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电影美学形态

2015-02-26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8期

王 胤(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电影美学形态

王 胤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摘 要:我国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而逐步实现的,在众多文化产业中,电影无疑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随着电影实践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影片美学范畴的研究,国产电影独有的美学风格开始引发关注,在蕴涵五千年文化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探究国产电影的美学形态脱离不了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的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

关键词:西方美学;中国美学;中国经典思想;中国电影美学

在一次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德胜老师开讲的一席观点吸引了笔者,他说:“从严格来讲,中国并没有完整体系上的美学学科,”笔者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美学学科,确实是源自于西方。柏拉图是第一个开始从哲学思辨的高度讨论美学问题的哲学家,美学既是一门思辨的学科,又是一个感性的体系,要学好美学不仅需要扎实的哲学功底,还需要丰富的艺术涵养,美学与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及神话学等有着紧密联系。

1 从世界电影史的维度浅谈中国美学

西方的美,是以辩证的角度去分析“美”、建构“美”,著名的雕塑艺术作品“思考者”“米洛的维纳斯”以及毕加索的作品等,无不体现着抽象、不自然甚至是刻意和病态的特点,这些都在呈现着西方对于美的认识,他们是残缺的、辩证的,而美的本质、美的审美形态就在这种哲学思辨的高度去研究所谓的“美”的。

而中国的“美”,通常以含蓄的表达为其主要方式,从中国古典的唐诗宋词中就不难看出,中国的美讲究的是含蓄、心领神会,含蓄的美蕴藏在古诗词中会给人以无穷遐想的空间;孕育在山水画中给人以身临其境的境界;在上千年的历史里,含蓄如同一块美玉,朴实无华地绽放着它独特的光彩。中国美学自成一个“独立的严整的系统”,研究的是中国历史中审美意识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它是一种审美意识的理论形态在中国古代以及近现代发生、发展的历史,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识散见于“经史子集”和各种杂论之中。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要想研究中国的任何一门艺术,都不可能脱离传统思想、古典的意识形态对其造成的影响。而中国电影作为一种新兴艺术,一门综合艺术,也脱离不了它们对电影的影响,如此便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电影美学。

2 中国电影独有的美学思想

中国电影渗透着中国独有的美学思想,在中国电影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体现着鲜明的民族特质,传统电影表现了儒、道、释、侠,诸种文化的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当代电影则表现出传统、现代和后现代思想及文化相互交融的特质。所以,要研究中国电影的美学,还要结合中国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来看中国电影美学。

清末民初,电影伴随资本主义进入中国,那时拍电影是以营利为目标的商业手段,我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是由北京人任景丰在他的照相馆拍摄完成,拍摄的内容为当时红极一时的京剧片段,表演者就是京剧演员谭鑫培,电影这一新式艺术就这样在中国首次出现。电影的早期创作是对传统文化“戏剧”的照搬,因此早期中国电影也被称为“影戏”。而中国戏剧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教化功能,我们不能否定教化功能的体现是受到儒家思想的濡染。

20世纪20年代的《孤儿救祖记》《难夫难妻》《红粉窟窿》及《海誓》等电影作品,摒弃了此前不讲任何艺术性、只为纯粹谋取利益的“小民”路线,开始拍摄一些人物鲜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大胆批判封建思想及深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现状类型的影片,引发了大众的思考,使一批观众在观影后有觉醒意识,这些无不体现着教化功能;1927年,国内环境紧张凝重,大众普遍陶醉在虚幻的惩恶扬善的武侠小说世界里,武侠片《火烧红莲寺》受到了极大地关注。中国电影美学有了新的元素出现,那就是武侠、古风、古韵的出现。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开始出现一批以反帝反封建为主,具有进步思想的影片,那个时代的电影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出当时的社会现状,这些电影开始刻画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开始走向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的道路,充分调动了电影发展的多种手段;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对影业的高度关注和相关的政策扶持,涌现出一批经典影片,这批影片主要表达的是歌颂与赞美,将革命现实主义体现出来,如《林则徐》《中华儿女》等。充分集成了中国古典艺术传统悠长、和谐的民族艺术风格。

1966-1976年,由于“文革”的影响,刚刚起步的中国电影发展之路被拦腰斩断,刚刚建立起来的繁荣戛然而止,中国电影美学发展之路被冻结。同时,八部样板戏也成为了这一阶段的主要呈现形式。在此阶段,也有少数几部质量突出的影片,例如《闪闪的红星》这类影片显得尤为珍贵。

20世纪80年代是以思想解放运动为主潮的时代,它为以后中国的二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这一阶段国内形势好转,中国电影业开始复苏,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与电影人,第五代导演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冲击了陈旧的电影叙事形势,开辟了多种电影手段,例如,张艺谋的《红高粱》,用“现在时”进行回述的视点,以“我”父亲为视角,通过“我”父亲的听觉、触觉,近距离展现剧中几个人共同构筑的一曲壮丽悲歌。影片中,中国传统文化构筑了整部影片的灵魂,洋溢了中国文化的味道,剧中的“颠轿”“酿酒”及唢呐、花轿、高粱地、剪纸、年画、酒篓子、肚兜等象征着民族中原始生命力的张扬;另外,影片运用的色彩为红色,象征了一种强烈的生命意志,一种尽情挥洒的人生态度。导演用借物喻人、寄情于景的手法把红高粱这个本是原始农作物作为农民生存的代表和人性光辉的写照,张艺谋向人们歌颂了自由生命的真谛,唤起了人们对那个年代里的英雄所具有的那种激情自由的追求。可以说,同期的国产西部电影在电影美学品格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和境地,是中国电影崛起的标志。

3 当代中国电影的美学呈现

近期上映的侯孝贤的影片《刺客聂隐娘》,整体看起来像是一幅写意画,泼墨留白,富有诗意,服装、造型、兵刃、道具及布景尽见考究,而其中散发出来的美学让人看了不由得内心燃起对大唐古风古韵的向往,影片每一帧画面、每一个镜头在美学上都令人沉醉。《夏洛特烦恼》是由一个话剧团队创作的影片,把话剧的内容搬到电影屏幕上,让人们觉得奇特又期待,故事开头就用一种回旋式的时间线把剧情和观众拉到了梦境中,在梦中,他的这段荒诞且曾令他梦寐以求的生活最终却以夏洛自身生命的终结告终,夏洛终于得以脱离虚妄的梦境,如愿以偿回到他曾一度厌倦一度逃避最终却怀念不已的现实生活中,故事结尾是一个圆满幸福的团圆式结局,符合中国叙事圆满和谐的传统美学理念。

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韵味,如今中国社会得到快速发展,时代在赋予中国特别意义的同时,我国电影也在为国家文明的延续而不断地绽放着,每一个阶段的电影作品都渗透着中国独有的美学形态。我们在探讨中国电影美学的同时,也期待着更多富有中华民族本土语境并具有现代影像表述语言的作品出现。

参考文献:

[1]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杨晓林.影视鉴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3]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

静的艾敏河》这部电视剧,其名称就具有生命的含义,剧中通过讲述多兰这个非常普通的蒙古妇女尽心尽力抚养三个上海孤儿长大成人的故事,体现出草原人民心灵深处的无私与大爱。影视作品通过直观的动态的方式将草原文化的精髓呈现在观众的面前,将隐性的草原文化借助影视作品这一媒介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其精神实质。将草原文化与现代化的传播手段相结合,在影视作品中更好地传播草原文化。

4 选择草原特色音乐,体现草原文化

音乐是影视作品呈现草原文化的又一种符号表征,是草原人民对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高度概括,表达了草原人民独有的审美体验。第一,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包含悠长、空旷、高远的音乐旋律,这与草原人民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在大草原上的人民心胸宽广,因此,其创作的歌曲大多壮阔高亢。如电视剧《静静的艾敏河》,在对静静流淌于草原上的艾敏河进行诠释的时候,女歌唱者带着自由节拍进行演唱,虽然没有歌词的诠释,但是却别有一番意蕴,在悠长的大起大落的旋律中,让人感受到一种空灵的美。第二,一些影视作品中采用纯朴、舒缓的蒙古族民歌来诠释作品内涵。如歌曲《鸿雁》作为《东归英雄传》的插曲,就会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听这首歌时,会情不自禁地想到一望无际的草原以及在草原上悠闲地散步的牛群、飞驰的骏马和北飞的雁群,浓浓的草原气息扑面而来。第三,在一些影视作品中运用饱含壮美、朴素情怀的歌曲,体现了草原人民生活的独特自然环境特色。其中,歌曲《传说》最能体现这一特色。作为《成吉思汗》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歌,其歌词中包含有牧马人、马背、奶茶、毡房以及辽阔的草原这些草原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时,这些也正是草原文化的实质所在,是草原文化的“根”。第四,在影视作品中,马头琴的使用使原本就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更加具有感染力。马头琴是古老的游牧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独创的乐器,其悠扬高亢的声音感染了众多的人民,受到许多人的喜爱。马头琴演奏的音乐根植于草原文化深厚的土壤之中,同时也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表征将草原文化更丰富地呈现在影视作品中,不断地充实和发展着草原文化。

5 结语

任何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精神实质,若一种文化失去了其独有的特色将会淡出文化之林。在影视作品中传播草原文化是文化保护的一种有效方式,传播的意义在于更好地保护草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草原文化的内涵,使草原文化永葆生机与活力,但要注意在影视传播中要尊重草原文化并合理地运用符号表征对其进行表达,避免对其产生误读。

[1]李美鲜.草原文化的影视传播[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2]韦朋.新世纪以来我国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草原意象[J].艺术评论,2012(4).

[3]旭光.冲突 困惑——草原电影的另一种表达[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4]朱秉龙,仁钦.新时期草原电影漫论[J].实践(思想理论版),2009(6).

(上接第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