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事的讲述和演绎
——故事型电视节目的话语研究

2015-02-26刘诗玉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22期
关键词:李一悬念电视节目

覃 嫦 刘诗玉

(作者单位: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故事的讲述和演绎
——故事型电视节目的话语研究

覃 嫦 刘诗玉

(作者单位: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故事型电视节目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电视节目形态。基于此,试图结合典型的节目,如《传奇故事》《档案》《真相》等,来探讨和剖析故事型节目在话语讲述方面的特点,为以后的节目发展提供借鉴与思路。

故事型电视节目;叙述策略;话语研究

故事型电视节目在近几年来逐渐成为中国电视节目舞台上的一颗闪耀的明珠,其故事化、人文化的讲述手法,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以及生动逼真的情景再现使此类节目受到大众的喜爱与追捧。如果说节目的选题是故事类节目的一个开端,那么怎么样才能将故事讲得生动且引人入胜,这才是节目的重中之重。故事型电视节目作为媒体化表达故事的产物,其一方面坚持这个传统的叙事艺术的策略与技巧,另一方面试图通过电视技术手段和后期包装为“讲故事”这一节目形式添上神奇的一笔。

1 叙事策略的运用:“讲”故事

从故事型电视节目的字面上来看,故事是需要“叙述”的,故事是要被“讲”出来的,那么要将这个故事“讲”好,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情节的安排、叙事的方式、悬念的设置、省略与铺垫等。一个故事由多个情节串联而成,故事的发展靠情节的支撑,只有形成了一系列的情节链,故事内容才能更加充实与丰富。有名为《揭秘“神仙”李一的江湖骗术》的一期节目,在情节安排上就层层推进。大家都知道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神仙,但是这位名为李一的人却以“活神仙”自居了很多年,由一开始的水中憋气2小时22分的演员,变为后来救死扶伤的道士,再到被社会各界人士敬仰的“活神仙”,在揭露他骗人真相的时候,节目穿插了两个情节,一个是李一曾经的弟子揭穿他“通电治病”的这一骗局,第二是其另一位女弟子阐述出的李一曾多次对女徒弟有过轻薄举动,通过这两个坚实有力的证据,后又经过一系列调查,如高价卖“开光月饼”,开养生班,最终确定了李一就是一个“江湖骗子”,案件真相得以还原。

从节目的整体叙述作用来讲,节目十分注重悬念的设置。悬念可分为结构性悬念和兴奋性悬念。结构性悬念在于构建整个节目的整体框架,是大悬念,突出节目的中心思想。兴奋性悬念是指在节目中起到气氛烘托情节铺垫的小悬念,这种悬念往往在结构性悬念构架好以后在情节的发展中交相出现,加强节目整体的紧张感,有助于悬念的延伸。因为有不同悬念的插入,过程层出不穷,情节大起大落,对结果期待的强度不断增加,从而满足观众“为什么”和“后来呢”的强烈期待,深化节目内涵。判断一个故事成功与否,就要看其是否能够巧妙地在大的悬念和冲突之中悄无声息地注入各种小的悬念,不断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节目的传播效果达到顶值。重庆卫视的《拍案说法》每期都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来结束,调动了观众连续收视的热情。所以,恰当的悬念设置,有利于故事的发展,在将要出现端倪的情况下将故事引入别处,再以人们意想不到的方式揭露迷津,达到环环相扣的节目效果,提高收视率就指日可待了。

2 技术手段的参与:“看”故事

“电视是一种独特的具有相对时空结构的视听传播媒介,它不仅是一个直接作用于人的耳朵和眼睛的感性媒介,而且能模拟人的视听感知经验,展示人的主观思维,把握人潜在感知能力的媒介。[1]”“讲故事”这一古老艺术既然已经被搬上电视,就应该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使电视节目跟上时代的潮流。在这方面,现代型的故事型电视节目表现尤为突出,它运用了大量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视、音响等。演播室也设计了多演播厅,使故事性更加强烈,这也是节目具有吸引力的因素之一。同时,舞台上背景音乐的设置、光线氛围的营造、色彩的搭配、特效的制作等也日渐完善,使节目的视听效果达到了“质的飞跃”。

就《档案》节目为例,舞台上不再是单一的以主持人讲故事为主,而是加入了很多真实存在的物质元素,如30平米的LED大屏幕,16毫米放映机,开盘录音机,IPAD,模拟档案馆,三维特技沙盘区,中央表演区等,塑造了一个立体的视听空间。同时,主持人石凉摆脱座椅的束缚,在舞台各个区域走动,用手势和表情来诠释事件的发生,节目氛围较为逼真。如其中的一期节目《法航AF447神秘的失踪》,伴随着神秘的背景音乐,漆黑的演播厅中首先跳入观众眼帘的是巨大的航班到港信息显示屏以及不停跳动着的航班信息,模拟出真实的机场氛围。紧接着主持人摇动手中的影像机,大屏幕播放纪录片《空中劫难》的片段,接下来的节目使用留声机播放让保罗·特罗爱德克对此次失踪飞机信息推测的声音纪录;找到飞机黑匣子以后主持人又从模拟档案室中取出相关档案,向观众展示了飞机碎片照片,播放了遇难飞机的机长与乘客在飞机遇难之前的录音,一切神秘信息大白于世。整个节目灯光的切换,声音的运用使整期节目异彩纷呈。

3 明星主持人:“演”故事

近几年来,故事型电视节目出现了明星主持的趋势。如《王刚讲故事》的主持人王刚是说评书出身,敦实温和的长相加上睿智谦和的小眼镜,时而神秘,时而诙谐的语调正与《王刚讲故事》栏目的基调非常吻合,再如,北京卫视《档案》节目的主持人石凉,知名演员,还是一位文学硕士,凭着他独有的语言文化优势以及他精湛的表演,外加极富磁性的嗓音使整个节目别有一番韵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拥有了“明星化”的主持人,就能够获得相对稳定的收视率和固定的收视群。

更值得注意的是,故事型电视节目的主持人还在节目中承担着表演者的角色,他们有时作为旁观者进行评说,有时又沉浸在故事情节中以剧中人自居,多重身份来回切换,在“有限”的演播厅内演绎“无限”的生活场景。同时,主持人的个人风格也直接影响了节目的质量,他们不仅是节目故事的讲述者,更是亿万观众感知故事的“中间人”,电视故事的灵魂,他们的语言、表情、动作等一系列的反应直接影响到电视前的观众。

如《档案》的《蛇王陈远辉,死了都要爱》一期节目中,节目一开始主持人石凉就身着登山服,背着登山包,卖力地在弥漫着绿色的雾气树林中奔走跋涉,而且还伴随着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这里就是湖南郴州境内的莽山国家森林公园,突然这位登山者告诉我们行走的的同时要注意脚下,因为有蛇,配合着蛇“嘶嘶”的音响,屏幕切换到一条蜿蜒前行的蛇的画面,紧接着形态各异的蛇接踵而来。这段表演惟妙惟肖,不仅展示出了主持人精湛的表演能力,还让受众见识到了神秘的原始森林以及莽山人民居住之地的特殊性。

现在有很多节目不仅仅只要求主持人的“一枝独秀”,而是融合了更多表演者的参与,使节目更具真实效果,如《血战三湘》中,伴随着轰隆隆的炮声,舞台上几名士兵坐在荒废的战场中窘迫无助,等待救援;再如,《牧童遥指杏花村 汾酒传奇》中,演员扮演的阎锡山将泰戈尔搀扶入座,伴随着主持人的讲述,两人把酒言欢,二人关系友好。无论是主持人的“独角戏”还是多个演员的戏剧表演,都为节目增加了看点,为故事型电视节目奠定了良好的收视基础。

[1]李律.影视艺术声音蒙太奇的研究[J].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5).

2013-2015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江苏省文化创意产业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3ZDIXM020)。

覃嫦(1980-),女,广西岑溪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影视理论与批评、影视美学研究。刘诗玉,女(1992-),女,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0级汉语言专业毕业本科。研究方向: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李一悬念电视节目
“剪刀手”的 爱
弟弟是属狐狸的?
鼹鼠奶奶的“小名”
悲伤的小麻雀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