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文化群体心理极化及疏解路径研究
2015-02-26刘瀚榆
刘瀚榆
(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南昌 330022)
引言
当前,文化多元化发展成为主流,“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民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①以互联网为交流平台产生的网络流行文化,是以社会青年为主要人群、以新媒体技术为主要传播渠道的非主流文化。这种亚文化中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去中心化、权威消解的特征,是对精英文化的一种“反叛”。但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人们的心理逐渐发生偏向,一些易激动和非理性的情绪扩散开来,最后形成的文化群体会体现出不同程度的极化现象。根据学者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文化风险是社会风险中的重要因素,而网络流行文化所呈现出的群体心理问题无疑成为了新的文化风险。时下流行的“屌丝文化”,从最初的自嘲式减压到现在的主观性的自我堕落、从最初的憧憬希望到现在的阶层间仇恨的刻板印象,这种在文化建构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极化,为社会文化安全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增添了较大的风险。
一、检视媒介对网络流行文化的建构
不同时期的文化生产与媒介发展有着密切关联,不同文化在社会中的生产和传播离不开媒介助力,人们通过不同媒介获得对当下社会生活的认知,而媒介在文化建构过程中的作为也对文化主体的群体心理起到了引导作用。
屌丝文化发起于网络平台,是网民交互的文化衍生品。但时至今日屌丝文化被广为所知和备受推崇的重要原因在于不同媒介对屌丝文化的传播。网络媒介是它的发源地,也是将屌丝文化推向网民群体的推手,而生活中的传统媒介对屌丝文化的解读和传播,进而形成了新的文化高潮。
(一)新兴网络媒介催生流行文化
一方面,开放的网络环境是流行文化生根发芽的沃土。伴随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网络活跃的人群越来越多,特别是网络良好的匿名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等特性,大家更热衷于通过网络媒介扩大认知、思想激荡和话语表达,这就逐渐形成了极具时代流行特征的文化圈。而“屌丝文化”在网民中广泛推崇,是在网络这个新媒介环境中进行文化创造的典型。
另一方面,网络媒介中传播中内容复制和语义再造的特点也造就了网络流行文化的盛行。
(二)传统大众媒体助推文化高潮
“流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总是与大众传媒形影不离、共生互动。一方面它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传媒本身就是流行文化的‘领头羊’,当代从事文化研究的学者没有不重视大众传播媒介研究的;另一方面,大众传媒又是各种文化传播的载体,是流行文化的积极传递者、倡导者、推广者与普及者。”②屌丝文化的形塑过程不仅依托于网络空间,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参与对这种流行文化的媒介形象建构,形成对现实社会的辐射影响。
屌丝文化在网络备受追捧引起了传统媒介的关注。据统计,大众传媒自2012年初开始将“屌丝”作为特定群体进行报道,而在随后的5个月中,媒体对“屌丝”的关注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这说明“屌丝”的特殊身份和社会行为成为媒体持续报道的热点。在传统媒体的加入下,屌丝文化不仅被更多的人知晓和接受,也完成了从网络社会向现实社会中的映射和传递。
二、网络流行文化中的群体心理极化表征
“群体极化”最初是由美国学者凯斯·桑坦斯提出的:“团体成员一开始既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着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③在当前社会阶层分化,资源矛盾凸显的情况下,各种群体性事件频发,群体极化现象十分明显。在互联网平台上,由于物理空间的局限性,群体极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公共舆论和流行文化的建构中,特别是焦点事件和文化生产过程中的群体心理变化。正如凯斯桑坦斯所言:“网络对许多人而言,正是极端主义的温床,因为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在网上轻易而频繁地沟通,听不到不同的看法,持续暴露与极端的立场中,听取这些人的意见,会让人逐渐相信这个立场。”④
在时下盛行的“屌丝文化”中,群体心理极化现象在文化的建构有着充分体现。初始是一群社会地位较低、资源积累匮乏的年轻人,他们在百度李毅吧交流时有感于相似的社会遭遇,以一种自嘲式的语气发泄各种不满和倾泄现实社会中的压力,久而久之便以“屌丝”自称。他们以社会底层的“搬砖”为荣,但却幻想成为上层社会的“高帅富”,虽然表现出对现实不公的无奈,但也有着能够一朝“逆袭”自强梦。这些自嘲和无奈,甚至敌视精英的心态虽然有些偏颇,但却也是年轻人在现实压力的真实反映。但在文化发展和推广的过程中,屌丝文化中的群体心理也逐渐发生改变,消极和敌视的情绪大行其道,而期望逆袭的自强之心却逐渐销声匿迹,人们对社会阶层分化形成更深的刻板印象。笔者进过分析认为,屌丝文化中的群体心理极化表征主要有以下几个:
1.非公平环境导致的弱势心理泛化
弱势心理常产生于没有优势资源的社会成员,他们由于缺乏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积累速率,更怕失去可能存在的由公平竞争而产生的进步机会。在社会代际交流和代内交流的非公平问题凸显的现实前,民主会产生极强的弱势心理。而由于社会利益分配不当,激励机制发生扭曲和贫富差距扩大,民众的弱势心理渐渐呈现出一种泛化趋势,这在网络流行文化中就得到了明显的呈现。
产生于如此背景的“屌丝文化”,正是现实刺激下弱势心理泛化集中体现。由于社会变迁中社会阶层分化明显,不同的社会阶层其拥有的资源与发展基础差距也随之加大。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屌丝”的那种复杂的心情,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无力改变现实的无奈;既有对“高富帅”与“白富美”的羡慕嫉妒,也有对之不屑一顾的蔑视与恨。最直接的反映就是社会男女交往问题。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使人们在择偶时往往注重经济条件与外表长相,这种择偶标准对青年人产生最直接的冲击,“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看上去是一种选择,但却是社会“物质化”思想在社会成员身上的投射,使现实中衡量成功与择偶的理想标准出现种种偏差。这种现实的偏差会强化人们的相对剥夺感与面对现实的无权感和群体无力感,这些都是弱势心理泛化的有效佐证。
2.群体性焦虑衍生的畸形满足
“屌丝文化”中,人们在以“高帅富”这些群体作为参照系时,屌丝个体往往以弱者自居并形成较大的相对剥夺感。由于相似境遇下的“惺惺相惜”无疑增大了群体内的个体压力,进而形成了一种群体性焦虑情绪。有网友认为:“屌丝们努力证明自己的能力,并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与想象,但由于在成长、爱情、工作及健康等上获取资源非公平,带给他们更多的压力和焦虑,但现实的无奈却使得他们只能是自我安慰和解嘲。”生存现实的压迫,无疑增加了他们的资源获取诉求并加深了他们的群体焦虑感。
在群体焦虑加深的影响下,一些青年奋起努力,期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完成属于屌丝的“逆袭”,但大部分信奉“屌丝文化”的青年群体在自嘲与自懈的指引下,往往会采用不作为的方式来进行逃避。在阶层分化、贫富差距加剧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启用自我防御机制来保持内在的心理平衡。这种平衡就是一种自我催眠式的满足,满足于自己不是高富帅和白富美,满足于在生活底层的精神放松。实质上,这种非常态的“自我满足”不仅仅是对贫富差距现实的一种本能反应和对自己不利处境的一种无奈表达,而且也是对自我能力的怀疑、不自信、不能自我接纳的一种表现,更可能是一种错误的归因所致,即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埋怨父辈没有给自己提供优厚的条件与基础。
三、极化心理引发的文化风险及文化安全
学者道格拉斯和威尔德韦斯关于文化风险的研究主要从风险归因的角度切入,强调的是制造、扩散风险的文化特征,而这种文化特征的重要表现便是文化建构过程中群体心理的衍变。“风险的本质不在于它正在发生,而在于它可能会发生。风险不仅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被生产出来,而且在赋予意义的过程中生产出来。”⑤
文化风险的增加也逐渐形成新的文化安全问题。许多学者对文化安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冲突和文化传播,而由文化自身呈现出的安全问题鲜有研究。对由群体心理极化带来的的文化风险,是对其他文化建构的安全警示。
屌丝文化中,人们弱势与自嘲的心理主要来自于现实生活的压力,在互联网平台上形成群体认同后,逐渐增加了偏激的心理成分。自视赢弱、反对精英、仇视政府、乐见冲突等非理性心态开始充斥整个文化氛围。而这些带着极化心理的网民在应对其他网络事件时,往往在意见表达时只顾自己的感情宣泄,毫不在意事情真伪,对激化阶层间对立和官民关系乐见其中。这对其他形式的网络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污化的作用。
四、探索规避文化风险、疏解极化心理的路径
众所周知,人们面对社会压力的增加往往会影响到自我心态和认知心理,极化心理也正是在压力作用下的畸形衍变。如前文所述,网络流行文化中的群体心理极化增添了较大的文化风险,而面对这种社会风险的挑战,寻找疏解极化心理的路径和策略十分必要。笔者认为,从文化形成过程的角度出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知识精英把关意见风向
根据美国学者勒温提出的“把关人”理论,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是有“把关人”存在的,例如在新闻的传播中编辑就充当了把关人的角色。互联网的开放和包容特点,打破了传统信息流通模式,在网络空间自由性和匿名性的影响下,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角色逐渐弱化甚至消失。这也直接形成了网络空间中“百家争鸣”的格局,也为各种偏激或极化意见的传播提供了良好载体。
笔者认为,面对网络空间“纷乱”的意见场域,要纠正甚至减少极化心理在网络空间中的传播,知识精英需要充当把关人的角色。虽然网络空间中去中心化、消解权威的思想拥有不少追崇者,但更多的人是怀着从众心理在接受各种意见和思维。
2.普通网民提高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思辨性应变能力及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的能力。网络流行文化下的群体心理极化,很大原因在于网民的媒介素养的缺失。在文化建构过程中,很容易迎合低层次审美情趣和只注重感官刺激。因此,作为公众应该增加责任意识,对非理性判断和极端化情绪应学会甄别,不应随意盲从和偏听偏信,摒弃那些攻击谩骂,理性表达,形成一个正态的交流空间,营造向上的文化氛围。■
注释:
①刘岩:《“风险社会”三论及其应用价值》,《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3月
②仲富兰:《流行文化与传媒互动关系略论》,《新闻记者》,2008年第11期
③凯斯·桑坦斯:《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上海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50页
④凯斯·桑坦斯:《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上海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51页
⑤潘林华:《微博时代电视国际报道的深度突围》,《中国记者》,201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