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病房护士给药核查中的应用
2015-02-26张守菊
张守菊
品管圈在病房护士给药核查中的应用
张守菊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高病房护士给药核查率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主题、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制定并实施对策。结果 病房护士用药核查率由活动前的40.0%提高到78.0%。用药问题由8起降至1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可提高病房护士用药核查率,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同时还可提高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责任心。
【关键词】品管圈 护士用药 提高核查率
作者单位:276828山东日照,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患者安全是一个严肃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在影响患者安全的危险因素中,用药安全已成为最突出的问题[1]。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第一线[2,3]。2004年,世界患者安全联盟将“安全用药”列入患者安全目标,2007年我国颁布了患者安全十大目标,“提高用药安全”是其中目标之一,探讨患者用药安全已成为了世界性的话题[1]。因此,护士在安全用药中责任重大,从接受医嘱到执行用药的每个环节是否正确至关重要,而在目前,护士的每一环核查是保证用药正确安全的关键[4]。护理查对制度实施的正确与否、严密程度如何是保证护理安全的重要手段[5]。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将品管圈管理应用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在试点科室将品管圈方法应用到病房护士用药核查中,探讨其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现场调查阶段采用单盲法对试点科室护士实行品管圈前(2013年7月15日~7月29日)1 500次用药核查和开展品管圈后(2013年9月15日~9月29日)同样相同比例样本数的1 500次用药核查进行统计分析。
1.2品管圈人员组成 圈员由科内8名护理人员自发组成,学历本科6名,专科2名。圈长由圈员选举产生,护士长担任辅导员。
1.3 现状和目标
1.3.1 确定主题 采取品管圈的头脑风暴法提出7个待选课题:(1)提高护士对健康教育的执行率;(2)提高住院病人娱疗活动的参与率;(3)提高护士用药核查率;(4)提高住院病人的满意率;(5)提高质控成员对质控的落实率;(6)提高病区物品放置规范率;(7)提高护理人员对洗手的依从性。全体圈员依据待选问题的院方政策、严重程度、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5方面分别用5分、4分、3分、2分、1分5个等级进行评分,待选问题得分最高者确定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见表1。本次主题为提高护士用药核查率。
表1 品管圈活动待选课题评分结果(分)
1.3.2 现状调查 设计护士用药核查调查表和护士给药临界差错登记表。对2013年7月15日~7月29 日1 500次护士给药进行现状调查,包括从医嘱处理到执行操作后的护士核查情况及给药临界差错,用药核查包括服药前(医嘱、服药单、药物双人核对)、服药中(服药卡、护士与患者的双向核对、双人分发口服药)、服药后(观察药物反应、药车检查、延迟治疗患者的药物核查)。凡是与用药有关的在核查方面发生的不完善或过失均定为核查缺陷。临界差错是指任何未造成危害的差错,但其继续发生很有可能带来不良后果[6]。护士给药临界差错调查内容包括:医嘱核查错误、口服药多摆、漏摆、少摆,品种错误、患者藏药、漏服药等。1 500次用药其中操作前正确查对执行率80.7%,操作中53.8%,操作后48.0%,整个流程中严格正确核查的有600人次,正确核查率40.0%。核查缺陷率为60.0%。临界差错共发生9起。原因分析列出特性要因图,见图1。从医护、患者、方法、其他因素4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导致用药核查存在缺陷的因
素,运用因果关联图分析,见图2。导致护士用药核查缺陷的根本原因为:督促不力、查对意识不强、服药流程不规范、人力不足。
图1 核查缺陷特性要因图
图2 核查缺陷因果关联图
1.3.3 制定目标 柏拉图分布结果显示,以医嘱未双人核对、服药未双向核对、服药后未观察药物反应为缺陷的重点,依柏拉图二八定律,将此三大情况列为本期活动的改善重点。设定总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员能力)×100%,得出护士给药正确核查率应从40.0%提高至60.0%。
1.4 对策拟定和实施 护士查对意识不强、操作流程不规范、护士人力不足、督促不力进行对策实施,提出改进方案。
1.4.1 强化查对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 组织护士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知识讲座,分析讨论查对问题引起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典型案例,使护士认识到执行查对制度,严格遵守操作流程的重要性[7]。查对制度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制度之一,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我国护理专家、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黎秀芳教授和张开秀主任提出,在全国推广沿用至今[7]。“三查七对”制度是临床操作中防止差错事故的经验总结。有统计数据显示[8],近半数的护理差错是由于没有严格遵守“三查七对”造成的。查对制度不严格,违反技术操作规程: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用药过程中因不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制度,造成患者服错药、多服药、少服药、漏服药的事件发生[9]。实行复核制度是安全、合理、有效用药的前提,实行发药交待制度是安全、合理、有效用药的保证[10]。护理查对制度实施的正确与否、严密程度如何是保证护理安全的重要手段[11]。
课堂气氛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因此,课堂气氛好,学生就会比较活跃,参与度也会相对较高,那么学习的效果就会好;反之,那么教学效果一定会不好。基于此,教师一定要懂得利用合作学习的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4.2 规范口服药给药流程,实行双人核查制度 通过品管圈讨论,制定了口服药给药流程,情景模拟式培训演练。安全口服给药流程能有效控制用药护理缺陷的发生。流程中充分体现了核对制度,既有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核对,又实现床号、姓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用法的核对,控制了口服给药护理缺陷发生的关键步骤,使安全口服给药的护理行为更合理,更安全,更有序,增加了护理行为的透明度和安全性,减少了不规范行为发生的可能性[12]。
1.4.2.1 优化核对医嘱流程 主班护士查对医嘱并填写执行单,对有疑问的医嘱需与医生核实,不可盲目执行。副班再次查对医嘱,核对执行单,无误后审核、执行,发送摆药站。主班、副班共同核对医嘱,熟悉患者治疗动态,能够准确回答患者有关药物方面的问题,并及时做好药物宣教。
1.4.2.2 药物准备双核对 摆药站摆药后,副班护士查对,回病区后,主班护士再次核对。
1.4.2.3 发药时护士与患者双相核对 主班、副班护士双人发药,落实双人核查制度,至少使用两种以上患者身份识别方法进行查对,落实反问患者或家属的双向信息确认,禁止以床号或房间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做好药物知识宣教。
1.4.2.4 发药后观察药物反应 巡视病房,观察患者服药后反应。如有问题及时与医生联系处理。
1.4.2.5 口服药延迟治疗管理 科室治疗室设立“延时治疗交接区”[13],并以红色字体做警示标记,发
药时如患者临时外出或因检查不在病室时护士将药带回治疗室放置在“延时治疗交接区”,患者回病房后,护士核查药物后,看服到口。
1.4.3 改善护理人力配置,弹性排班 增加护士人数,减少非护理性事务,在分发口服药时间增加上班人数。如增设早晚班,午班11:00上班。
1.4.4 护士长加强监控力度 护士核查在整个护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项制度的落实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制度上,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建立合适的组织结构、工作环节程序[14]。护士长不定时检查护士给药核查的执行情况,对有些过度自信、责任心不强、缺乏慎独精神的护理人员,向其分析查对在给药安全中的作用,通过实例证实查对环节是执行治疗及护理操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石。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2.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品管圈管理前后用药核查缺陷率比较 护士用药正确核查率由品管圈前的40.0%提高至品管圈后的78.0%,用药差错由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8起降至实施活动后的1起。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用药核查缺陷率低于实施前(χ2=67.4,P<0.01)。
2.2 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子目标改善情况比较 目标值达成率=(改进前-改进后)/(目标值-改进前)×100%=(730-70)/(462-730)×100%=246.26%。进步率=(改进后-改进前)/改进前× 100%=(730-70)/730×100%=90.41%。处理医嘱未双核对、未双向核对、服药后未观察次数均低于品管圈前(P<0.01)。见表2。
表2 实施品管圈前后子目标改善情况比较(例次)
2.3 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无形成果评分情况 用评估问卷5分量表,从7个方面对无形成果进行评价,每个圈员逐项填写,每项得分为1~5分,统计各圈员评分的平均值。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圈员在品管圈方法运用、积极性、和谐度、责任心、沟通协调、团队凝聚力、解决问题7个方面的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见表3。
表3 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无形成果评分情况(分)
3 讨论
将品管圈应用到病房护士给药核查中,加强了护士的查对意识,保障了护理安全。查对制度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制度,赵方宏等[16]指出,由于床号、姓名没有认真查对而发生差错占50%,因药物剂量未认真查对而发生差错占20%。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起将全面品质管理及品管圈活动广泛应用于医疗产业界[3]。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就是在相同相近或有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地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团体(又称QC小组),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医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各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5]。通过开展提高护士用药核查率的QCC活动,规范了口服给药的标准化流程,提高了护士给药核查率。护士用药正确核查率由实施品管圈前的40.0%提高至实施后的78.0%,用药差错由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8起降至实施活动后的1起。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用药核查缺陷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QCC活动,细化了口服给药的流程,强化了二人查对制度[7],护理人员正确执行给药核查成为一种习惯。运用科学的管理工具,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品管圈活动,圈员学习了质量管理新知识及新技能,调动了工作积极性,质量意识明显提高[17]。成员在圈活动中一起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法,逐渐培养了“问题意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护理人员之间人际关系,提高工作士气,促进工作环境的和谐;通过定期讨论、脑力激荡,提高了圈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相互间的沟通协调,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周英凤,杨红红,秦薇,等.用药差错预防策略的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9):83-85
[2] 张谢东,王琼,贾仙群,等.护士加强安全用药的做法和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08,6(20):39-40
[3] 王显红,朱贤枝.品管圈活动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率[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4,2(2):238-239
[4] 黄雪飞,陈全景.品关圈管理在门诊护士静脉用药核查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管理杂志,2013,19(4):450-452
[5] 耿艳莉,杨海香,陈水仙.二人核对法在护理查对中的应用[J].家庭护士,2006,4(6):41-42
[6] 晋雯,袁晓梅,王芳萍,等.品管圈在病房用药安全管理
中的应用初探[J].甘肃科技,2014,30(8):135-136
[7] 李克佳,胡建军,于俊叶,等.品管圈在提高护士“三查七对”正确执行率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 (4):80-81
[8] 陈惠恩.三查七对制度在CT检查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4):32
[9] 王莉.影响护理安全用药的因素及护理干预[J].临床医学,2009,29(2):2
[10] 梁燕.复核和发药交待是安全合理用药的重要环节[J].国医论坛,2002,1(17):48
[11] 高书峰,程利,黄淑琴.影响护理查对制度实施因素及管理对策[J].中国护理,2004,1(5):307
[12] 吴秀媛,王玉玲.全面流程管理在病房管理中的实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208-209
[13] 贡浩凌.应用品管圈降低住院患者给药差错发生率的探索[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6):15
[14] 薛坚,明雅,林青梅,等.护士在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9,8(7):66-67
[15] 刘庭芳,刘勇,陈虎,等.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1):1
[16] 赵方宏,闵繁红,王宏云,等.护理差错事故18例的分析与对策[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志,2004,2(4A):62-63
[17] 李敏,杨芳,段丽娜.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持续改进方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2):62-63
(修回日期:2015-03-15)
作者单位:066000河北秦皇岛,秦皇岛市九龙山医院
收稿日期:(2014-08-22)
doi:10.3969/j.issn.2095-9346.2015.04.018
【中图分类号】C9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346(2015)-04-019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