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微时代”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的思考

2015-02-26呼双双,左伟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4期
关键词:微时代舆情舆论

摘 要:新媒体发展进入“微时代”, 网络舆情对高校的影响已日益突出。网络舆情该怎样被认知?又该如何引导网络舆情科学决策、为我所用、推动发展?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

1 网络舆情发生的时代背景

早在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就指出,近年来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传媒格局,还对全球尤其是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全方位、革命性的深刻影响。关于新媒体的概念和由来已毋需深究,但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一语道破这种媒介的特点,那就是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既是信息的制造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同时又充当信息接受者的身份”,新媒体的力量之大令人“不寒而栗”。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

2 高校对网络舆情认识上的误区

教育关乎国计民生,向来是人们关注和吐槽的重点领域,网络舆情对高校的影响已日益突出。相对于其他行业,高校部分管理者对网络舆情的认识还比较滞后,存在一定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认识不清,应对失当。网络舆情是客观存在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传播规律。正如《教育舆情》所说,早期的“民意”如果受到冷落,就会逐渐演变成中期的“民议”和后期的“民怨”。在面对这些网络舆情时,一些部门或个人不知所措,采取回避和敷衍的策略,无计可施;一些部门负责人缺乏敏感性,不能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妥善的应对措施,最终错失了应对的最佳时机;还有的部门和个人对网络舆情过于敏感,一有风吹草动,就急于辩解,未经调查核实就妄下结论,试图转移舆论焦点,极易引起民众的更多不满和猜测,甚至成为舆论攻击的对象。

2.2 危机当前,推诿塞责。一些部门和个人缺乏媒介素养,对社会监督和舆情民意存在误解,当舆情危机出现时,不是第一时间正确研判形势,查找问题所在,而是采取“鸵鸟政策”,急于推责,善于“踢皮球”,不能和媒体以及民众之间构建一个畅通的沟通机制,贻误良机。

2.3 急于灭火,封堵了事。网络舆情爆发后,对于一些部门或者个人来说,不问青红皂白,首先想到的大都是删帖和堵塞言论他们的思维习惯是帖子没了,“茬”也就不存在了。事情真有这么简单吗?有时候恰恰相反。简单删堵等于自断了解社情民意的门径,而 一个不当的处置其危害远大于舆情本身。

笔者认为,应对网络舆情要明确其基础在适时监测,核心在理性研判,重点在引导舆论。高校网络舆情发展一般遵循“网上消息-网络围观-舆论活跃分子点评围观-传统媒体介入报道-事件影响力扩散-民众热议危机加深-高校被动回应”的传播路径。因此,高校面对网络突发事件,必须遵循传播规律,快速进入状态查明事实发声表态,第一时间抢占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3 高校妥善应对网络舆情的方法

频频发生的网络舆情危机给高校敲响了警钟,特别在自媒体运转浩浩荡荡的今天,要提升部门或者个人的社会沟通能力,妥善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应当在思想意识和实践层面实现几个转变:

3.1 从滞后弥补到事前预判。社会上的很多案例表明,舆论监督对于推动法治进程,推进公共事务公开,促进互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其等到一项新政或措施出台后引发不必要的争议,倒不如把工作做在前头,对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不完善或者偏差之处提前预估,做到心中有数,在应对时不致被动。

3.2 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引导。在实际应对中,要抓住舆论初发的观望期这个最佳时机,采取措施主动引导,公布事实细节、披露更多信息以回应公众的期待。

高校在应对网络突发事件时的回应态度是传递给公众的“第一印象”,因此,网络突发事件发生后,部门或个人态度要诚恳,要充分考虑公众的感受并取得公众的信任,进而主动引导舆论走向。

另外要根据舆情的特点,因势利导。绝大多数民众的意愿无非是问题的妥善解决,因此最大限度地平息公众的不满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热议问题才是治本之策。对于暂时无法妥善解决的事件,则要开诚布公地作出解释,取得谅解和支持。

3.3 从模糊粗放到准确聚焦。在应对网络质疑时,高校需要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公开公众关心的重要信息,通过官方的指定规范渠道引导社会舆论。同时新闻发言人在突发事件中的发声要讲究“艺术”,在处理重大网络舆情事件中,新闻发言人要能够“接地气”,为公众认可和接受才能“有人气”,解决问题“有底气”,促进危机事件向良性方向发展。

3.4 从反应失当到反应适度。前文提到,网络舆论固然对公共权力、社会生活实现了监督,但某种程度上它也是民意的自由碰撞,具有非理性和不规范性,而舆情的出现恰好可以引发反思并促进政策措施更加规范,因此理性对待舆情,合理回应并引导舆论发展为我所用才是正道。

猜你喜欢

微时代舆情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消费舆情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舆情
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