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日说法》新媒体创新的本质化探寻

2015-02-26刘金旭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4期
关键词:演播室电视节目受众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国内电视节目逐渐吸收新媒体技术元素来打造全新的电视节目播出形式。电视节目创新便成为了电视节目实践的一项系统工程。在复杂激烈的媒体竞争下,为了符合受众的心理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便需要对节目形式进行改进。随着传统媒体的播出平台受到新媒体的影响,自身不得去寻求更大的发展平台,而要发展就需要创新。但究其原因为何要对对原来的电视节目进行创新,则需要探索电视创新的本质。它包括新媒体与电视融合背景、电视受众的心理机制的变化、电视主体的创新性提高、社会语境背景下改革的动力等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当今媒体已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展到网络及其他新媒体。媒体是交流和传播信息的工具,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离不开自身的传播语言体系。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形成了新的媒体传播格局,使传媒业态尤其是电视行业发生了新的变化。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新媒体在艺术领域的蔓延,它逐渐改变着电视艺术的传播方式和受众接收传播的意识。新媒体的发展是以互联网为依托的,自身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交互性特征。覆盖范围与传播影响都不容小觑,因此它逐渐成为了发展势头猛烈的传播技术载体。新媒体的发展与成熟虽然拓宽了中国社会的舆论空间,放大了电视发展的范围。但是它却极大地挤压了传统电视媒体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电视节目的创新不仅需要有丰富多元的素材,还需要有较高的传播平台和节目系统,因此要对一档播出已久的电视节目进行新的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任务。2013年《今日说法》节目推出了一档全新的周播栏目《撒贝宁时间》。节目中新媒体的运用贯穿了节目的始终,虚拟结合的演播室、角色转化的主持人以及特殊的叙述结构和推理方法都印证了这版新节目的强大创新力量。

1 新媒体与电视融合背景探究

电视节目必须加快自身改革的步伐。在不断的探索与发展中在新媒体环境下找到中国电视节目的未来发展方向。新媒体的发展在近年来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传播领域,其中“三网融合”的势头最为猛烈。“三网融合”不仅是新媒体发展的重要依托,也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传统媒体格局。新媒体的发展必然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收看方式与更加丰富的传播内容,因此也会对中国电视行业的传媒形态与收视习惯产生重要的影响。传统电视媒体的改革与突破迫在眉睫。这是一个众声喧哗和大众狂欢的时代,话语权的设置变得越来越随意,“把关人”的作用也随之削弱,传播速度快速提高,传播路径也变得越来越广阔。随着传播方式的发展,受众的接收方式不再依赖于传统电视媒体的格局,渴望自由与随意的呼声越来越高。传统电视媒体很难在传播平台上吸引更多的受众,反而更将自身的局限与禁锢凸显出来。因此就亟待建立新的创建体系。新媒体的发展以及新媒体艺术的介入与新媒体技术的介入都能使电视节目的质量与格调提升,因此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的发展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议题。

2 电视受众审美机制的诉求

英国美学家、艺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一书中,极其强调形式,贝尔认为一切审美方式的起点必须是对审美情感的亲身感受。而贝尔“有意味的形式”却恰恰符合了当代电视的审美需求——视觉的重要性。当代的电视受众是一个庞大的概念,它是由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与不同文化水平的人组成的一个集体,这个集体表现出一种复杂性和多样性。世界一体化进程使不同的文明、文化在不断交融、碰撞、整合,这种社会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影响人的审美理念。日常化的审美慢慢地不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这就需要在电视节目的改版中融入陌生化的元素,让观众能随着节目的推进而一步步解开陌生的面纱。《今日说法》周播栏目《撒贝宁时间》的推出,正是契合了电视观众对法治节目的审美诉求。这也是央视综合频道系列创新项之一。电视节目受众的心理状态有两种,一方面追求大幅度的熟悉与认同,另一方面又追求新颖和奇特。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大众的审美与欣赏都趋于一种消费,不再需要用冗杂的思维去构建一种场景,也不需要过多地思考一些情节,观众需要的是一种直观感受,视觉上需要的是一种刺激与真实。同时,在电视受众日益分化的今天,不同受众的要求表现出一种差异化和个性化的趋势。传统的法治节目中演播室的功能是叙事、讨论、与观众互动,主持人的作用被隔离在案件侦破之外,大有隔岸观火的味道。《撒贝宁时间》的演播室一改传统演播室的单一实景或单一虚拟设计。在虚拟的演播室的左侧安排部分实景,作为小撒的刑侦工作室。右侧则通过电脑技术,再现出一个又一个的案发现场。既可以让主持人从现实穿越时空进入案发现场寻找破案线索,也可以让主持人从现场回到现实当中,在实景部分的“刑侦工作室”分析研究从“现场”带回来的证据。因此为受众打造一款个性电视节目产品贯穿在节目生产的整个环节。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电视产品也呈现出多元的形态,电视节目在升级开发的同时,必须要满足观众的个性化需求。节目融合了大量的新媒体元素,是互联网的支撑下新媒体与电视融合的绝佳案例。这就契合了受众的审美品位与审美要求,在进行陌生化接受的同时又融合进了熟悉的生活场景,最主要的是节目改变了传统的制作方式与传播方式,新鲜感来袭,必然引起关注。

3 表现空间与新“视阈”的诉求

“场域”一词见于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与文化西行研究中,布尔迪厄认为:“每一个场域都是一个独特的空间、一个独特的圈层同样也是一个具有不同规则的游戏圈,这种游戏圈使得艺术场和经济场以及法律场具有完全不同的游戏方式。”若将“场域”的概念与范围缩小到新媒体中。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艺术与技术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此时的场域自身具有了一种自主性,所有外部权利的渗入只有通过场域的独特形式的特殊调解后才能间接地影响到行为者身上。新媒体能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立体的传达方式来促使欣赏者享受到更现代化的艺术,而这也吻合现代人类不断提高的艺术欣赏水平要求。电视艺术也不例外,如果想在电视节目中达到完美的传播效果,就必须要营造出一个小的“场”,也就是空间。《撒贝宁时间》就营造了一个“场”,它穿越了时空,使不同时间与空间之间的穿梭成为了可能,这是一种真实的再造与延伸,它超越了空间也超越了真实。因为节目中所营造的空间是流动的,是真实物质空间的虚拟再现,在技术元素的帮助下,它能够移动这个“场”因此能在这个固定的演播室中,带领观众走进不同的现场。

在每一期的节目中,主持人撒贝宁都担任着不同的职务,主持人、现场记者、侦探、分析员、讲解员等,多重身份的设置使节目更加具有吸引力。如2014年6月19日《火场疑云》这期节目,从节目开始的音乐设置、三维讲解、虚拟现场的再现以及主持人在“现场”的分析,都造成了观众的“最熟悉的陌生化”,本不与自身相关,但又紧紧地吸引着受众。与以往法制节目用同类题材MV代替现场不同的是,该节目用新媒体技术将现场还原,重新组合场景,使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此时的观众会凝神屏气,似乎回到了最初的“仪式化”的场景,但与仪式化场景不同的是此时观众的欣赏是自由的,而这种仪式化也是观众自身营造出来的。电视观众需要引导,而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背景下,对观众的引导不再只是主持人在主播台去实现,而是需要主持人带领观众走进所讲述的事件中去引导,撒贝宁在节目中既担任了主持人的角色也担任了“侦探”的角色。这档节目最大的亮点在于新媒体的运用,虚拟演播室与真实演播室的交互、主持人撒贝宁身份的置换,都能将节目的始末形象化的娓娓道来,给观众造成一种现场感与真实感。面对这在场的缺席,正迎合了电视节目观众的审美趣味,既在观众的审美经验之中,又能吸引观众,达到了一种熟悉的陌生化的高度。比如节目中的凶案现场、车祸现场、溺水现场等不同的案发现场都是通过新媒体技术还原,成为了真实现场的“镜像”。

4 市场语境下改革动力的诉求

市场需求的动力是电视节目创新的一个支撑点,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必然存在竞争后的洗牌与资源的重新配置,更大的动力是一种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是一种需求与竞争的动力。竞争的不断加剧使电视节目创新的成本和风险都有所提高,但是面对电视传媒的同行竞争,传媒业的同业竞争就必须要做出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世界上引领电视技术创新的主要是美国、日本和西欧少数国家。就中国大多数电视台而言,几乎没有技术创新,只有技术设备的更新,甚至比西方国家电视媒体的技术更新速度还快。对中国大多数电视台来说,除了宣传制度,几乎所有的管理制度都是移植而来,少有创新。在打造出“差异与个性”相统一的节目之后在传媒领域占领高地。社会问题的多样化与法治社会存在的症结也是这档节目创新的现实支点与动力。社会问题的发生往往会通过电视呈现在屏幕上,因此也为这档电视节目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创新的时机。各种问题一经披露便会引起社会的反响与关注。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电视创作主体融合进新媒体技术与新媒体艺术,使得电视节目的制作更加真实可观。调整之后,节目在社会价值的体现与重构方面起到了更强大的引导作用。新媒体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它赋予了新媒体艺术新的活力,并催生了艺术发展的革命。技术引领的创新必须受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的支配。竞争压力催生了两种创新的表现:一种是分析现状主动创新,另一种是面对压力的被动创新。很显然《今日说法》这档节目是主动创新,力求在电视节目尤其是法制节目中占领新媒体下的科技高地。

猜你喜欢

演播室电视节目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新闻演播室灯光及布光技巧探析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县级电视台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应用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