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迪有戏》引发的思索
2015-02-26李新艳
李新艳
(作者单位:淮北市广播电视台)
《周迪有戏》引发的思索
李新艳
(作者单位:淮北市广播电视台)
广播节目类型诸多,听众选择范围广,主持人主持风格也不尽相同。一档河南广播电台的戏曲节目在当今广播媒体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拥有众多的戏迷听众,与之匹配的线下活动也办的如火如荼,究其原因,他们的成功在哪?有何秘诀,背后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从这档节目引发的思索需要我们每一位媒体工作者共同探讨。
周迪有戏;敬业精神;访谈节目
1 节目介绍
《周迪有戏》节目的前身是《戏曲广场》,开办于1995年,是河南电台开办时间较早、覆盖广泛、社会影响力较大的一档广播戏曲节目。节目以传承和繁荣戏曲文化为主,主持人是周迪,节目分设《戏迷点戏》《梨园客座》《戏曲铿锵赢大奖》等版块,节目贴近戏迷朋友的心,集知识性、趣味性及娱乐性于一身,在戏曲名家和戏迷之间架起了座座金桥,该栏目的推出为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受众的文化素养提供了一个平台,使河南独有的文化传统得到继承和发展。
2 节目直到今日依然深受大家喜爱的原因
在如今众多的节目类型中,戏曲节目已经是不走红更不时髦的了,很多年轻主持人都不愿主持此类节目,认为落伍,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愿意踏踏实实地办戏曲节目的年轻人实在不多,而周迪却多年如一日地将自己极大的热情投放在工作中。
2.1周迪介绍
周迪,女,国家一级播音,《周迪有戏》栏目主持人。曾主持专题节目《金色田园》《新闻30分》,文艺节目《天籁星空》《戏曲广场》,访谈节目《梨园客座》等,并出版了《梨园客座》一书。
2.2敬业精神和执着的投入
戏曲艺术是一片汪洋大海,知识极其渊博。十几年前,周迪对戏剧节目也是一头雾水,可是周迪却以特有的韧劲、毅力投入到角色中。周迪从河南特色剧种开始,从代表剧目开始,逐渐熟悉了河南有代表性的艺术表演团体,熟悉了几大流派的基本特征,熟悉了唱、做、念、打和慢板,二八板、流水板等。这就是我们说到的敬业精神和执着的投入,这种敬业精神是主持人对工作的一种精神状态,是将自己融入百姓中,以对社会、对事业强烈使命感、责任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并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转化到节目中的那种高涨的精神力量。而我们现在的主持人恰恰缺少的就是这种精神,对待节目从不全情投入,应付了事,节目外也不注重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周迪却非常注意提升自己的文化储备,她手里经常看的是《戏曲通论》《中国戏曲史》等论著,并坚持做好笔记。名家的艺术道路、演唱风格,听众的需求是什么,兴趣是什么,她吃透这些,贴切地把节目办到听众的心坎上,尽一切努力满足听众所需。
2.3访谈节目要有心、用心和诚心
《周迪有戏》节目里有一个《梨园客座》板块,是一个访谈节目,这就意味着节目除了播放简单的戏曲之外,还要和戏曲名家近距离接触,邀请他们来节目中做客。很多嘉宾很忙,未必约得好档期,如果节目组影响力不够,就算有钱也请不到。这就考验着主持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周迪工作起来有强烈的亲和力,她格外尊重专家和名家,为了预约上节目的时间,她总是下了节目还不分刮风下雨地往戏曲名家家里跑,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一遍遍诚挚邀请名家做节目。凭着这份精神,她了解了专家和名家,也让专家和名家了解了她,专家和名家感动之余都纷纷来到节目中做客。现在的主持人能俯下身子谦逊的拜访名家、专家的很少了,像周迪一样优秀的主持人他们看重的是节目的质量,看重的是节目的创作群体,尊重和感谢同仁的努力和奉献,有着融洽、愉快默契的人际关系,对节目内容的用心、对听众的有心、对嘉宾的诚心是节目成功的原因。
2.4真诚让她拥有众多的听迷支持
从开播到现在,周迪的节目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十多年如一日,她始终对听众亲和,视听众为知己,主持语言亲切、大方,让人如沐春风。她的办公桌上总是有大堆大堆的听众来信,处理听众来信是很繁琐的工作,但是她总是不厌其烦地一一拆看,细心圈点,有问必答。有的来信白字连篇,文理不通,意思需猜解,有的问题提得很天真,但是周迪从来不鄙视、嫌弃他们,反而给这些听众很大的同情和理解,她尽最大的能力不让每一封听众来信石沉大海。所以,这么多年她的节目一直深受听众喜爱,听众在电话、信件,到如今的微信、微博中都亲昵地称她为周迪姐。
周迪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她个人连续多年受到嘉奖。对于一系列的荣誉,周迪很淡定,她一直说荣誉是听众给的,翻过去就是旧的一页,自己还会一如既往地将最好、最精彩的节目奉献给听众。而如今我们身边却有一群主持人,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对获得的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容易满足,不再学习;还有一些急功近利的主持人看着自己的“形象”,竭尽表演、模仿之能事,有哗众取宠之心,无真诚服务之意。
2.5注重与听众互动交流,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周迪在做好节目的同时积极策划和听众之间的互动活动,极大地提升了节目的品牌效应。节目走进海南、东北、河北、山东等地进行文化交流,邀请多个剧种流派的演员和戏迷擂台赛的擂主们参加活动,满足听众需求,也提高了节目知名度。在进行文化交流的同时,周迪和节目组也热心于公益事业。2013年4月,《周迪有戏》爱心基金成立,推出了以帮助普通人实现梦想的“圆梦行动”,先后救助了郑州空巢老人吴美琴、驻马店见义勇为老人柴小块、援助信阳新县两所小学四间希望教室等。2014年12月份,周迪与河南省类风湿病专家、爱心听众代表及栾川县委宣传部、民政局、合峪镇政府等一起带着爱心人士捐赠的物品和善款来到低保特困户裴金安的家中送爱心。这些只是《周迪有戏》践行爱心基金“圆梦行动”的一部分,还有帮助失学儿童、空巢老人、贫困大学生等诸多爱心活动。多年来,周迪的栏目一直坚持将公益活动常态化、品牌化,践行最美栏目,公益先行,慈善没有终点的理念。
3 广播节目的产业经营方向
第一,活动是吸引受众关注广播并收听节目的“诱饵”,“诱饵”是不是符合目标人群的口味,能不能让目标人群产生兴趣,主题的选择就非常关键,是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周迪的节目在举办活动主题时就特别用心,她和节目组在举办公益活动的同时积极举办文化交流活动。2014年5月份,信息广播开播20周年,启动了“信广二十年、大爱传中原”系列公益活动。8月,河南省戏曲名家与当地650余名戏曲爱好者一同乘坐《周迪有戏》文化旅游专列开进宜宾,来到蜀南竹海,在领略竹海优美自然风光的同时,在景区连续举办了两场大型戏曲晚会,与四川、重庆两地的戏迷互动,共同唱响河南戏曲文化,为沟通川、豫戏剧文化交流揭开了序幕,这也是河南地方戏首次走进西南地区,这不仅是一次观光之旅,更是一次文化之旅。现在,《周迪有戏》不仅是一档弘扬民族文化的戏曲节目,更是一档传递爱心的温暖节目。合作举办这样一个大型的主题系列活动,不仅能够帮助主流媒体实现社会效益,也能够借助与商业媒体、公司的合作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第二,以栏目或节目为单位进行产业发展,推动频率和整个广播电台的发展思路。《周迪有戏》从最初的一档普通的戏曲节目逐渐发展成今天的品牌节目,她和节目组同仁们付出了诸多的努力。策划深、创意好,用广播人的智慧带动社会影响力,活动创意出奇、出新,他们正在积极地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办听众爱听的节目是他们为之奋斗的方向。从节目中提取经验,办听众爱看、爱参与的活动,这是整个广播媒体存在和发展的前景。品牌活动是电台长久生命力的重要保证之一,是现代企业化管理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更是全体媒体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必修课。作为媒体人要站在新的角度审视新时期活动与创收、活动与自身发展、活动与提升个人、频率影响力等关系,改变传统理念、创新活动思维;主持人用心,团队强大,节目知名度高,品牌节目带动品牌活动,引领赞助商植入;节目接地气,有受众,与之匹配的活动越做越有底气,这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商家利益实现共赢,商家也越来越愿意长期合作。
[1]朱敏.试论广播与受众关系链的重构[J].中国广播,2014(8).
[2]周迪.梨园客座[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3]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李新艳(1981-),女,安徽省濉溪人,一级播音员。研究方向:播音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