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影像诊断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2015-02-26

河北医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胰腺炎胰腺水肿

李 勇

(河北省滦平县中医院,河北 滦平 068250)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内胰酶被活化后酶解自身组织,引起胰腺自身的消化、水肿、出血和坏死等[1]。它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最为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和发热,严重者甚至出现肠麻痹和休克,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将急性胰腺炎具体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2]。后者病情严重,常常并发呼吸和心力衰竭,如果得不到科学有效的治疗将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针对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尤为重要[3]。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影响的广泛应用,CT影像的的分辨力不断提高,在本次研究中,针对经多层螺旋CT影像检查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的128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探讨,发现多层螺旋CT影像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准确性较高,为临床提供准确直观的依据,对早期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经多层螺旋CT影像检查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的128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CT影像特征和病理学结果进行研究。参加本次研究的128例患者已排除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具有严重疾病史的患者,男性 70 例,女性58 例,年龄 21~72 岁,平均(46.3±3.1)岁;病程 1~3 个月,平均(2.1±0.1)个月。所有患者均为突发腹痛入院,并伴有严重的恶心呕吐,血液淀粉酶和尿液淀粉酶均不同程度的增高,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根据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后应用多层螺旋CT影像机进行扫面检查,扫描参数:140kV,300mA,0.5s/周,准直 2.5mm,厚度5mm,螺距2.4,重建间隔3mm。具体操作:从膈顶部依次向下扫面直至胰腺显示出来,随后对胰腺的形态大小,回声,周围组织和腹腔积液情况进行详细观察。随后对参加本次实验的128例患者进行增强扫描,静脉注射后25~35s确定动脉期时间,速率2.5~3.0mL/s,对胰腺的扫描结束后进行门脉期的扫描,自膈顶开始向下直到胰腺的全部显示。对胰腺的病理改变,炎症的范围以及炎症累及组织的CT影像等进行详细记录。对CT影像检查结果显示病情严重且极其凶险、死亡率高、并发症高的急性出血坏死型患者和部分急性水肿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过程主要为坏死病灶的清除,包括胰腺自身组织坏死病灶的清除和胰腺外侵犯组织坏死病灶的清除。切开胃结肠韧带后显示出胰腺的具体分布,根据CT影响检查表现和开腹后胰腺实际表现对坏死组织进行清除,随后根据临床经验和CT影像显示确定胰腺外侵犯的范围,后进行彻底的清除。对病情相对较轻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不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腹膜穿刺检查,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后进行针对性治疗。治疗过程中严格控制患者饮食和饮水,对治疗初期的患者进行禁食和禁水,对治疗后期病情有所恢复的患者给予流食,控制胰酶的分泌和防止感染的发生。对疼痛难忍和患者进行药物止痛,严格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血样饱和度等。最后对所有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检查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随后对手术患者的病理分析结果和行保守治疗患者的实验室及腹膜穿刺检查进过进行存档。

1.3 评价标准:采用Balthager CT分级标准,根据胰腺坏死程度和所侵犯的周围组织的CT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分类。A级:胰腺实质及其周围组织完全正常;B级:胰腺弥漫性的肿大,具体包括胰腺本身密度不均匀,胰管扩张,胰腺轮廓不规则等;C级:在B级的基础上伴随一线周围组织的炎症;D级:在B级的基础上胰腺周围伴随有单发性的积液区;E级:在B级的基础上胰腺周围伴随有两个以上的积液积气区。

2 结果

2.1 胰腺分级情况: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急性水肿型96例,占实验总例数的75.00%;出血坏死型32例,占实验总例数的25.00%,现将详细结果列出,见表1。

表1 胰腺分级情况

2.2 临床诊断结果:对手术患者的病理分析结果和行保守治疗患者的腹膜穿刺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经临床确诊的急性水肿型患者总数为96例,出血坏死型为32例,与CT影像检查结果一致,CT影像诊断率高达100%,见表2。

表2 临床诊断结果

2.3 个例分析:对多层螺旋CT影像检查结果明显且病情具有代表性患者的CT扫描图进行具体分析,见图 1,图 2。

图1 CT影像结果显示胰腺体积增大,实质密度不均匀,胰腺周围有明显的渗出。

图2 CT影像结果显示胰腺体积增大,呈现出不规则形态,实质密度降低且极不均匀,胰腺周围有明显的渗出,边缘毛糙。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增加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人们的机体抵抗力逐渐下降,内分泌功能紊乱甚至体内酸碱平衡打破,各种疾病的发生率都有所增高,尤其是急性胰腺炎其发病率占据急腹症的30%[4]。急性胰腺炎是胰腺内胰酶的活性增高,在多种病因的刺激下逐渐消化胰腺本身,引起胰腺组织的出血、坏死等表现。与此同时急性炎症造成体内的炎症介质的释放量增多,致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5]。急性炎症在临床上根据病情的程度和侵袭的范围主要分为急性水肿型和急性出血坏死型,后者的死亡率极高,患者往往因为缺血、水肿、酸碱平衡紊乱等原因最终导致体内多种器官的功能性衰竭,最终致使患者死亡[6]。因此针对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尤为重要。以前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液等生化检查进行诊断,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延误了病情。近年来临床上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早期诊断多.采用多层螺旋CT影像技术进行检查,该技术方法简单,操作时较为快捷,方便,不仅能够科学明确的诊断出是否为急性胰腺炎,还能够根据其具体影像准确显示出其病变的程度,扩散的范围和并发症的多少。在本次研究中,经多层螺旋CT影像检查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的128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的患者建议手术治疗,对一般性急性水肿型患者建议进行保守治疗,随后将所有患者的CT影像特征和手术患者的病理学分析结果,保守治疗患者的腹膜穿刺检查结果进行进行研究,分析CT影像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率。CT影像检查结果显示,轻度的急性胰腺炎影像上表现为:胰腺自身体积增大无明显的坏死区、密度较均匀但与正常者比较轻度降低,胰腺边缘毛糙伴有少量的积液;重度的急性胰腺炎影像上表现为:胰腺自身体积明显的增大伴随有片状的出血灶和坏死区,与正常者相比胰腺密度明显不均匀,出血灶表现高密度而坏死区往往表现为低密度的液化状态,胰腺的边缘不规则有明显的渗出物聚集。与此同时,重度的急性胰腺炎严重累及胰腺周围器官和组织,表现为小网膜内积液增多等。CT检查具有的优点如下:扫面速度快,主要进行容积扫描;抗干扰能力强,能够克服肥胖和气腹或者呼吸不均匀等干扰;敏感性强,能够清楚的显示出病变胰腺的坏死区、坏死范围、坏死程度以及是否伴随出血等现象;预测性强,明确胰腺周围器官和组织的侵犯和扩展范围和程度,能够科学的预测并发症的多少和愈后,从而判断进行手术治疗或者保守治疗。

在本次实验中,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急性水肿型96例,占实验总例数的75.00%;出血坏死型32例,占实验总例数的25.00%,详细情况见表1。对手术患者的病理分析结果和行保守治疗患者的腹膜穿刺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经临床确诊的急性水肿型患者总数为96例,出血坏死型为32例,与CT影像检查结果一致,CT影像诊断率高达100%,详细情况见表2。

应用多层螺旋CT影响检查能够对多种类型的急性胰腺炎做出准确的诊断,为早期治疗提供可靠地依据,且为临床提供了可靠地决策信息,患者及患者家属较为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1] 颜永红.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38例临床特点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17):2364~2365.

[2] 廖素清,江东,胡俊川.早期微创腹腔置管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6例分析[J].重庆医学,2009,38(13):1632~1633.

[3] 刘德樟,周小忠,莫小锋,等.多层螺旋CT动态检查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J].广西医学,2013,35(3):340~341

[4] 石利华.多层螺旋CT动态检查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1):434~435.

[5] 姜本忱.急性胰腺炎的多层螺旋CT诊断特点及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0):200.

[6] 朱晓鸣.多层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2013,42(11):1246~1247.

猜你喜欢

胰腺炎胰腺水肿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孕晚期胎儿水肿宫内干预及预后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18例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