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制造业竞争力分析
2015-02-26肖红
肖 红
(安徽科技学院财经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1 引言
安徽省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基础条件好,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同时也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中心,是重要的产业转移承接地。制造业带动经济发展已成为合肥市的发展战略,为此合肥市提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作为城市的标签。合肥市制造业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直接关系到皖江示范区乃至整个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大局。本文将对合肥市制造业竞争力进行一些分析。
2 问题的提出
产业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经济实力。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并不是一个新领域,早有大批的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早研究产业竞争力的学者是波特(Michael E.Porter),他提出的“国家钻石”模型认为,产业竞争力是产业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并以此获得更多利润的能力。波特从六个方面,即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辅助产业、企业策略、结构和竞争、政府和机遇分析了决定产业竞争力的因素[1]。国内学者金碚认为,从结果的角度看,产业竞争力是该产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从原因的角度看,产业竞争力是一切有助于产业开拓市场、占有市场从而获得利润的因素的综合。王燕等认为,产业竞争力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某一特定产业在参与国内外竞争中,对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高效配置,以及在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和持续获利等方面的综合能力[2]。
虽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竞争力进行了不同的定义,但综合来看,笔者认为,所谓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的同类产业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及提高产业获利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自2010年皖江示范区发展规划被国务院正式批复以来,合肥市作为皖江城市带一轴两翼中的轴心城市,制造业发展迅速,但合肥市制造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规模偏小、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不强等制约制造业发展的问题。本文以合肥市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比较常用的因子分析法,对合肥市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分析与评价,以期在中部崛起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的机遇期,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制造业进一步加快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3 数据来源及模型设定与分析
本文以《合肥市统计年鉴-2014》中的数据为基础,收集了合肥市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37个细分行业的相关数据资料,构建了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于统计年鉴数据的滞后性,2014年年鉴收录的是2013年的具体数据。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合肥市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因子分析是一种简化变量的实证分析方法,通过降维将一系列多个变量减少为少数几个变量,即几个公因子,从而用这几个有代表性的公共因子来代替原来所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本文借鉴张先荣等分析制造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并根据数据的可得性选取19个指标构建了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3]:
表1 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资产总额(千元)、企业单位数(个)、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人)、利润总额(千元)、总资产贡献率(%)、工业总产值(千元)、工业销售产值(千元)、流动资产周转率(次/年)、产销率(%)、出口交货值(千元)均是从统计年鉴中直接查得,其他指标均是通过公式计算得到。如:
产业人均装备水平(千元/人)=产业固定资产净值/产业职工人数×100%
产业平均规模指数(%)=产业资产总值/企业单位数×100%
设备新度系数(%)=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100%
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利润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100%
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收入×100%
市场占有率(%)=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全国主营业务收入×100%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100%
市场优化指数 (%)=(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全国主营业务收入)/(产业总产值/全国总产值)×100%
本文利用SPSS21.0对合肥市规模以上工业的37个细分行业的19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提取6个公因子,这6个公因子解释了原来所有变量81.00%的信息,表明信息丢失较少,基本可以代表原来的变量。其中KMO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KMO和Bartlett的检验结果
由表2可知,KMO的值大于0.5,表明适合作因子分析。其中Sig的值小于0.05,从而否定原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矩阵的原假设,表明原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关系,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为了比较分析,本文采用旋转后的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作为参考权重,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公因子1累计方差贡献率最高达到33.89%,公因子2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12.23%,公因子3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10.96%,公因子4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1%,公因子5的方差贡献率为8.77%,公因子6的方差贡献率为6.05%。
根据各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和各因子的载荷系数,构建产业竞争力测度模型如下:
FJ=0.33892F1J+0.12230F2J+0.10960F3J+0.09103F4J+0.08766F5J+0.06050F6J
其中,FJ(J=1,2,3…37)表示产业 J的综合竞争 力 ,F1j,F2j,F3j,F4j,F5j,F6j分 别 表 示 产 业 J 在 主因子1,2,3,4,5,6上的得分。式中的系数分别是旋转后因子方差的贡献率(见表3)。利用SPSS21.0软件中的因子分析功能,得出合肥市规模以上制造业竞争力综合得分及排名如表4所示。
表3 解释的总方差表
表4 合肥市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得分及排名
4 结论与建议
从表4可以看出,合肥市规模以上制造业行业综合竞争力排名总体不高,位列前十位的制造业行业分别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高技术制造业中的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均排名比较靠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业、食品制造业均排名在30位左右,逐渐丧失了其优势地位。
4.1 从上表的综合得分排名来看,位列前10位的产业中,除了烟草制品业,其它均是资本、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9个产业工业总产值之和占所有37个分类行业工业总产值总和的66%,说明这些产业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作为合肥市的主导产业,是合肥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也是整个安徽省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合肥的家用电器行业发展迅速,基本形成了集家用电器整机生产、研发、销售和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家用电器生产基地,如合肥市经开区聚集了像长虹、美菱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家用电器企业。2013年合肥市家用电器增加值为331.39亿元,比上年增长9.2%。汽车产业中合肥的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势头强劲,是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的汽车龙头企业,带动了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2013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加值为155.59亿元,比上年增长5.9%。
4.2 作为合肥市高技术制造业中的医药产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虽然近几年发展受到普遍重视,在提高技术水平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强。如2013年末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研发经费支出总规模分别达到23234.1万元和22980.6万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分别达到5.44%和1.04%。但从综合竞争力排名来看仍然不高,分别排在第33位和第36位,发展相对迟缓。今后一段时间应该着力提升产业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研发投入强度,优化企业投资环境,加快形成医药制造业等产业集群,实现高技术产业集群式发展。
4.3 加快发展壮大优势产业,转型发展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表4可以看出,合肥市的优势产业中大部分是装备制造业,如排名第1位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排名第4位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排名第6位的通用设备制造业,排名第8位的专用设备制造业,排名第9位的金属制品业,这与合肥市实施的制造业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走创新型发展道路是分不开的。对于这些优势产业,政府应进一步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创新产业转移模式,科学有效承接东部地区相关产业转移,尤其是要注重上下游产业的承接和转移,拉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加强与省内其它地区及省外长三角及中部等地区的合作,寻找利益共同点,提升合肥市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4]。对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家具制造业、纺织业、食品制造业竞争力明显落后,分别排名第19位,第24位和第26位。这种现象与合肥市的这些产业大多规模较小,技术相对落后,缺乏专业的人才,产品附加价值低有关。要提升这些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应该从整合产业结构,实现企业优化重组,加快培养和引进专业化的人才,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及产品附加值入手。
[1]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85.
[2] 杨华,欧阳墨馨.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文献综述[J].经营与管理,2014,(8):99.
[3] 张先荣.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安徽省制造业竞争力分析[J].社科论坛,2009,(10):147-148.
[4] 胡伟,余莹莹.安徽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2,(5):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