液压总经理胡冬生表示。
力源液压的前身是国营金江机械厂,1965年3月19日,经原第三机械工业部批准后,工厂落户贵州省大方县羊场坝一个名叫乌鸦洞的天然岩洞内,1970年3月25日正式投产,从事单一的航空军品研制生产,为祖国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然而,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军工产品生产任务大幅减少,多数军工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正当金江机械厂面临生存危机考验之际,厂洞洞顶一块200余吨的巨石由于长期受机械振动和自然风化影响突然坠落,严重威胁到主厂房安全。在双重压力下,1980年,工厂启动第一次搬迁、第二次建厂,选址贵阳市乌当区新场乡下大坝。
“保密、封闭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已不能解决当时的困难。”胡冬生回忆,为改变单一的经济管理模式,工厂开始主动接近市场。寻求企业生存发展之路。不过由于市场摸索初期的盲目性,工厂先后研制生产过摩托车、座钟、钢筋切割机等产品,由于研制开发的产品科技含量低、竞争力的缺乏直接导致机械厂无法在市场立足。
为寻求生存之道,厂领导班子开始进行大量市场调研,通过分析得出军品与民品在技术开发上“产业同根,技术同源”的结论,并由此探索出新的发展路径——发挥航空液压的技术优势,走军转民发展道路,理念的转变瞬间为工厂注入了活力。
两次搬迁、三建家园,力源液压在探索和创新中砥砺前行,实现了“军民融合”的成功转型。图为力源液压生产车间现场。(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1983年,国家要求把进口的德国利勃海尔全系列挖掘机液压件国产化。金江机械厂抓住这一契机,承接了挖掘机高压泵的研制任务,并于1984年生产出第一台高压柱塞泵。这是机械厂以军为本、军民融合的首次成功实践。为扩大民用品市场,实现配套生产,金江机械厂采取劳务补偿和贸易补偿的方式与德国力士乐公司合作,引进专利技术。短短数年间,研制成功的全系列挖掘机配套用高压柱塞泵/马达,替代了进口产品,使工厂迅速地走出了困境,从而实现了企业军转民、内转外的发展战略转变。
正值金江机械厂发展如日中天时,危机再次出现——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国际、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下,工厂出现了资金短缺、贷款困难的难题,企业经营举步维艰。为筹集发展资金,工厂开始第二次探索,决定将民品部分剥离出来,创建了贵州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96年11月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作为中国液压气动密封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公司募集到大笔资金,使工厂摆脱了徘徊不前的困境,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2003年,公司迁至交通便捷的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完成了“二次搬迁,三次建厂”的历程。为适应新形势下产品信息化、工业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需求,公司开始优化市场和产品结构,由中、低端向高端领域迈进。2009年,公司改名为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承担了高端核心液压基础件开发及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和高强度精密液压铸件生产项目等国家振兴专项。2010年,力源液压公司与全球最大工程机械制造商——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在江苏省无锡市建立合资公司,初步走上了融入世界液压产业链,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圈的产业集聚发展道路。
“如今,力源液压拥有科研、生产、管理人员1700余名,我们的目标是创建一流的液压传动元件企业,成为国内‘有为’的液压泵及马达的定点配套企业和主要供应商,成为国际‘有位’的液压传动元件供应商及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服务商。”胡冬生说。
1964文化创意园:“三线文化”再出发
以数字1964作为主要形态,结合腊梅元素进行现代感的字体设计,遵义1964文化创意园的LOGO标识刚一推出,便受到不少市民的关注。
“1964是国家三线建设开始的重要年份,腊梅花则是取自长征电器的‘厂花’,作为三线企业,这与三线建设‘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奋斗精神完全相符。”在解释LOGO标识时,遵义1964文化创意园董事长、遵义长征电器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征集团公司)总经理何可仁说。
2014年6月19日,遵义市政府批准长征集团公司建设“1964文化创意园”,并把园区列入全市八大旅游文化精品工程项目,同时要求把园区建设成为遵义市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弘扬三线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5A级旅游景区、中心城区重要的文化新地标。
走进位于遵义市汇川区的1964文化创意园园区,这里曾是长征电器十二厂的厂区,但见干道宽敞,两旁红砖头砌成的厂房高大整齐。厂房外围,一排排脚手架纵横交错,拔地而起,工程队的施工紧张而有序。按照规划,创意园将于2015年年底完成一期工程并投入试运行。“建成后,这里的供应车间将变成三线文化博物馆,而总装车间将变成创意文化区……”遥指道路两旁的厂房,长征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郭苏星兴致勃勃地向记者解说。
据郭苏星介绍,长征电器是根据国家关于三线建设的部署,于上世纪60年代由上海内迁遵义建设,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电器生产基地。其中,长征电器十二厂建于上世纪70年代,以生产制造高低压成套电器设备为主,为改变我国配电设备产品的落后面貌做出贡献。自2008年长征电器集团公司实行企业改制后,长征电器十二厂作为闲置厂房暂时租赁给改制企业进行生产。继续保留还是转让给房地产开发商?作为遵义市炙手可热的中心地带,长征电器十二厂旧址的去留成为长征集团公司董事会的重要议题。经过商议和探讨,董事会最后决定,利用原有厂房和场地建设文化创意园区,并作为2014年十大政协提案之一在市政协会议上提出。
“文化创意园的构想是基于对企业文化发展和对三线企业情感的考虑。”何可仁表示,建设文化创意园,一方面不仅可以保留原有三线工业遗产,实现静态的历史记忆传承,同时通过引入文化创意产业等其它形式,还可以实现工业遗产的动态保护和再利用,从而赋予其新的生命。
为此,园区规划建设特地分为五大功能区:文化创意区、三线文化展示区、旅游休闲区、艺术广场区和管理服务区,共计占地105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前后两期总投入约5个亿。其中,针对优秀文化创意企业和相关配套服务业,文化创意和休闲旅游两大功能区还将实行“招商引资”,以进一步吸引遵义市优秀企业入驻,从而实现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这一方案让不少商家纷纷聚焦园区,前往报名咨询。
“1964文化创意园的区位条件很好,并且其规划比较完善,加上我们本身正好在做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源整合,因此入驻比较符合我们企业发展规划的需求。”在贵州鹏城万里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冯泓看来,贵州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还比较散乱,一些企业在产品定位和设计理念上较为滞后,因此,1964文化创意园所致力构建的大型文化产业平台,无疑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产业集群效应。
而对于遵义县水墨丹青茶书院代理人杨静来说,1964文化创意园的吸引力更多是体现在其展示窗口上。“感觉挺好的,因为我们书院是以以茶会友、以诗会友的形式做文化,1964文化创意园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可以宣传并推出本土的画家、书法家及茶文化。”
为了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传承和创新,园区还将适当吸引一些休闲咖啡厅、风味酒吧、鲜花店等相关企业入驻。据园区相关负责人透露,园区建成后至少可容纳一百余家企业,后期时还将开发“实体+网络”入驻模式,到时,一个全新的,以三线文化为基调的文化新地标和产业链将全面形成。
(责任编辑/姚 远)
承载三线情怀,展现美好创意,遵义1964文化创意园融合历史与现实、工业遗产与现代生活,推陈出新,方兴未艾。图为遵义1964文化创意园效果图。(遵义长征集团公司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