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地方电视台纪录片发展现状研究——以漯河、驻马店、信阳为例
2015-02-26王婷婷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王婷婷(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河南省地方电视台纪录片发展现状研究——以漯河、驻马店、信阳为例
王婷婷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摘 要:本文以地处豫南地区的漯河、驻马店、信阳电视台为研究样本,梳理电视纪录片发展历程、发展现状,找准河南省地方纪录片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期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寻求对策,这对于河南省地方纪录片产业既是一种理论上的系统总结与反思,也是一种面对现实、面向未来的纪录片发展对策探求,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
关键词:地方电视台;纪录片;发展现状
1 三家电视台纪录片发展概况
1.1漯河电视台
漯河电视台始建于1986年9月,二十年来,纪录片创作在全省全国摘金夺银,如《古颍河畔三部曲》《夏日春天》等一些优秀作品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众志成城——漯河市2000年7.17抗洪抢险纪实》评论专题,受到时任河南省省委书记李克强的高度评价;电视纪录片《歌声》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获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万众一心、抗击非典》五集评论专题,受到市领导的好评;《打开中华汉字的大门》《非常麦收》《双汇集团双超百亿》《股份合作制走进农家田》《红岩背后的故事》等近百件纪录片分获河南省及中国电视新闻大奖,另有多件播音主持作品获得省级奖励;2001年,纪录片《村官徐德全》获2001年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第二届中华荟萃纪录片评选二等奖,该奖项属中国广播电视最高级专家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学会奖,长篇报告文学《徐德全传奇》获2005年第五届中国世纪大采风全国著作金奖。
1.2驻马店电视台
驻马店电视台于1988年开始筹建,20多年来,电视纪录片创作走过了从无到有、逐步发展的历程。以时间为线索,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1993-1997),1997年,该台采取纪录片的创作手法,创作出了电视纪录片《山魂》,《山魂》的创作由此开创了驻马店电视台纪录片的先河。发展阶段(1997-2004),由于驻马店电视台没有创立自己的纪录片工作室,对于纪录片、专题片的创作归专题部。驻马店电视台纪录片从1997-2004年的7年间,总体上发展缓慢。期间由于受到体制等影响,专题部平时除了创作上级交给的电视专题汇报片任务外,把主要精力用在节目栏目创收方面,只是在忙里偷闲的时间,见缝插针创作几部电视纪录片,为评奖而用。创作高峰期阶段(2005年至今)从2005年开始,随着驻马店电视台宣传体制的进一步规范,在台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开办了驻马店电视台第一个纪录片栏目《天中纪事》,纪录片创作从此有了自己的宣传播出平台,一批高质量的作品争相涌现,进入了创作的高峰期。驻马店电视台纪录片创作由此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期间有20余部电视纪录片获得省、国家级奖项。
1.3信阳广播电视台
信阳广播电视台自1987年10月经国家广电部批准成立以来,拍摄了多部优秀的专题片纪录片,如专题片《大别山革命老区行(信阳篇)》《奋进——回眸信阳茶叶节》《走京九》《聚焦羊山新区》《两江考察系列报道》《请到信阳来》《十年科技扶贫路》《辉辉你何时回家》等,都出自信阳广播电台之手。其中的5集大型专题片《大别山老区信阳脱贫致富录》荣获了河南省优秀电视节目二等奖;专题片《治理淮河看信阳》获河南省优秀电视节目三等奖。据不完全统计,信阳电视台20多年来平均每年栏目专题400余部,获奖纪录片50余部。全台累计在中央电视台和河南电视台播出专题200多部。时长30分钟的《老夏寻子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共同关注》栏目播出,开创了该台长纪录片在央视播出的先河。
2 地方电视台纪录片发展面临的问题
2.1从事纪录片创作的人员稀缺,尽管随着电视宣传体制的进一步改革,部分电视台开办了纪录片栏目,但节目也是时有时无。即使有的电视台实行栏目化、制片人制,从事纪录片的人员相当有限,很多更是在纪录片创作期间借调社会或其他机构专业人员。由于创作纪录片需要艰苦的付出和顽强的毅力,除了制片人栏目组苦撑外,年轻的记者不愿吃苦不愿干,面临着断代的危险。
2.2由于体制原因,没有专门的纪录片工作室;电视栏目化后为了提高收视率和创收指标。往往栏目与栏目之间比较散漫无法形成拳头产品,电视节目往往也是“做谁谁看”,更不用提“下得去”“挖得投”“做得深”。
2.3创作经费为零。纪录片比较耗时、周期比较长,没有专门的专项资金。由于纪录片的性质很少带来实质的经济效益,久而久之员工不愿意拍摄纪录片。驻马店电视台更是多年来没为纪录片创作拨付过任何费用。从事纪录片创作的人员自己还要挣经费发工资。
作者简介:王婷婷(1991-),女,河南驻马店人,研究方向:编导方向。
基金项目:此论文为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合调研课题中期成果。课题名称:河南省电视纪录片发展状况、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skl-2014-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