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记者的基本功——新闻敏感
2015-02-26作者单位衡水广播电视台
万 莉(作者单位:衡水广播电视台)
论记者的基本功——新闻敏感
万 莉
(作者单位:衡水广播电视台)
“新闻敏感”也叫做“新闻鼻”,起源于西方新闻界。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在包罗万象的现实生活中迅速、准确地判别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的能力,也是新闻工作者的一种职业敏感。
中国新闻史学的创始人戈公振编译的《新闻学撮要》一书中说道:“空气中充满了新闻。到处都在等候新闻访人。家家屋里都藏着新闻,处处交易的地方也是如此。新闻是用不着去制造;新闻是存在的。新闻必等人去寻觅。”
1 新闻敏感的表现
1.1及时地发现新闻现索。新闻敏感首先是一种善于发现的敏感,善于发现和捕捉新闻的踪迹。著名新闻人范敬宜在一次下乡采访时,被安排在公社的办公室里住,在这个寂静的晚上,什么事也没发生。可是范敬宜敏感地从“什么事都没发生”的事实背后发现了重大的新闻,写出了新闻名篇:《两家子公社干部睡上安稳觉 夜无电话声 早无堵门人》。
1.2准确判断新闻价值。新闻敏感并不表现在把随便碰到的事情传播出去,而是用全局观点对典型事件的新闻价值做出准确判断。2013年11月26日,河南卫视《河南新闻》报道郑州大学开展“光盘行动”,就体现了这种“价值判断”。“光盘行动”这件事情并不算大,这则校园新闻为什么会引起媒体的重视?重要原因是“光盘行动”与13亿人的吃饭问题紧密相连。2014年5月,中国农业部网站发布了一条消息:近期,《谁能养活中国》一书的作者、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布朗再度挑起“世界能否养活中国”的话题,称中国粮食进口急剧增加、结构性粮食缺口继续拉大、中国加快在国际上“抢粮”等,炒作“中国粮食威胁论”。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毕美家回应说,中国用世界1/10的耕地,生产了全球1/4的粮食,养活了全世界1/5的人口。
尽管农业部新闻发言人对“中国粮食威胁论”作了澄清,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存在“粮食危机”。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14年1至4月份,中国进口粮食3294.9万吨,同比增加44.8%。全国13亿多人口,如果粮食在总量上不够,依靠进口粮食来解决粮食消耗问题,无疑是十分危险的。有了大局观念的判断,再来看郑州大学开展的“光盘行动”,就容易掂出它的分量。
1.3预测可能发生的新闻事件。新闻敏感还表现在新闻记者在无关紧要的事实中,发现新闻即将发生的痕迹,预测新闻的发生。新闻普通是不会飞来的,是取来的,是要搜寻的,掘取的。曾经有这么一段故事,有一位名叫泰勒的美国纽约时报记者,他当时被派去采访一位著名演员的首场演出,他到演出现场以后,被告知那场演出已经取消了。他就直接离开了演出现场。次日,关于这位女演员自杀的消息登上了各大报社的头条,他也因此失去了这条重要的新闻。
2 新闻敏感的培养方式
新闻敏感是记者的新闻生命。新闻敏感看不见,摸不着,它是内在的思维活动,是一种天生的鉴别力,这种鉴别力,既有先天性,更有后天培养。新闻敏感的培养,不是几本书能解决的问题,更需要大量的新闻实践活动。
2.1知识领域与新闻敏感。登高才能望远,记者登高的阶梯就是各种各样的知识。记者的知识领域愈宽广,发现新鲜事实的机会就愈多。
2014年5月1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王汉超的报告文学《三千年瓷火一夫立》,讲的是郑州大学陶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阎夫立痴迷钧瓷文化的故事。从下面两段文字中可以领略作者“专业知识素养”的魅力。
“汝、官、哥、钧、定,宋代五大名窑为后人留下诸多回味不尽的绝世之作。在这流光溢彩中,钧瓷尤以窑变之美吸引众生。有人倾其所有,只为家有钧瓷一片;更有人倾其一生,在烧窑制瓷的年华中老去,其人生况味与技艺,融汇在一件件作品中。”
“四周极静,火发出风一样的声音。阎夫立沉默凝神,似对炉火的走向了然于胸。在1300余摄氏度的高温下,泥土会气化,而瓷却在火的淬炼中,器身挺拔,釉料熔化,色彩盈动,瞬息绚烂。瓷胎入窑,还全然泥土本色,当窑炉开启,已是满膛珠玉。”
《三千年瓷火一夫立》一文发表后,叫好声一片。正是由于作者对中国瓷文化有透彻的了解,对钧瓷发展史和制瓷工艺作了较系统的研究,才发现了阎夫立这一典型人物并写出如此华美厚重的新闻作品。
2.2政治素质与新闻敏感。政治敏感是衡量一个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集中表现与综合体现,是新闻敏感的核心部分,我们平常说的新闻敏感,其实就包涵政治敏感。记者的政治敏感源于强烈的社会责任和对时局政策的精准把握。记者具备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也就具备了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2.3生活空间与新闻敏感。新闻工作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劳动。笔者编辑的获河北新闻奖二等奖作品《农业规模化经营农户“抱团”致富》,在采制完成过程中,都是编辑、记者和农户在田间地头聊出来的,没有策划雕琢,只有泥土味和草根香,透过作品,一个个扎根在基层、行走在路上编辑记者的身影清晰可见。所以新闻界把采访发现称为跑新闻:只有跑,不断地跑,才能有所发现。没听说哪位记者关门造车弄出惊天动地的新闻来,而恰恰相反,凡是有成就的记者,都是走转改的标兵,都是在走转改中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