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活动课教学策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2015-02-26董立娟
董立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 新疆巴州 841000)
引入活动课教学策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董立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 新疆巴州 841000)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为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与实践能力,可以引入活动课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围绕活动展开科学分析与实践探究,结合活动的过程性、探究性、思维性与方法性特点,应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增加知识储备,构建知识网络。本文从展开讨论性、探究性、研究性、应用性活动这四个方面的活动策略,进行了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分析。
初中数学 因材施教 活动课 教学策略
一、展开讨论性活动,强化合作交流能力
交流能力、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培养目标,在新课改下,需要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以学生认知基础、兴趣爱好为基础,展开科学的数学教学过程。选择讨论性活动,激发学生思维,运用语言表达,调动思维,强化合作交流。
例如:讨论“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针对这一讨论话题,学生需要思考的方面有很多,包括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这三种不同方面的位置关系。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由点与圆的位置关系逐渐发散、推导,将直线与圆类推为圆心与直线的距离,圆与圆类推为圆心与圆心的距离,由此展开系统的总结分析与归纳。又如讨论“多边形内角和计算方法”,学生间相互交流,通过交换思想,发散思维,得出将其拆分为(n-2)个三角形的方法。由展开讨论性活动,强化合作交流能力,强化数学思维。
二、展开实践性活动,强化实践探究能力
新课改理念下,为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与实践能力,可以有效引入实践性活动教学策略,以学生的动手实践为基础,围绕数学相关知识展开学习、动手、思考与实践。实践性活动的最大特点是需要学生自己动手,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全身肢体器官,并集中思维,与生活实际问题相联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以此培养科学素养与数学技能。
例如:初一阶段在学习“几何图形初步”相关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动手实践活动“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结合长方体展开图的分析,运用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展开动手实践。初二阶段可以展开“全等变换”的动手实践,利用硬纸片或泡沫模型,展开多边形的拆分,强化学生对图形的逻辑推理能力。又如实施学校面积的实践计算,通过割补法来丈量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初三阶段可以收集商标、路标、交通标志、徽章等相关图案,了解图案的意义和几何特性。并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动手设计与制作节水、节能、环保、卫生、交通等图案,将学习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三、展开探究性活动,强化逻辑思维能力
探究性活动的最大特点是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围绕特定的探究主题,展开思维活动、方案策划、探究过程与归纳总结。在一系列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互助交流与合作,基于已有认知基础,运用已经学习到的知识与方法,不断拓展与学习新知识,应用到探究活动过程中,得出新的知识与方法,并强化逻辑思维、互助探索与实践应用能力,以此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例如:初一年级探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探究“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等;初二年级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三角形中边与角的关系”等;初三年级探究“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探究“旋转的性质”、探究“中奖是否公平”等。如“轴对称的性质”,结合全等三角形知识,展开动手实践探究,得出“轴对称的图形对应角、对应点、对应线段相等”的性质。结合探究性主题,展开探究性活动,结合数学知识与方法,强化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数学意识、数学方法与数学能力。
四、展开应用性活动,强化应用分析能力
数学与生活、生产应用息息相关。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结合新课改教学理念的相关指导思想,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数学的应用,从生活中探寻数学的奥秘,从数学中找寻生活的应用方向。融合生活与数学元素,展开应用性活动的实施、策划、实践与总结过程,由此提升学生应用意识、分析能力与数学素养。
例如: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相关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应用性活动,围绕学生生活中较为熟悉的环境,展开“学校、家、医院、图书馆、超市等场所的坐标表示”设计。学生展开坐标设计,设计比例尺,画出示意图。学生也可以实施个性化图例制作,与其他同学交流制作心得,评选出最精确、最个性的坐标系。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与思考“如何用经纬度表示地理位置”,通过将数学与地理知识融合起来,促进学生提升学科综合意识,也强化学生的应用分析能力。学习“统计调查”相关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应用性活动,一个瓶子中放入一些豆子,拿出20粒做标记,再放入其中,摇匀,再拿出20粒,计算出标记的豆子的比例,根据比例和统计知识,计算出一共的豆子数。由数学应用活动,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与能力。
总结: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结合新课改教学理念与建构主义思想,需要践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由此基于初中数学学生的认知基础、兴趣爱好、学习特点与能力发展方向,应该选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引入活动课教学课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思考分析、合作交流、互助探究、应用探索,在活动主题制定、方案设计、过程实施、结论分析与经验总结的一系列过程中,通过学生自主思考、探索与实践,不断强化学生数学意识、数学技能与科学精神,由此也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1]毛盛连.浅谈如何上好初中数学活动课[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7).
[2]梁南秀.对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探讨[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