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促进性影响

2015-02-26彭小年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2期
关键词:新媒体

彭小年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新媒体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促进性影响

彭小年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摘 要:以互联网等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加便捷,丰富了传播内容和渠道,使传播方式丰富多元,扩大了传播范围,能更好地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传统文化传播要更好地发挥新媒体的特色,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打造优秀传统文化精品项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相融合,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文化传播;促进性

近年来,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相比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和电影电视而言,出现了许多新的媒体形态,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文化传播,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途径。媒介,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推进着社会的进步。麦克卢汉曾说,媒介会改变一切,不管你是否愿意。

1 新媒体概述

关于新媒体的定义,至今尚无定论。美国《连线》杂志把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目前学界普遍认为的观点是:“新媒体(New Media)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在技术层面的定义中,新媒体是高科技、媒体内容和通讯传播的结合。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影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而言,新媒体又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2 新媒体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传播

新媒体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开拓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渠道。“从社会信息系统的层面上讲,新媒体技术进一步改造和优化了文化传播系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新媒体大大拓展了文化传播平台与渠道组合方式。”新媒体拓展和延伸了社会互动,使得传统文化传播变得更为便捷,创造出了丰富多元的文化传播形式,使文化多元化、文化融合性得到张扬。

2.1 新媒体使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更加便捷

“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播过程的单一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播速度的即时性、传播范围的广泛性以及传播者的多样性。”新媒体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播在时间、范围和空间上的限制,传播者和受众极大地突破了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上的限制,尤其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深入发展,目前新媒体基本达到了无处不在、随时可用,下一步将会更加完善。全球一体化的进程,新媒体的开放性,使得不同国家、地区的新媒体用户实现了即时通联的可能,文化的整合过程前所未有的便捷,大大加快。

2.2 新媒体丰富了传播的内容和渠道

“新媒体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媒体技术、存储技术、显示技术等高新技术和互联网、手机、电子阅读器等新的传播媒介,大大扩充了内容的存储容量。”传统文化的传播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文字、图片形式,而是综合了声、画、影等多种现代视听技术更加形象生动地实现了更多内容和渠道的传播。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上升至85.8%;平板电脑使用率已达34.8%;网络电视使用率已达15.6%[5]。如此庞大的新媒体用户群体,不仅是新媒体信息的接受者,也是新媒体信息的传播者。通过新媒体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自由性,不仅可以收纳世界各地的信息,可以容纳前所未有的历史信息,实现了对海量信息的容纳与传播。

2.3 新媒体使传播方式丰富多元

根据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任何一种新的媒介形态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内容。新媒体的发展,与传统媒体的共同存在,使得传播方式丰富多元。如网络电视的兴起,使得电视节目资源保存在网络上,人们可以随时下载和观看。报纸的数字化,使得传统的纸媒与新媒体结合,纸媒的信息上网后,保存在网络,可供人们随时检索、阅读。当前,台式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不同的终端平台可以实现信息的互相传播,普通上网、图文共享、影音播放等功能都可以同步实现,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终端进行传播,达到传播的效果,实现传播的目的,完成新媒体时代不同媒介之间的良好融合。

2.4 新媒体扩大了传播范围

传统媒体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一般只针对特定的群体进行传播,受众面较窄,有较大的局限性。新媒体借助互联网和多种形式的终端设备,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传播,延伸至全球范围内的各个角落,传播范围前所未有地广泛。同时,新媒体综合了多种技术,尤其以图文并茂、声音视频等大多数通俗易懂的手段为主,因而在更大程度上能突破语言、文字等的障碍与限制。受众能更好地吸收所传播的知识,获取信息,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进一步扩大传播范围。

2.5 新媒体能更好地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具有大众性的特征,新媒体能够更广泛地为受众提供接受传播的平等机会。当如此众多的受众同在新媒体的平台时,满足个性化的需求自然就显得更为重要。受众根据自己受教育程度、个人兴趣爱好、价值观、

风俗信仰等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也可以根据自己生活和工作的不同时间、空间选择新媒体传播的需求。

3 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策略

3.1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思想的结晶和精髓,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一部分依然要依靠传统媒体,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报纸、杂志、书刊、广播、电视、电影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力,要依托这些媒体对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和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完善,重塑文化经典。

3.2 打造优秀传统文化精品项目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内容多样。要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深度挖掘优秀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结合新媒体传播技术,推陈出新打造传统文化精品项目,全面展示传统文化的持久魅力。新媒体的内容要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呈现和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同时要反映时代气息和活力,在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多元化的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发展,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同时要注重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精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使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更广阔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3.3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新媒体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新媒体发展迅速,各级政府要根据新媒体发展的态势,制定合理的行业管理规范和扶持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对新媒体一要加强管理,防止新媒体“走歪走偏”,引导新媒体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要加大扶持力度,新媒体是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着不可预见的困难。确保新媒体健康有序地发展,逐渐形成立体化、多元化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体系,形成传播合力。

3.4 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相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处于传统和当代文化的衔接点,着眼于文化和产业的双重发展”。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产业发展相融合,以文化传播推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文化传播。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可以进一步拓展新媒体的传播渠道,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使文化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化、便捷化,吸引受众的广泛关注,保持传统文化传播的长久生命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刘琼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新媒体文化[J].山东社会科学,2013,(10).

[2]孙宜君,王建磊.论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J].当代传播,2012, (1).

[3]程辉.新媒体时代音乐文化传播研究[J].新闻战线,2014,(12).

[4]田小秋.新媒体与我国的跨文化传播[J].传媒,2013,(4).

[5]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

[6]高良,王子怡.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可持续发展[J].艺术百家,2011.

作者简介:彭小年(1984-),男,江西吉安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14PY44。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