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调频广播系统建设研究
2015-02-26王用国
王用国
(作者单位: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石板镇广播电视站)
农村调频广播系统建设研究
王用国
(作者单位: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石板镇广播电视站)
摘 要:农村调频广播系统建设是农村政务信息发布、政策宣传和灾害预警的重要平台,对农村综合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丰富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如何建设好农村调频广播系统提供建设理念。
关键词:农村;调频广播;建设
调频广播的发展在我国十分迅速,已经逐步取代原有的有线广播。电视技术已经取得了飞快发展,但其终究取代不了广播,广播独有的灵活性强、设备小、投资小、音质质量高等特点,使其在人们的生活中仍占有重要的位置。农村调频广播的发展使农村广播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农村调频广播系统建设已经成为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1 系统设计原则
农村调频广播系统建设需要满足的功能有基层政务信息发布平台、政策宣传平台、转播上级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和自然灾害预警服务平台,具体功能如下:一是广播系统可以通过人工和自动的工作方式,不需要人为看管,只要接通电源便可按设定的程序进行节目的播放;二是广播系统具有寻址功能,县乡镇机房可以控制和管理村广播的开关机,实现对全村进行广播或电话插播的灾害预警广播信息;三是每个村的广播系统又可以自动接收县乡镇广播信号,转播上级广播节目或自动播放自办节目,插播抢险救灾信息等。
2 系统组成
2.1 前端部分
系统的前端部分组成主要包括播出主控制器和信号调制解调器。其中播出主控制器主要负责信号的编程控制,信号切换,并将处理的音频信号混合输出,同时,应具有AGC功能,确保输出音频信号幅度一致,其工作方式可以是单机,也可以通过电脑工作。调制解调器的功能主要是负责节目和控制信号的调制。信号调制器可采用PLL微电脑锁相环调频广播技术,保证频率漂移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2.2 信号传输部分
传输部分主要是负责信息的传输,将前端部分调制的信号输送到各个乡村,其传输线路可以是有线,也可以是无线,其中应急语音呼叫信号可以是电话传输[1]。对于已经开通有线的地方,可以借助有线的传输设备实现信号与有线电视的同轴电缆共同传输。
2.3 发射系统
发射台主要根据信号覆盖的地区的地形特点,根据地形特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发射位置。调频发射机可以采用PLL微电脑锁相环调频广播技术,有过频偏限幅显示,驻波保护系统和锁相环锁定指示,保证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2]。
2.4 调频接收系统
整个广播系统的接收系统主要有调频收音机、车载调频收音机、手机调频接收以及野外的防雨调频音柱。接收部分主要负责由县乡镇传输的信号,主要设备包括接收机、扩音机和音柱或可寻址的调频功放音柱,以满足公共和个人的需求。室外可寻址调频音柱可以采用铝合金一体化结构,同时采用晶体稳频技术和SCA副载波可寻址接收控制功能,对于有线和无线都可接收[3]。
3 建设原则
农村调频广播的系统建设应遵循因地制宜、资源共享、资源可靠、经济实惠和安全可靠的原则,同时综合考虑设备操作及施工维护等要素,确保建设的系统规范、方便、安全、可靠和稳定。建设技术标准和规范包括:《调频广播发射机校准GB-43111-84》《调频接收机标准GY15-84》《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1999》《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93》《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1981》。
4 农村调频广播技术注意事项
4.1 设备工作电压要求
农村调频广播技术要求设备工作电压稳定,选取的额定电压应为220±20 V。
4.2 发射天线高度选择
调频广播具备良好的信息发射效率,其发射天线必须距离地面高度20 m以上,并且有避雷装置。同时根据发射覆盖的区域要及时调整方位角和仰角,使发射天线保持固定,并且要远离障碍物,通常在10 m的范围内应没有障碍物。
4.3 发射机的负载情况
对于没有连接天线的发射机,其负载时的运作情况应给予考虑,对于这类情况,发射机应停止通电,保持机器的完整性。
4.4 发射系统的固定性
对于调试好的发射机、调频设备,其位置及参数不能随便改变,要保持信号的稳定性,确保设备正常发射和接收。
4.5 调频接收音频功率放大器与发射机的距离
由于调频接收音频放大器采用了先进的数字频率合成技术,其安装时应与发射机有几十米以上的距离。
5 小结
农村调频广播技术的发展使农村广播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农村调频广播系统建设需要满足的功能有基层政务信息发布平台、政策宣传平台、转播上级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自然灾害预警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傅东锋.河南电视台400平米高清演播室视频系统[J].现代电视技术,2012,(5).
[2]董秀琴.浅谈北京电视中心总控系统设计及其安全策略[J].现代电视技术,2009,(12).
[3]杨杰,姜秀华.数字电视制作与播出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