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传递新闻的特点与未来发展
2015-02-26王瑾
摘 要:新兴媒体的应运而生,对传统广播传媒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但是,声音传递新闻与传统纸媒一样,最终是各居其位。本文将对声音传递新闻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阐述声音传递新闻报道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为我国传统传媒未来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信息时代背景下,声音传递新闻在迎来了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基于此,明确声音传递新闻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能够更好地指导声音传递新闻可持续发展。
1 声音传递新闻特点概述
1.1 特点
1.1.1 客观特性
“真实”是新闻报道工作的核心,新闻事实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新闻报道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之上的,在实际新闻报道过程中,主要把握好两个方面,即客观性和新鲜感,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发展背景下,现场直播能够将观众与新闻事件置身于统一时间点上,与受众生活紧密相连,基于此,广播新闻客观性也充分体现出来了。
1.1.2 深度特性
随着新闻日渐同质化,深度报道成为获取受众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受到声音传递新闻即逝特性的影响,突出新闻报道的深度性显得尤为重要。坚持客观性原则是进行深度报道的前提,但是,现实中,由于过度追求播报力度,往往忽视了其中的人文性,不利于声音传播新闻报道发展,另外,深度报道也需要重视构思结构,精心选择新闻角度,并进行深刻、理性的思考,为受众梳理信息,还原事实真相,引导社会公众树立正确思想、观念[1]。与此同时,面对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形势下,受众也越来越关注实效性。
1.1.3 本土特性
“以人为本”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主流趋势,并逐渐渗透至广播新闻报道中,大众传媒越来越重视亲和力,立足于受众需求,将平等作为传播核心,建立亲民传播模式。例如,广播作为听的艺术,其语言也表现出口语化、形象化。通过对现代声音传播媒体发展情况来看,广播作为一种大众传媒,特别是地方广播,更加注重添加地域性元素,并不断创新,稳固受众群体。
1.2 优势
首先,声音传递新闻在科学技术支持下,突破了传统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具有采制简便、传播及时、接受方便等优势。例如,电台可以利用点播传递声音,快速为公众提供新闻,另外,声音传递新闻不受空间限制,覆盖范围极广。
其次,听觉优先,交谈和演说作为人际交流的主要方式,声音传递新闻能够快速让人们接收到信息,不仅如此,声音传递新闻还能够突破纸媒隔离,将人们置身于一个领域中,基于此,声音传递新闻创造的独立声音世界是难以替代的。
再次,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微博、微信等逐渐成为舆论工具,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媒体,其以快速、无限制等优势受到越来多的关注。
2 声音传递新闻报道未来发展
2.1 实现角色转换,数字化趋势
科学技术背景下,传统单一方向的声音传递新闻形式逐渐转变成为双向广播,由信息发布者成为信息整合者,新闻报道在形式上也会越来越重视实时性,第一时间发现新闻事件,并进行报道和深度挖掘,另外,以往报道内容注重信息数量,未来将会更加关注信息质量。因此,在新闻传递未来发展中,要明确自身角色的转换,积极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
2.2 关注节目创新,多元化趋势
受众需求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地域新闻传递媒体要想稳定受众,需要不断创新,迎合不同受众口味。因此,新闻要越来越重视节目创新,融入更多新鲜元素,并积极树立节目品牌,除此之外,节目管理作为声音传递媒体日常管理的一部分,其管理质量和效率情况直接影响节目未来发展,基于此,实施目标管理势在必行,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并落实到实际管理过程中,提高新闻报道质量和效率,从而有效提升报道效果及影响力。
2.3 重视现场报道,实时化趋势
遵循客观事实作为广播报道工作的基本要求,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地抓住环境、自然等效果成为新闻报道的重点,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新闻报道者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丰富自身经历。因此,在实际报道过程中,要树立现场第一观念,学会感知周围环境,要敢于尝试和努力,并加强对现场各类信息的鉴别能力,就好比某著名记者曾说过“如果你的照片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远”。不仅要树立现场第一意识,还需要强化自身业务,从而更好地为受众报道新闻事实。
2.4 与新兴媒体互动,互动化趋势
传统新闻报道与新兴媒体有机结合成为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通过手机等终端能够收听广播节目,从某种意义上说,声音传递新闻媒体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网络在新闻媒体传播过程中的渗透,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空间局限性,广播信息也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人们也能够通过客户终端,实现实时互动,及时了解受众所思所想,为广播传媒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3 结论
声音传递新闻报道作为传统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