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建材的绿色探索

2015-02-27文丨图

当代贵州 2015年16期
关键词:磐石毕节高品质

文丨图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付 松

从节约资源到集约生产,从优越品质到绿色环保,商业模式和发展理念的不断创新,预示着混凝土产业正迎来新一轮变革。

科技,让中国更蓝!

日前,在全国高性能混凝土新型建材发展论坛观摩现场,由中联重科制造的“全球首套小时处理量500吨干法楼式高品质机制砂生产线+环保型搅拌楼”,在毕节市双山新区磐石建材有限公司第一次走进与会代表的视野。

从“创新驱动、智能转型、绿色发展”的理念出发,这套“二位一体”运行模式,被称为中国混凝土建材生产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次战略性变革。

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提及现代建筑,混凝土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混凝土的实际需求也与日俱增。据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混凝土用量超过40亿立方米。

众所周知,生产混凝土所用的主要原材料是水泥、砂石和水,另外还有部分掺合料、添加剂及一些特种功能材料。

而生产水泥所用的石灰石、粘土和生产砂石所用的各种岩石砂等,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据专家测算,随着开采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的石灰石等资源将在30年内消耗殆尽。

一些地方的河砂资源面临全面枯竭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与此同时,混凝土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所产生废水、废浆、噪声、粉尘以及大量的固体废弃物,也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混凝土生产如何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并重,已经成为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国家层面来看,2013年,国务院先后发布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和《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两个重要文件,为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2014年8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若干意见》,并牵头组织成立了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技术指导组。

与顶层设计同步,近年来,贵州把新型建筑建材作为与大数据、大健康、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文化旅游并重的新兴产业来抓,使一批从事建筑建材的中小企业得到长足发展。

“随着河沙资源的日益匮乏,机制砂作为新型建材,其前景越来越被看好。”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机关党委书记丁军生说,打造高水平的制砂生产线不仅是市场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造福子孙、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善举。

在丁军生看来,毕节磐石和中联重科的合作,机制砂、环保型搅拌楼“二位一体”整体解决方案的成功研发,不仅迈出了贵州新型建材坚实有力的一步,更标志着中国在混凝土行业新的转型和升级。

需求导向提升产业效益

在企业界,以中联重科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不断探索着“未来之路”。

而位于毕节磐石的这条生产线,则让业内人士看到了行业发展的新希望和新空间。

“该生产线是中联重科‘三位一体(机制砂+商混+干混)/二位一体’商业模式的典型应用。”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国际管理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郑波说,与以往建材生产企业“单打独斗”模式不同,中联重科“三位一体/二位一体”解决方案所有生产的高品质机制砂,能更好地为客户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它不是简单的将三项产品或两项产品摆放在一起,而是三者或者两者的有机集成,可根据客户需求及实地情况灵活组合,最大化发挥系统协同效应,实现1+1>2的效果。”毕节双山新区磐石建材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通过系统,能完全掌握生产各个流程和环节的反馈数据,并根据市场需求来生产高品质机制砂,减少产能积压,有效利用资源,提升产出效益。

从投入运营至今,毕节磐石的这条生产线已经生产了12万方混凝土,相比外购高品质机制砂,生产成本节省504万元。

郑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选用品质更好的原材料后,该生产线实际产能可达到300吨/小时,远远超出设计产能250吨/小时。按单位时间增加产能50吨计算,每天可多生产1000吨,每吨有30元的利润。照此生产速度,8到10个月即可收回设备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该机制砂所生产的混凝土稳定性和耐久性更高,其寿命可由现在理论值70年提升到100年。

毕节磐石和中联重科的合作,不仅迈出了贵州新型建材产业发展坚实有力的一步,更标志着中国在混凝土行业新的转型和升级。图为毕节磐石建材一角。

从节约资源到集约生产,从优越品质到绿色环保,商业模式和发展理念的不断创新,预示着混凝土产业正迎来新一轮变革。

“‘三位一体/二位一体’代表着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在推动混凝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为工程机械行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标杆和表率作用。”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子孟如此评价这一系统解决方案。

绿色发展探索可持续之路

当前,世界范围内正在掀起一场被称为“工业4.0”的革命浪潮。

在这一时代浪潮下,虽然各个国家出台的政府规划各有不同,但是,将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共同之处。

全球首套小时处理量500吨干法楼式高品质机制砂生产线+环保型搅拌楼 “二位一体”运营模式,之所以被誉为全新商业模式的成功典范,正是因为它是一个符合工业4.0要求的智能化生产车间。

据介绍,“三位一体/二位一体”系统解决方案,完全是通过智能化技术控制,从而发挥系统内部的协同运作。

从“质”上看,砂石级配连续,骨料空隙率低,砂石比例自动控制,生产出的混凝土密实度高;从“量”上,根据市场需求来生产高品质机制砂,实现以销定产的智能化原料控制,无需冗余的砂石库存。

同时,通过PLC智能操控、ERP数据管理,操控简单,实现数字化作业和数字化管理,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

智能化之外,绿色发展是“三位一体/二位一体”系统决方案又一特色。

毕节磐石生产站数据显示,使用中联重科高品质机制砂石后每方混凝土可以节省水泥10%-30%,每吨干混砂浆可以节省燃煤费用10元。按每年全国生产20亿方混凝土和6000万吨干混砂浆测算测算,至少每年可节约上亿吨水泥和84万吨燃煤。

这也意味着,若全国的商混站和干混站都采用这一解决方案,每年则可以减少1亿吨二氧化碳、9.1万吨二氧化硫、1300万吨粉尘排放、22万吨灰渣排放以及35亿吨的河砂开采。

而1亿吨二氧化碳则等于2.8万棵树一年可以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中联重科“三位一体/二位一体”系统解决方案通过整体封装、有效的节能降噪设备配置、废水泥浆循环利用等设计方式,大大减少了粉尘、噪音和污水的排放,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有力保护了生态环境。

以其中的环保型搅拌楼为例,其室外粉尘排放每立方米小于1毫克,室内粉尘排放每立方米小于5毫克,远远低于传统搅拌站的排放水平。

“中联重科‘三位一体/二位一体’系统解决思维和方案,创新了建筑材料的生产方式,延伸了传统商业经营模式,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效率,实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保护了生态环境,符合当前发展高性能混凝土的迫切需求,有利于推动混凝土行业转型升级,也有利于实现混凝土产业绿色发展。”贵州省预拌混凝土行业协会会长倪文勇说。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不少国家都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战略。

在此背景下,中国制造业能否守住现有优势,做出创新成果,实现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

答案是肯定的,但关键在于企业必须有责任担当,产业必须有创新驱动。

(责任编辑/袁 燕)

猜你喜欢

磐石毕节高品质
长不粗的竹子
圆形的油滴
干部带头 乡村e站助力 共同打造高品质示范村
广州通过电商带货毕节农产品 累计销售136万元
打造高品质流翔高钙对比示范村
《磐石上的阴影》中的食物书写
毕节留守儿童的新家
既要高品质,也要接地气——上海歌剧院发布2018年演出季
修行
跟着明星感受高品质的吃喝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