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娱乐节目克隆化现象研究
2015-02-26梁博文
梁博文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电视娱乐节目克隆化现象研究
梁博文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摘 要:当前,我国电视娱乐节目仍在发展中,其质量无法与需求量成正比,这就衍生了一种我国娱乐类电视节目独有的现象——快速的克隆与模仿。本文将结合实例对此进行探讨与分析,研究其原因、问题,为我国未来电视类娱乐节目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电视娱乐节目;克隆现象;本土化创造
1 电视娱乐节目和娱乐节目克隆现象
随着我国电视媒体事业的发展,受众已经由上个世纪的文化饥渴状态发展到如今的文化审美疲劳状态。娱乐类电视节目的竞争也随着受众审美水平的提高而日益激烈。如何在娱乐节目播出的第一时间抢占市场,博得收视率,扩大影响力,已经关乎到一档娱乐节目的生死存亡。
娱乐节目表面为观众提供消遣娱乐的功能,但真正优秀的节目会在娱乐同时发挥电视的认知、教育、审美等功能,使观众在放松的同时受到其良性影响。但是一些娱乐节目急于追求成效,急功近利,导致每出现一档受观众喜爱的娱乐节目后,同题材的娱乐节目就会急速爆发。如此循环往复带来的结果就是观众对这一娱乐题材的厌烦麻木,缩短了真正优秀的娱乐节目的寿命。
2 电视娱乐节目克隆现象存在的原因
2.1 风险小易实施
自从2004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打响头炮,2010年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创造高收视率后,我国的娱乐市场开始了引入外国电视娱乐节目版权的狂潮。如《奔跑吧,兄弟》《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极限挑战》《蒙面歌王》等。
随着传媒行业的发展,电视台与传媒公司也越来越多,传媒市场日益激烈地争夺着原有的收视群体。在这种分秒必争的市场前提下,如果花费大量时间和投资去做一档高质量的娱乐类电视节目就意味着需要承担不可预测的市场风险。但是直接引入版权则不同,因为这些娱乐节目在创始国已经发展成熟并且成功通过了收视率的考验。所以,这种投入小、风险小、保鲜度高的引进版权方式在近两年呈现“井喷式”发展。
2.2 缺少版权意识
创作出再优秀的娱乐类电视节目模板也必须通过电视节目表现出来才能实现它的价值。而我国的现行法律中并没有关于保护电视节目版权的明确条例。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下,我国的娱乐类电视节目模板克隆现象越发的普遍。即使我国原创出优秀的娱乐类电视节目模板,但在创作者还没有完全获益的情况下,就被大肆跟风,无疑打消了创作者的创作激情,长此以往,我国电视从业人员自主创造能力的降低。久而久之必将导致电视类娱乐节目的衰败。
3 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目前存在的问题
3.1 同质化严重
同质化即差别不易分清,差异小。在产品同质化基础上形成的市场竞争行为称为同质化竞争。目前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看似丰富多彩,实则缺乏个性,了无新意,大多是某一兴起的节目模式的复制品。虽然通过复制粘贴制造出很多孪生节目,但不注重深度开发和再次创新,只能使节目越来越无趣。如有的节目不但名称类似,连内容和包装也都基本类似。真正是你有我有大家有,使得我国的娱乐类电视节目陷入了同质化竞争的局面。
3.2 节目格调低俗化
娱乐类电视节目面对的受众是普通大众,所以为了满足大多数人的娱乐要求,娱乐类电视节目必须要做到喜闻乐见通俗易懂,充分发挥其娱乐性、通俗性。但创作的过程却不是那么容易,为了达到收视率的要求,某些电视从业人员将通俗扭曲为庸俗、低俗,为了博取娱乐节目的收视率爆出各种雷点,内容粗俗不堪。
3.3 电视娱乐节目本土化失当
虽然《超级女声》《非诚勿扰》等完全引入海外版权的娱乐节目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但并不是所有完全引入海外版权的娱乐节目都会在我国取得成功。海外成熟的娱乐节目模式针对的是海外的受众,如果直接引进未必完全适合我国的受众需要。所以引进的海外版权的娱乐节目本土化改造就非常必要。原版英国节目The Cube获得了2011年英国最佳电视综艺奖项,但在我国仅仅数月,就淹没在众多的娱乐节目当中。虽然引进海外版权的娱乐节目有一定的优势,但引入节目的选择一定要符合我国国情,符合我国受众的需要。
4 改善电视娱乐节目“克隆”现象的方案
在我国电视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引进海外反响好、收视率高的娱乐节目并根据我国国情进行适当修改再播出的确不失为一个讨巧的好办法。但是,一档电视类娱乐节目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不是通过简单引进海外版权或跟风克隆就能做到的。我们要
在我国的电视类娱乐节目的发展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4.1 开拓蓝海市场不断创新
营销法则告诉我们,市场永远都有缝隙,关键在于发现、选择和执行。“蓝海战略”是开创无人争抢的市场空间,超越竞争的思想范围,开创新的市场空间。我们要创新,实际上就是要开创蓝海市场,那么寻找市场空隙就是我们讨论的关键。
电视类娱乐节目准确定位针对不同的人群阶层进行细化,可以根据受众的年龄、职业、兴趣、受教育程度等进行专业化、小众化的传播,在细分市场中,赢得市场。如《旋风车手》作为我国首档原创汽车竞技类真人秀节目走的就是细分化路线,其看点不仅在于酷炫的驾驶技术,还讲述了队员与车的故事。同时邀请了中国各大汽车俱乐部、专家共同规划比赛赛道。该档节目在增强与观众互动的同时也兼顾了节目的专业性和趣味性,把交通规则、驾驶技术等专业知识融入比赛环节,让观众享受视觉乐趣的同时也有知识收获。
追求创新除了市场细化还可以另辟蹊径,例如,对俊男美女游戏竞赛等常用的元素而言,老年市场就有很大的缺口。2007年广西电视台创办的以“情感互动、才艺展示、竞技打擂”为主线展示中老年人歌唱才华的《金色舞台》便逆向而行,不仅打开了新市场,也丰富了中老年人的娱乐生活,对于制作者来讲可谓一举两得。
4.2 培养受众群体提高节目格调——俗化转雅化
在收视率的巨大压力下,电视制作者会不断思考怎样去吸引受众,怎样去提高收视率,最终使“三俗”节目大量出现在观众的视野。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是很重要,但播出一档有正确的价值导向作用的娱乐节目更重要。培养观众的正常审美才能使电视娱乐节目有更长足的成长空间。这就需要娱乐节目树立正确的节目价值取向,发扬人文精神,远离“三俗”。其中《汉字英雄》作为一档传播正能量的真人秀节目,将知识问答与淘汰制的比赛形式相结合,在刺激激烈的竞赛中传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用中华文化的内涵将趣味性与知识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得到了观众的喜爱。
4.3 电视娱乐节目本土化
我国有一部分娱乐节目是源于国外的娱乐节目模板,但其不一定完全符合我国受众的品味和需要,所以外来娱乐节目的本土化是“舶来品”在我国电视荧屏中生存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的电视类娱乐节目中很成功的两档栏目分别是《奔跑吧,兄弟》和《极限挑战》,而它们来源于韩国的相应节目,在我国的成功着陆有着多方面原因。在以前,国内的娱乐类电视节目的外包装是相当滞后的,这与我国的制作团队专业性不强有关,但最关键的是我们没有这个意识。对于引入海外版权的电视类娱乐节目模板,我们要善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互相融合,互相碰撞,才能有炫目的火花。要善于发掘我国的传统资源和民间资源,并融入其中才能实现海外娱乐节目的本土化。只有立足于本国国情与受众,推出适合我国观众的节目,才能得到长久发展。
5 结语
在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中,娱乐节目受众在电视受众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电视类娱乐节目的发展探索注定是多重的、曲折的。中国的电视娱乐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我们对它应当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最终会靠着自己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胡正荣,李舒.电视娱乐节目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6).
[2]杨状振.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娱乐化发展十年回顾与反思[J].生屏世界,2009(8).
[3]孙玉双,田蕾.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误区与创新[J].现代视听,2010(1).
[4]张世玉.狂欢理论观照下的电视综艺节目发展冷思考[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
[5]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梁博文(1990-),辽宁沈阳人,艺术学硕士。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