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微时代地市级电视新闻节目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2015-02-26张英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4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受众微信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旅行……各种“微”事物在互联网舞台上大显身手,中国已经进入了信息传播的微时代。地市级电视媒体新闻类节目在权威性、传播范围、影响力等方面本来就有着天然的局限性,再加上新媒体发展的技术支撑和从业者的创新意识较强,独立开发市场、扩大受众影响面的能力较强。因此,在这个新媒体迅猛发展、大台依然强势的全新传播环境下,地市级电视新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

1 新技术,新的生活方式带来受众新需求

以微信为代表的新技术产品的诞生与迅猛发展,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阅读习惯。可以说,地球上发生的任何新闻事件都能在短时间内得以传播,受众对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依赖性越来越小。不仅如此,微信、微博等互联网新媒体的即时、随时互动的功能特点,不仅让受众的“求知欲”在第一时间得到满足,其互动性也让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表达欲”和“行动欲”也得到了满足。相对而言,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新闻采编制作流程、录制播出的固定化等就更显刻板、滞后。

2 新闻不“新”,突发事件失语,舆论监督不力

地市级电视新闻节目就是要通过图文并茂的生动解读和传递,让老百姓及时领会上级政策、精神,并将其变成自己的实际活动,这也是电视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之一。但地市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往往给观众“大同小异枯燥乏味,官话套话空洞无物”的印象,尤其是一些机械、单调、呆板的写作和表达方式,让观众感觉到新闻不新。

同时,受固有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在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面前,地方媒体经常出现集体“失语”的现象。比如,2014年9月16日张家口市五一路特大交通事故中,由于事发地就在电视台附近,虽然记者在第一时间就对事件进行了关注,但是由于受节目审查制度和当地主管部门舆情控制的影响,在网络、手机视频和中央媒体等都对此事进行了报道的情况下,当地的新闻媒体却出现了集体“失语”的现象,值得深思。

3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难以兼顾,媒体权威受损

目前,作为地方传统主流媒体的电视台,正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新形势下,主流媒体不得不放下身段,把创收列为头等大事。只要能吸引眼球,能带来发行量、收视率、收听率和广告就是好栏目、好节目、好媒体。这样,不仅节目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媒体也由此逐步丧失了尊严和公信力,更有些从业者为了经济利益而违反新闻职业道德以及炮制虚假新闻等。如,在2014年11月2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的几起违反新闻职业道德案例中,中国记协对张家口日报进行了曝光:自2000年至今,张家口日报社以文件形式向全体员工强制摊派《张家口晚报》发行任务,并在2013年初,将采编与经营人员及业务混合管理,违反了“采编与经营严格分开”的相关规定,背离了新闻规律,不仅损伤了媒体社会效益,也让媒体的未来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4 地方电视新闻节目的出路

首先,加速与新媒体的融合。凭借多年积攒下的受众基础,以及深厚的制作节目经验和专业的采编队伍,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借势微信、网络视频等新媒体、新形态为己所用,进一步拓宽和延伸节目传播渠道和影响力。2015年央视羊年春晚摇微信发红包,摇动了全国亿万观众的心,成为电视与微信合作的成功范例。它也启示地方广播电视工作者,除利用微信进行节目内容的传播、新闻资讯的传达之外,还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和粉丝互动,就时下与当地老百姓关系密切的、大家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话题,定期在微信平台与广大粉丝讨论互动,从而培养受众的忠诚度。

其次,说百姓话勇于代言,敢于担当,加大监督。新闻报道要接地气,记者要把走近基层走近百姓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火热现实生活,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成为每天的必修课,把群众的生活实际和现实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改变高高在上说教的姿态,站在百姓立场,运用平民化的语言,个性化的镜头和描写,向受众展示一个丰满的、立体式的,充满人情味又真实可感的新闻事实,在感同身受中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

加大监督,对突发事件、热点重要事件不缺位。电视新闻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更是百姓的“传声筒”和“代言人”。全新的传播环境,要求地方广播电视台通过镜头和话筒表达群众关切,让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充分发挥和保障。

再次,遵循新闻规律,谋求长远发展。正确舆论导向是媒体生存之根本,节目质量是媒体打造品牌的生命,不能为了创收而牺牲节目质量。要遵循新闻规律,遵守职业操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用客观、公正,亲和力、感染力强的优秀新闻作品作为支撑,用新技术打造新平台拓宽传播渠道,做到“内容为王”和“渠道为王”两条腿走路,从而提升地方媒体 影响力赢得市场,最终实现媒体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受众微信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