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师培养机制建设初探

2015-02-26张志昌

甘肃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自我反思科学研究专业发展

张志昌

【关键词】 名师培养;专业发展;科学研究;自我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2—0023—01

社会的竞争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需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一、教师专业发展是名师培养的基石

首先,要多读书,让浩瀚的知识海洋来滋养和丰富自己。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想有更多的成就和作为,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教师就要读学术著作。在教师知识的大海里,教师所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名师的教育技巧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大海。名师的理论知识在数量上的增长导致名师个人素质的提升,衬托着教科书的背景越宽,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就越明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时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时间。

其次,要主动地提升专业技能,为出色完成工作奠定基础。学科专业功底是教师从事教学和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是支撑教师职业的核心支柱。教师要有一缸水才能灌满学生一杯水。当代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功底,而且要能了解学科前沿,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并且能将本学科放在与邻近学科互动的大背景下考虑。因此,教师不仅需要学科专业功底,而且需要人文类学识、科技类学识、工具类学识、艺术类学识、劳技类学识等。当前如何整合资源、挖掘潜能、综合搞好教育教学与拥有学科专业功底同样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终身学习,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教育科学研究是名师成长的前提

教育科研提升了名师的职业素养和内涵,扩张了名师的个性表现力和个人影响力。系统的科学研究既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又丰富和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使实践发展成理论,理论演绎成新的实践。如此,不仅能实现先进的理论与科学实践的融合,而且反过来又推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发展。名师的教学实践过程又是教育科研的过程。他们的讲学、示范课或教学经验、教育论文等,会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使教育科研很快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促使这些学者型名师自然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雁。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认为教科研是名师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参加教科研的必要性在于:一是能够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育理论修养,从而懂得教育规律,这是名师的理论功底。二是可以了解国内外的教改信息,自觉适应国内外教育发展需要,这是名师的时代修养。三是明确教改的实质,更好地成为教改骨干,这是名师的成就所在。四是提高科研兴校的意识,改变自身的角色,这是名师成为研究型教育家的关键。教师参加教科研的做法是面向实际、站在前沿、重在应用、强调合作。

三、自我反思探索是名师发展的途径

名师应具有自我反思精神。要懂得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把教学作为一种开放的、能够与自己的经验进行交往的过程,并且能够从本身的教学问题出发,进行研究与评估,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

善于反思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要素,教师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不断反思,否则,教了几十年的书,只不过是在机械重复老一套的教学方法。名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果,而是勇于自我反思,主动回顾重现自己的教学行为与表现,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调整。他们时时刻刻都在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正因为勇于反思,名师在自我完善方面表现出较高的自觉性,他们在不断加强各方面修养,因而也能够很快战胜困难,适应新的环境,执着坚定地追求人生的成功。同时,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基于反思的重建,是教师个体发展的保障。通过反思性教育教学实践,教师将面对真实的自己、寻求真实的发展空间、获得真实的自我更新。

总之,名师应是高素质教师,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典范。名师是教师群体的核心,他们应该在教师群体中间成长,相互作用,相互提高。名师应该是教育创新的探索者,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名师是一所学校发展的支撑,名师效应也是一所学校的效应。

(本文是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名师培养与‘学科名师工作站建设研究》研究成果,课题号:GS[2013]GHB0134)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自我反思科学研究专业发展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小学数学高段复习课中学生自我反思力的引导
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