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干预治疗对胎儿和婴儿心脏功能的影响*
2015-02-26聂柏林
聂柏林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产科,北京 海淀区 100037)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前仅有潜在糖耐量减退或糖代谢正常,妊娠期(孕24~28周)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首次发现的糖尿病,是妊娠期常见的高危因素,其病情进展可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如负面影响胎儿、婴儿心脏功能等,且近年来发生率有上升趋势,故已成为了临床研究热点[1,2]。以往的研究重点多在孕期血糖控制情况与胎儿心脏变化的关系上,而胎儿出生后的后续心脏功能随访研究却不多见。本文探讨了GDM的饮食、运动及胰岛素等综合干预治疗对胎儿、婴儿心脏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一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做产检并分娩的GDM孕妇。纳入标准:符合《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3];<35岁;单胎妊娠;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自愿入组。排除标准:高龄产妇(≥35岁);双胎或多胎;B超等检查提示胎儿结构异常;OGTT中仅有1项指标升高,诊断为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妊娠合并糖尿病;合并重要脏器(心、脑、肝、肾等)、系统(血液、内分泌、神经等)严重疾患。剔除标准:未按规定治疗,病例资料不全;出现特殊生理变化(如较重并发症);孕妇自行退出。
1.2 分组及治疗方法:按照上述标准,共收集66例GDM产妇,其中,在妊娠35周后确诊者入对照组,共35例,均未行干预治疗;在妊娠28周前确诊者入观察组,共31例,均行饮食、运动、胰岛素等综合干预治疗,具体方法如下:①饮食干预:依据标准体重计算日需总热量,其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分别占30~40%、20~30%、30~40%,早、中、晚三餐及三次加餐(前一餐后3h左右)的热量摄入分别占15~20%、30%、25~30%、5%、10%、10~15%;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孕妇病情变化酌情调节上述比例;②运动干预:餐后应适度运动,以散步为主,持续20~30min;尤其对于肥胖孕妇,应嘱咐家属陪同监督其完成运动;注意运动时心率应<120次/min,若产妇合并内科、产科禁忌证,则不宜运动;③胰岛素干预:经饮食、运动干预后,若产妇血糖仍未能达标,予以短效胰岛素诺和灵R皮下注射,以三餐前30min的1P2、1P4、1P4为先(从小剂量开始),并于每日三餐前30min、睡前(22时)测量血糖,根据其结果酌情调整胰岛素用量。
1.3 观察指标:采用Voluson 730ProV型(GE公司,美国)、Accuvix V10及V20型(麦迪逊公司,上海)超声诊断仪,在孕36周左右(胎儿期)、出生3个月时(婴儿期)做心脏检查,探头频率设为3~5MHz,主要指标如下:①心脏收缩功能:肺动脉峰速(PAPV)、主动脉峰速(APV)、左心/右心输出量值(CO左/CO右)、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②心脏舒张功能:二尖瓣E、A峰速值比(E/AMV)、三尖瓣E、A峰速值比(E/ATV)、左房短轴缩短率(LAFS)等;③心脏异常情况:记录房室间隔缺损、心肌肥厚、动脉导管未闭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定性资料以n或%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按 α=0.05 的检验水准,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两组GDM产妇均未有脱落情况。基线资料,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前体质指数(BMI)、产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胎儿出生孕周、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n或±s)
表1 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n或±s)
项目 观察组 对照组 t或χ2 P值年龄(岁) 28.2±4.3 28.8±4.6 0.454 0.651孕前 BMI(kg/m2) 22.1±2.3 22.5±2.5 0.673 0.503产次(初/经) 21/10 25/10 0.106 0.745胎儿出生孕周(w) 38.4±1.4 37.3±1.6 2.955 0.004新生儿体重(kg) 3303.2±332.2 3476.6±342.4 2.082 0.041
2.2 心脏收缩功能:胎儿期:观察组PAPV、APV明显小,CO左/CO右明显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期:两组 PAPV、APV、CO左/CO右、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心脏舒张功能:胎儿期:观察组E/ATV、LAFS明显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MV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期:观察组LAFS明显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MV、E/ATV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胎儿期、婴儿期的心脏收缩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胎儿期、婴儿期的心脏收缩功能比较(±s)
指标 观察组 对照组 t P值胎儿期 PAPV(m/s) 0.70±0.06 0.74±0.07 2.476 0.016 APV(m/s) 0.89±0.11 0.95±0.08 2.554 0.013 CO 左/CO 右 1.41±0.32 1.18±0.21 3.489 0.001 LVEF(%) 65.53±6.00 63.45±6.27 1.372 0.175婴儿期 PAPV(m/s) 1.02±0.13 1.07±0.18 1.279 0.205 APV(m/s) 1.07±0.13 1.12±0.13 1.559 0.124 CO 左/CO 右 1.14±0.14 1.10±0.12 1.250 0.216 LVEF(%) 71.44±5.15 69.65±4.67 1.481 0.143
表3 两组胎儿期、婴儿期的心脏舒张功能比较(±s)
表3 两组胎儿期、婴儿期的心脏舒张功能比较(±s)
指标 观察组 对照组 t P值胎儿期 E/AMV 0.77±0.08 0.74±0.07 1.625 0.109 E/ATV 0.68±0.10 0.62±0.06 2.995 0.004 LAFS(%) 27.22±5.02 24.03±5.55 2.437 0.018婴儿期 E/AMV 1.31±0.18 1.26±0.14 1.267 0.210 E/ATV 1.29±0.14 1.23±0.16 1.612 0.112 LAFS(%) 38.33±4.28 35.67±3.95 2.625 0.011
表4 两组胎儿期、婴儿期的心脏异常情况比较n(%)
2.4 心脏异常情况:胎儿期:观察组房室间隔缺损发 生率明显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肥厚、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也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期:观察组心肌肥厚、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明显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室间隔缺损发生率也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GDM是妊娠期常见的高危因素,母体血糖升高,也会导致胎儿血糖升高,可能诱发子代心脏发育异常等不良妊娠结局,而严重危害子代健康。其对子代心脏的影响表现以心室壁间隔肥厚、心脏体积增大、由心肌细胞代谢障碍而致的心脏功能异常等为主[4]。而其作用机制主要有两方面:①通过刺激胰岛细胞增生,影响胎儿发育;②通过刺激胰腺β细胞增生,促使胰岛素分泌,导致糖原蓄积而累及心脏[5,6]。因此,对于GDM孕妇应尽早控制血糖水平。
本研究中,观察组孕妇均于妊娠28周前确诊,属妊娠中期,实施饮食、运动、胰岛素等综合干预治疗后,至妊娠36周(即妊娠晚期)血糖控制情况均良好;对照组孕妇均于妊娠35周后确诊,属妊娠晚期,故未经规范化的综合干预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胎儿出生孕周明显大,新生儿体重明显小(P<0.05),提示血糖水平过高,可能增加早产、巨大儿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但综合干预治疗可明显改善妊娠结局。饮食干预是综合干预治疗的关键,很多GDM孕妇控制饮食后,血糖水平即恢复正常;运动干预,可促使母体的胰岛素敏感性增加,细胞内代谢增强,有助于降低孕妇血糖[7];若经饮食、运动等行为干预后,仍未能控制血糖,应增加胰岛素治疗,一般选用不经胎盘发挥作用、不在母体内形成抗体的短效胰岛素,对子代的安全性高[8]。
本研究显示,对照组胎儿期的CO左/CO右明显小(P<0.05),而至婴儿期后便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高血糖水平孕妇的胎儿心室收缩血量明显增加,待胎儿脱离母体高血糖环境后,机体的高代谢状态又逐渐恢复。就心脏收缩功能,GDM胎儿一直处于高胰岛素、高代谢环境中,必须通过增加心室血流量,以适应自身生长、发育要求,而高代谢状态,使得胎儿一直处在相对缺氧的环境中,可能引起血流重分布,为供应胎儿脑部发育,多数血液流至左心,致使CO左/CO右随CO右的增加而减小[9]。另外,两组胎儿期、婴儿期的LVEF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合CO左/CO右可提示在高代谢环境中,GDM胎儿并非经由心室收缩功能来适应自身生长、发育要求,而是以改变心室血流量为主。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E/ATV、LAFS明显大(P<0.05),至婴儿期后 LAFS 仍明显大(P<0.05),但 E/AMV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胎儿的心脏舒张功能,尤其是左室主动松弛功能,可因高血糖而受损、顺应性下降,综合干预治疗后既能明显减轻其受损程度,也能一定程度提高左室顺应性;待其脱离母体高血糖环境后,机体高代谢状况虽逐渐恢复,但因受损明显,恢复时间相对较长,而婴儿期的左室舒张功能是由其顺应性主导,并非主动松弛功能。另外,观察组胎儿期、婴儿期的心脏异常情况发生率也小于对照组,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提示早期综合干预治疗,可明显改善GDM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0~151.
[2] 杨彩梅.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及围产儿结局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5):740~741.
[3]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6):426~428.
[4] 段予新,李玉洁,徐珊.妊娠期糖尿病的干预治疗对胎儿和婴儿心脏功能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7):1644~1647.
[5] 李毕华,钟敏,戴满花,等.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胰岛素抵抗及相关标志物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9):1230~1231.
[6] Gasim T.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maternal and perinatal outcomes in 220 saudi women[J].Oman Med,2012,27(2):140~144.
[7] Retnakaran R,Qi Y,SermerM,et al.Pre-gravid physical activity and reduced risk of glouse intolerance in pregnancy:the role of insulin sensitivity[J].Clin Endocrinol(Oxf),2009,70(4):615~622.
[8] Lepercq J,Jacqueminet S,Hieronimus S,et al.Use of insulin glargine throughout pregnancy in 102 women with type 1 diabetes[J].Diabetes Metab,2010,36(3):209~212.
[9] 储晨,桂永浩,任芸芸,等.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和婴儿心功能的影响[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0,13(6):456~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