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管理与维护

2015-02-26赵世光作者单位云南省孟连县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局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8期
关键词:村村通维护广播电视

赵世光(作者单位:云南省孟连县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局)



论如何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管理与维护

赵世光
(作者单位:云南省孟连县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局)

摘 要:广播电视的“村村通”工程满足了我国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本文分析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管理和维护,研究表明,加强宣传的力度,建立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及提高科学技术含量能够保障其管理工作,通过定期检修放大器的防雷设施,确定邻频系统550 MHz,做好电源的维护及加强技术培训等能促进去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管理;维护

广播电视是我国农村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其中现在的“村村通”工程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它将文化活动送到了农村的千家万户,满足了农村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一向惠农的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1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管理

广播电视覆盖项目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工程建设的好坏、质量的高低、成本的控制等都与对工程的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因而还应该从管理的角度来强化对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控制力度。为建设和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农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特提出如下建议。

1.1 加强宣传的力度

由于农村群体的综合素质及思想文化程度不高,没有充分认识到广播电视“村村通”管理的重要性,也不怎么了解此类设备的管理与应用。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只有将此类设备管理好,才能真正发挥该类设备的长期性。作为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农村群体对此类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做好向农村群体的宣传教育,逐步改变人们传统的管理观念。只有让他们明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才能促使农村主动地参与到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设备的管理工作。

1.2 建立科学化的管理制度

由于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管理工作不到位,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保证其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可在农村建立管理基地,安排专业的人员负责项目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等。同时,还需要村干部等积极配合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吸纳专业的管理和维护人员负责各村的设备检修和维护工作。加强设备的管理工作,严禁随意变动安装位置及买卖设备等现象,同时在建设工程的过程中,还要建立相关的制度,保证工程的质量。此外,还应保证资金的管理,加强资金的投入力度,使资金的使用过程透明化,确保专款专用。

1.3 提高科学技术含量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撑,这是由于其本身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的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可借鉴国外的经验,引进其先进的技术和人才,提高工程质量,促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也要提高贫困地区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可考虑使用小功率表的转播台进行无线方式的覆盖。对于相对比较集中的村落,才采取统一的有线建设方式进行信号输送。

1.4 科学编制形成合力

科学编制规划,切实解决边远农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的问题,一是发改、财政、广电相关部门明确规划编制的标准、量化和细化规划实施的达到的要求和效果。二是广电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奔赴各个实施点,调查摸底,并结合项目实施情况,广泛研究,按照“技术先行、安全可靠、经济可行、保证长效”的原则,制定出符合实际,科学合理,有利于发展的建设方案,全面实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其广泛性和复杂性,同时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村民居住区位的巨大差异,也是的工程项目的建设的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做好综合的打算。

1.5 落实管理职责

各级人民政府是本地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管理的责任主体,对“村村通”管理养护工作负总责,各级广播影视部门负责“村村通”管理实施工作。市、县(区)政府要按照“巩固成果,扩大覆盖,提高质量,改善服务”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区广播电视村村通管理办法,组织实施本级“村村通”工程管理工作。

2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维护及资金分担的建议

2.1 定期检修放大器的防雷设施

防雷工作对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十分重要。因为农村的广播电视网络的线路一般都是架空线路,处在露天的距离比较长,这就要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维护工作一定要做好防雷工作。尤其在夏季,维护人员应定期检查放大器的防雷设施,及时处理出现故障的设施,更换新的设备。维护技术人员可通过以下的措施进行防雷设施的维护工作:首先,选择放大器的型号应应合理;其次,在架设电缆的钢绞线上应该在一定的距离内安置接地网;最后,应让放大器的外壳接地,使其弧顶在钢绞线上。

2.2 确定邻频系统550MHz

在进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考虑到分配网络小、放大器数量少、住户比较集中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可通过微波天线接收下来的17~20套的电视节目不需要经过300MHz的再传输过程,故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使用550MHz系统。

2.3 做好电源的维护

稳定的电源是广播电视的基本保障和基础。因此,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维修从业人员必须从长期考虑,保证高质量的电源,不仅要保证其电源的稳定性,还要保证其维修的简单性。

2.4 落实解决好维护经费

广播电视村村通是各级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工作,是由政府主导投入的社会公益事业,要充分发挥政府对“村村通”管理养护工作的主导作用,将乡镇广电从业人员的经费和村村通维护经费纳人财政预算,从根本上确保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农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建议将偏远贫困山区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纳人省、市政府扶贫项目计划,安排扶贫资金,重点给予解决。

2.5 加强技术培训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工作,让更多的干部群众都熟练掌握调试操作技巧以及简单的故障判断和处理方法。各级广电技术人员要熟练掌握《直播卫星“村村通”加密平台用户服务流程》及收集、审核、录人用户信息的具体工作。

2.6 加强法制化管理

可与乡镇签订了“村村通”工程维护管理责任书,要求各乡镇广电人员必须按照民生工程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维护规程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值班、安全和维护工作等制度。定期对线路和设备进行检测维修,故障抢修,仪器管理。建立和完善传输分配档案、技术设备档案、用户档案,确保资料的详细完整。杜绝各种安全事故发生,使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真正纳入法制化管理。

2.7 加强队伍建设

各地要建立专门的“村村通”工程管理养护队伍,覆盖农村地区的无线发射转播台(站)要安排专人维护设备,确保无线发射设备“三满”播出。维护人员要具备一定的广播电视专业技术知识,广播影视部门要定期对维护人员进行岗位培训。

3 结语

国家对农村地区扶持政策越来越大,这给农村的广播电视事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做好“村村通”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和覆盖率,能更好地满足农村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提升农村人们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通映,徐良华,杨焕祥.农村市场大有可为——黔东南州农村广播电视需求调研报告[J].电视技术,2015(2).

[2]徐圻.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J].电视技术,2014(6).

[3]王坤国.我国农村广播电视的发展初探[J].西部广播电视,2014(18).

[4]杨允中,杨云君.浅谈云南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思考[J].现代电视技术,2012(2).

[5]章之俭.有关发展我国卫星广播电视的一些思考[J].广播电视技术,2004(8).指示灯VDS1或VDS2是否亮,如亮红灯,则模块上有元器件损坏所致,则倒换A14驱动合成母板上开关S1使预驱动器(模块)另一半桥工作,如故障消除机器运行正常,则是模块上另一半桥电路器件损坏,停机后检查处理模块。

(上接第221页)

猜你喜欢

村村通维护广播电视
温州:聚合力 攻坚客车“村村通”
广播村村通 村民百事通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浅析日常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及维护措施
中低压配网杆塔防撞措施浅析
发射台中央控制系统典型故障分析及维护
从村村通看我国天然气改革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