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角下同伴压力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5-02-26申亚美
申亚美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传播学视角下同伴压力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
申亚美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摘 要:同伴群体之间所产生的压力对群体及群体中个体的发展有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大学生群体间产生的同伴压力亦是如此。因此,这种压力引导得好,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若任其发展也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需从传播学和心理学等方面对其进行正面引导。
关键词:同伴压力;人际传播;大学生;负面影响
目前,同伴压力(peer pressure)在学界的界定还未统一,但众多界定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大多承认个体受同伴群体的影响,个体自身改变原有的态度和言行。在大学生群体中,这种同伴之间对彼此施展的压力日愈加剧,当同伴压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便会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大学生正向发展。
1 同伴压力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1 同伴压力使大学生易淡化组织纪律观念
近年来新媒体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也致使多元思想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悄然流行。大学生群体之间不乏利用网络等新媒体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倾诉的,这一方面有利于消除同伴之间的误会从而加强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另一方面也使大学生群体易淡化组织纪律观念,因为此时的大学生在自律自主性和自身辨别力等方面并未完全成熟,群体间容易产生和流行一些诸如拜金主义、浮躁奢靡、暴力仇杀等不良思想,从而使学生在组织纪律方面的观念越发淡化。
1.2 同伴压力使大学生容易遭受“文化垃圾”的侵害
传播手段的发达,使大学生之间信息沟通的渠道得到扩宽和加强,他们所获得和吸收的信息较之于传统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大大增加,甚至到了过剩的程度。这些信息不曾得到把关和过滤,良莠不齐,很多不良的信息也随之传入大学生群体中间,这些不良的信息就是“文化垃圾”。
1.3 同伴压力容易引起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异化和人格缺失
由于年龄和生活环境等客观原因的存在,大学生在人生阅历方面还显不足,在与群体之外的成人社会进行交流和沟通时,会存在一定的鸿沟。同辈之间的交往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学会如何进行合作竞争,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的同辈交往过程中,大学生易将同辈之间的价值观作为唯一标准,从而易脱离现实社会多元的价值观,因此,也易引起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异化和人格缺失。
2 同伴压力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
2.1 大学生群体亚文化盛行
如今,随着信息传播载体和传播渠道的不断出现,不同的观点和文化也随之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达到每一个人的信息接收终端,从而个人在很多时候进行着信息的被动输入。大学生这个年轻并且求知欲和好奇心都非常旺盛的群体,极易受到亚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2.2 大学生“从众心理”泛滥
单一个体在群体同伴压力之下对所坚持的意见动摇并最终放弃甚至转变原来的态度,使自己看上去跟群体中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行为就叫做“从众”。大学生群体间的这种“从众心理”使很多大学生不敢坚持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从而和“正确的”大多数握手言和。
2.3 大学生人际关系中不确定性和焦虑情绪影响
“不确定性削减理论”是人际传播中又一个重要理论。在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中,不确定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并且会随着交流的增多和深入而逐渐减少。面对全新的环境和同学,建立并且维护好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一种无形的同伴压力被每一位身在其中的大学生深刻感知。
3 如何减少同伴压力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3.1 发挥“从众心理”的正面作用,树立群体“榜样”
“从众心理”有负面作用,也有正面作用。积极发挥其正面作用并在群体中树立“榜样”能有效减少同伴压力的负面影响。当同伴压力是积极正面时,应鼓励大学生积极融入,使健康正向的群体文化和信息得以广泛传播,从而吸引更多成员。
3.2 降低人际交往不确定性,提高人际鉴别和选择能力
对大学生自身来说,当面对同伴压力时,应该学会敏锐地感知和鉴别同伴压力的类型和导向,选择适合自己的同伴群体。
3.3 打破认知一致性,鼓励创新思维
打破认知一致性并不容易,创新思维的诞生也是宝贵的,但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应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因为认知一致是可怕的,人类文明将不会有新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宋官东.对从众行为的再认识[J].心理科学.2002(2).
[2]张恕,于淑华.大众媒介下的人际传播[J].新闻界,2012(3).
作者简介:申亚美,女,河南许昌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网络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