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记者应成为媒体融合中的“全能记者”

2015-02-26程娟娟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广播升级受众

程娟娟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上海 200434)

广播记者应成为媒体融合中的“全能记者”

程娟娟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上海 200434)

新媒体发展迅速,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共生大势所趋,深刻地改变了新闻的生产方式和记者的工作方式。广播记者在新媒体融合中需要全面升级,华丽转身成为全媒体记者。

新媒体融合;创新策划;全能记者

如今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手机媒体、互联网媒体、楼宇媒介、新闻客户端各类新兴媒介层出不穷地浮出水面,长期占据传播话语权的传统媒体备受挑战,在此情形下,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如何与这些新媒体融合和谐共处,创新发展成为传统媒体人共同面对的课题。

全媒体欣欣向荣发展的当下,业界对于全媒体定义并没有统一观点,但一些专家认为,全媒体的“全”不仅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信在内的各类传播工具,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而且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渠道,深度融合,提供超细分的服务,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1]

一、媒体融合催生全媒体人才

在媒体融合时代,公众获得更多话语权和选择权,信息可以从主流媒体舆论环境与民间媒体舆论平台选择性接受,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作为传统广播记者的工作也需要升级,注重传播多元化、复合化,从单一的新闻采访升级为融合创新、复合采访写作、多渠道发布等复合模式。

广播记者在新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其素养也面临升级,成为复合型的全媒体记者。记者除了具备敏锐识别新闻价值、把握全局、善于与人交往、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能力外,同时必须掌握多媒体的采访手段和通信工具,综合利用多媒体传播新闻的能力。

二、塑造“全能记者”大势所趋

一名广播记者在新媒体环境下首先需要独具慧眼的策划组织能力,同时具有优秀的整合行销能力,熟悉全媒体运行的核心规律和运作流程,对新闻事件熟练地进行复合型制作和传播。

全媒体记者要有新闻聚合的头脑,适合各媒体的特点,发挥不同载体的不同组合产生的效应。用眼,即做全媒体记者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互动传播的“新闻眼”,挖掘受众的新闻资源,善于与受众互动。用手,即全媒体记者要会文章、能拍摄、擅互动。[2]

近30年来两岸经济不断互动合作,90年代初期,第一批台商利用全球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西进大陆投资,他们从最初的珠三角到如今的长三角。上海成为台商投资的乐土,上海台资企业层次丰富,类型多元,尤其以金融业、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为其产业特色。但一些在沪发展多年的传统台企“日本技术、台湾接单、上海生产、海外销售”的运作模式则遇到瓶颈,他们面临转型升级发展压力,技术的升级或转型物流、服务业都成为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深谙转型升级对于台企发展的重要性,2014年5月下旬我开始策划《在沪台企转型升级进行时》专题节目,甄选6家在上海第一、二产业的台资企业转型升级较为成功的案例,既包括两岸间影响力较大的顶新集团、英业达集团,也有中小企业如翔茂集团、广禾堂集团,试图探析不同类型台企转型升级之道,彰显台企“深耕”大陆发展的诉求,力求从本土化中寻找升级的契机。

其次,作为广播记者要“一专多能”,除了对广播传播技能熟悉把握,同时还要掌握多种媒体的传播知识和技能特点。一线记者既要了解相关媒体的传播规律和传播手段、特点,同时还要掌握不同媒介的采访形式、报道特点。例如,网络传播、手机传播、视频技术等。

《在沪台企转型升级进行时》专题节目在采访开始前就考虑带传播广泛性效果,记者通过图片、文字、声音、视频、微博等方式全方位报道,在网络、广播、视频、微博等多传播平台多元呈现上海台资企业转型升级中的发展历程,传播效果更佳。

与此同时,这次专题节目在不同平台制作过程也注重各自媒体特色,形成不同传播风格。在广播节目制作层面,节目尽量用采访者原声、现场音响效果来展现,尽可能透过采访者的短句和口语的形式让广播节目更加栩栩如生。在网络部分,更着重文字的严谨和编排,注重选择长句和一些精美的排比句,让文字显得更有温度和色彩,同时配以精美的图片,让读者身临其境。而在微博传播上,则注重用诙谐的网络语言和一些网络热词、短句吸引网友,让人眼前一亮。

这次采访,我也更注重多媒体传播先后的规律,构建传播立体网络。首先,微博传播“先发制人”,在采访进行当中,微博便同步发出,透过活泼有趣的网络语言让受众对这几家企业有初步了解和兴趣。采访完成后,从一手资料入手写作网络文稿,透过一篇篇图文并茂的网络报道让网友对这些企业的了解更深一层。待受众的热度未消,记者再利用手中的声音素材和音响效果对报道进行深加工和打磨,让报道更具深度和热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再次,在新媒体融合下,一名广播记者需要成为杂家和专家,不仅需要掌握新闻学、传播学的规律,同时需要具有复合的知识背景和丰富的从业经历。立足专业的基础上需要有机整合不同媒体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让自身有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连续4年参与采访的特别专题《我在大陆这一年》,每年透过采访不同的对象,让这些在大陆生活“有感”的对象诉说他们的故事,他们眼中的大陆这一年变迁。采访对象层次丰富有作家、官员、教授、学生、企业家、员工等,这些采访对象背景、专业不尽相同,年龄层次丰富,记者在采访中要掌握不同专业的背景知识,熟悉采访对象的兴趣爱好,这样在采访中才有共同话题,采访对象可以侃侃而谈,发掘出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报道更富层次感,同时在采访中记者也注重不同媒体的采制特点,全方位挖掘采访对象的亮点,透过全媒体全景展现,报道的传播影响更加深远。

新闻媒体融合下,媒体生态的巨大改变催生了记者工作方式的改变,记者如何在业务上又“专”又“精”,这是广播记者面临着的难题,有待不断探索。

[1] 刘长乐.全媒体时代,如何顺势而为?[DB/OL] . 中国企业家网,2010-7-29.

[2] 一个全媒体时记者的转型与思考[DB/OL] . 中国记协网,2010-7-29.

G214.2

A

1674-8883(2015)15-0100-01

猜你喜欢

广播升级受众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回暖与升级
爸爸也爱听广播
自主阅读,快乐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