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素养分析

2015-02-26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8期
关键词:节目主持人素养

赵 爽(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



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素养分析

赵 爽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

摘 要:随着主持人队伍的不断扩大,僧多粥少的状况越来越严重,而能在主持大军中脱颖而出,主持人的素养是关键。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首先对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五到六档国内外新闻访谈类节目的对比,提出节目主持人应当具备的素养,最后对于节目主持人如何提高自身素养提出建议,希望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能够摆正自己的态度,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并深入到新闻第一线进行锻炼等。

关键词:新闻访谈;节目主持人;素养

国内如今的确有不少新闻访谈类节目,但是有个性且优秀的主持人却并不多。他们在临场应变能力、语言驾驭能力、生活体验和阅历、理论和思想深度和文化知识等方面都有缺失。特别是针对一些话题需要深入探讨时,没有独到的认识,语言的平淡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作为一名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要想把节目做好,必须抓住以下3个方面,即深厚的文化能力、正确的角色定位、独特的个性气质。

1 深厚的文化能力

1.1 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

电视新闻谈话类的节目,由于其节目特点,要求主持人要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在话筒前,应该问哪些问题,怎样进行提问,怎样的语言方式比较恰当,这些对于主持节目中“度”的把握,无不体现着主持人的政治修养。作为一名新闻访谈类的节目主持人,既要关注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制度,又要关注百姓的生活。

1.2 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

对于优秀的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来说,睿智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而睿智的语言正是深厚文化知识的体现。优秀的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都有着相似之处,那就是在谈话过程中没有空话、套话,对事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分析,用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真情去感悟人生,用心与受众交流。而精辟的语言来自文化不断的积累,来自知识的厚积薄发。而目前缺乏文化内涵的主持人并不少见,他们不注重自身知识的积累,过于追求节目形式,从而导致节目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内涵。作为节目主持人,要根据节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节目结构,用丰富的知识来支撑自己的节目。我们主张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不主张节目主持人“一专多长,学识广博”,不提倡主持人书读得越多越好,成为所谓的杂家,因为这不仅不切合主持人工作的实际,而且书读得太杂,也会产生副作用。在今天,像这样的东一榔头西一棒的节目主持人已经越来越得不到最好的位置了,这就要求主持人的知识结构要有一定的纵深度。托夫勒认为“人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很有限的,如果我们处理机能超载了就会妨碍我们操作的速率,使心智受到过分的刺激”。因此,节目主持人读书应该从实际出发,有明确的目的性,不要因为某些理论要求主持人成为“杂家”而胡乱读,要为“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而读。

1.3 加强职业修养

要成为优秀的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除专业素质过硬之外,还应具备新闻工作者应当具有的职业素养,即“学会控制好个人的情绪,保持好客观的状态”。首先,要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对待被采访者,尽量避免个人的喜好与社会观念对访谈的影响。其次,要学会把握访谈时的分寸。既不故意对被采访者过度热情,也不刻意去疏远,而是应当以真诚的态度去对待被采访者。最后,要严谨,杜绝港台腔。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一些地方台的节目主持人,为了追求时尚,在谈话的过程中刻意添加一些语气词,从而大大削弱了新闻的严肃性。

1.4 要有吸收文化的能力

在节目主持人的职业生涯中最容易忽视对于文化的吸收。他们从业的开始之日就是他们文化积累的终点,所以节目主持人常常有被“掏空”的感觉。1996年,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上岗”才两三年就有了“根基被抽掉”的恐惧,而且这种身不由己是无法控制的,非常可怕。因此,他提出了“强制寂寞”的观点,因此“适当的寂寞才有可能去研究社会”,他说,在做完唐山大地震等三大地震比较系列以后“全面撤退”,充实自己。

2 正确的角色定位

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经常把控着整个现场,要引导嘉宾,与观众互动,调动现场气氛等,所以作为主导者,一定要把握好方向,拿捏好分寸。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与综艺节目主持人、经济节目主持人、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人、少儿节目主持人等都不同,他更强调严肃性,其言行方式不单是内心的意志反映,还受到社会审美标准等的制约。但在很多的新闻类的节目中,我们发现一些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没有正确的角色定位,在讨论一些严肃性话题时常常庄严不足,活泼有余,造成语言不得体,因此,节目主持人要想使自己的话语声声入耳,那么正确的角色定位也是关键。

2.1 主导性角色。

丹·拉瑟是一位优秀的新闻访谈节目主持人,曾经两次对萨达姆进行采访。他在采访的过程中始终都很清楚自己的立场。丹·拉瑟明白自己代表的不是某个国家,而是“人民”,所以他所提出的问题,都是站在民众的立场,代表民众的心声。这样的界定对于丹·拉瑟的提问或萨达姆的回答都提供了比较开放的表达语境。节目文本显示丹·拉瑟主动提出34个问题,个别问题深入到实质,主要集中在:“萨达姆对于双方交战持有什么样的态度;是否选择流亡的方式以此来拯救伊拉克人民,使他们免受死亡的威胁;对于9·11袭击的看法……”。作为新闻访谈节目主持人,丹·拉瑟有着丰富的新闻采编的经验,因此在提问的过程中他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提问,在采访时掌握着很强的自由度。丹·拉瑟首先说明了此次采访的目的:“我主要想从两方面对你进行提问。一方面是大部分美国人关心的关于新闻中所报道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带有哲学意味的一些问题。”他接下来的提问直接进入主题,使萨达姆无法回避,而所提的这些问题也正是观众很想知道的。通过这些提问,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新闻工作者,丹·拉瑟始终掌握着采访的主动权,并且牵引着它顺利进行。

2.2 倾听者的角色

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访谈类的节目主持人,除了要主导、操控整个谈话外,还要善于去倾听。主持人能够说出睿智到位的语言,都是因为之前做好了认真倾听的工作。善于倾听的主持人总是能够紧紧追随被采访者的思路,让被采访者更愿意敞开心扉,从而使谈话能够更加顺畅,内容更加深刻,对话题的认识和把握更到位,引导更有力。在倾听的过程中思考,发现主题抓住核心,在头脑中组织好语言,并且和嘉宾、听众互动起来。央视访谈类节目《面对面》从开播之日至今备受观众喜爱,主持人王志机智严谨,谈话过程中他并不急于打断嘉宾的回答,总是耐心地倾听,让嘉宾愿意对他倾诉。

3 独特的个性气质

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气质。在节目中,主持人占据着主体的地位。综观成功的访谈节目,其主持人都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人。而鉴于新闻访谈节目的状态是主持人面对嘉宾“一对一”地谈话,主持人的个性魅力在其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节目的风格定位与成败。但凡成功的访谈节目主持人,都拥有鲜明的个性气质,有的儒雅,有的严谨,还有的智慧。《面对面》中王志的质疑精神,《新闻会客厅》中沈冰的从容大气,《杨澜访谈录》中杨澜的睿智、沉稳,《实话实说》中崔永元的幽默等,他们都将自己的个性气质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节目中。

3.1 智慧、幽默又不失人文关怀的崔永元

崔永元有着择语俏皮的语言特色,是我国优秀的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之一。在谈到比如喝酒、抽烟、养鸟等事情时,他总是能快速地运用夸张、借代、排比等修辞手法,话到嘴边绕个弯,让原本平实的语言加以趣味化的创造,然后“轻描淡写”地说出来就显得很俏皮。对于“厕所抽烟”,可能本来是要说臭上加臭的,但他偏偏要用反话,且极度夸张,“真是百花齐放”;对于“酒肉之友”,可能本来要说喝酒吃肉所交的都是酒肉朋友,但他根据谈话的语境,故意弱化语势,说成“喝酒吃肉交上了朋友”,趣味就出来了。但是在崔永元的幽默中,也不失人文关怀。“两会”召开期间,央视推出了特别节目“小崔会客”。在一次的节目中,邀请了赵本山和4位学者到农村体验生活的EMBA一起来探讨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话题。这期节目崔永元延续了他言语犀利、风趣幽默的风格。但在节目中当他与一位曹家塬村的普通村名刘千龙通话后,不禁潸然泪下,这一幕让观众感受到这位崔永元的另一面,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善良率真。让大家在感动的同时深刻地思考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在节目中,崔永元与农民之间真诚的沟通,体现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所应当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3.2 含蓄儒雅的水均益

沉着、优雅、举止自然大方,有着丰富的知识积累和灵敏的组织能力,如原主持过央视《东方时空》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水均益,他文雅的举止和健康的形象,伶俐的口才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构成了其独特的儒雅气质。作为国内电视节目专访的国际风云人物的第一品牌,水均益采访过一百多个著名人士,如希拉克、普京、克林顿、布莱尔、金大中等,在《东方时空》节目中,他含蓄深邃,稳健俊朗,面对世界顶级的金融和政界的嘉宾,他一样能够从容面对,处变不惊,表现出非凡的现场把控的能力。

3.3 严谨深刻的白岩松

作为央视新闻访谈类的节目主持人,白岩松以其谈吐的深刻和逻辑的严谨著称,语言的坚实与严谨使他成为央视名嘴的重要成员之一。他形象上健康舒朗,语言上理性流畅,他善于探索,相貌平平却有着扎实的功底,因广博的知识和流畅的表达能力,形成了独特的“白氏主持风格”。观众们对白岩松的这一主持风格表现出尊敬和喜欢。白岩松在访谈的过程中,对于具体的新闻事件,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对于事件本身进行分析,剖析出观众所想要了解的实质性的内容。

4 总结

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首先应当摆正自己的态度,充分认识到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提高对新闻事件的认知、理解能力,强化沟通。白岩松、崔永元、王志等如今的名主持,都在第一线的采访中磨练过多年,即使现在也经常出现在新闻事件的第一线。深入到新闻的第一线,改善他们目前对新闻事件的现场反应力,培养新闻主持人的人文素养。一个优秀的新闻主持人,在发生灾难时应该到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去采访历练,只有亲身体验到受灾群众的生活,在灾难面前解放军武警战士的奋力抢救,各级政府的密切关注等,才能使主持人对人文关怀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猜你喜欢

节目主持人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五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六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解析节目主持人意见性信息话语表达
浅谈主持人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电视综艺节目主持艺术审美风格探微
浅谈如何做好交通节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