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掌握社会新闻舆论导向的主动权
2015-02-26张屹
张 屹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牢牢掌握社会新闻舆论导向的主动权
张 屹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常常发生在群众身边,深受观众喜爱。由于社会新闻的特殊“地位”,加之在商品社会的大背景下,一些“决策人”把关不严,好大喜功,致使一些“刺激”“猎奇”“煽情”甚至一些“黄、赌、毒”也成为收视率的法码,严重影响节目质量。要牢牢把握社会新闻的舆论导向主动权,就必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以正面宣传为主,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达到舆论引导、宣传教育、凝心聚力的效果。
社会新闻;舆论导向;主动权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各类新型媒体的加入,受众对新闻欣赏要求越来越高,也对新闻媒体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此,牢牢掌握社会新闻舆论导向,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但在一些基层电视台的新闻栏目中,各种格调不高的社会新闻,甚至是一些凶杀、色情、赌毒,成为一些社会新闻的报道亮点,以此来博得观众的“眼球”,追求所谓的“高收视率”,给观众和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违背了正面引导、宣传鼓劲的舆论导向,与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格格不入。造成这种不应有的局面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 没有牢牢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综合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复杂环境,对新闻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强调:新闻宣传一定牢牢把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和主导权。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栏目特别是社会新闻的编导们,对舆论导向主动权把握不准,或者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导向问题仅仅是喊在口上,写在纸上,片面认为只要不犯政治错误,不发生政治事故,在政策、路线、方针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就行,根本没有想到,让一些粗制滥造、低级趣味负面影响钻了空隙。久而久之,就会让舆论工作失去主动权。
2 对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概念吃不准
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传播正能量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我们承认,经济发展的今天,在党的好政策指引下,一部分人确实富了起来,钱多了,腰粗了,文化生活的“口味”也变了,一些电视台把商品经济概念引入到具体工作中,认为受众是“上帝”,一味用各种奇谈怪论来迎合这些少数人的不正常心态,没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首要位置,片面追求所谓的“点击率”,而忽略了它的社会效益。我们不否认,社会是千姿百态的,改革开放让一小部分人喜欢上了灰色的、血腥的甚至是黄赌毒的花边新闻,但从总体上来分析,这些人是沧海之一滴,少之又少。
3 对电视节目各个环节缺乏管控机制
一般来说,要想让一条新闻播出,大约都要经过如下环节:记者或编导提出采访策划(突发新闻例外),首先要经过值班主任(或制片人)同意,然后才能采访,编写好的稿件还要经过值班主任(或制片人)审查,才能进入下一道程序——节目制作,最后由新闻中心主任审核、批准后才能播出。一些重大事件的新闻,还要经过总编审定,可谓是层层把关。如果说这些把关人放松警惕,把关不严,就会让一些低级、凶杀之类的新闻节目有机可乘,直接影响社会新闻的宣传效果,给党和人民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因此,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把好政治关。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提倡积极、健康、向上、有益、有用的新闻,离不开讲政治。政治是新闻舆论导向的前提,增强政治敏感性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第一要务,抛弃或偏离了正确的舆论导向,那就是“自毁长城”,要坚持政治家办台,把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防止电视荧屏低俗化。要让科学的、贴近百姓生活的新闻和具有实用性、指导性、知识性的新闻成为主流,正确反映民俗民愿,引导社会矛盾朝着有利于解决和化解的方向发展,做党和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让新闻发挥鼓舞、教育、警示的作用。
第二,把好来源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对每个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因为任何新闻都来自社会,来自群众,记者只有深入实际生活中,在人民群众中扎根,才能建立起广泛的消息来源,第一时间得到社会新闻的线索,把新闻视角对准现实生活,关注朴素平凡的生活细节,树立群众观念,把群众呼声作为新闻报道的第一信号。
第三,把好纪律关。任何事情要发展都必须创新,新闻工作也不例外。社会新闻要办出特色,办出风格,办出精品,离不开改革创新。但改革不能靠感情用事,创新也要遵章守纪。因此,在现实工作中,包括栏目设置、定位、运行机制,必须建立一整套的管理体系,制定出相应管控措施。
第四,把好效应关。电视台的收视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台的经济效益,设备的更新、人员的培训、传输手段的提高都离不开强大的经济支撑。但电视事业不是一日之功,也不能靠几篇猎奇、低俗的稿件就能逆转乾坤,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要位置,既要对观众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因此,必须树立大局意识、法制意识,在团结稳定鼓劲的前提下,再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电视的发展提供支撑。
张屹(1983-),男,山西运城人,本科,记者。研究方向:新闻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