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人的剪辑思维与技巧
2015-02-26郭晓东
摘 要: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何充分发掘自身优势并在竞争中立有一席之地已成为生存所需。作为电视节目创作环节中的重要一环,丰富电视剪辑技巧,以及树立明晰的剪辑思维,越来越受到电视人的重视。提升科技表现手段也好,丰富镜头运用也好,只有用心体会,反复实践,方能制作更多更好的电视节目,站稳媒体市场。
1 电视剪辑的作用
当代社会,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从目前的电视节目市场来看,电视台的节目与网络公司的自制节目各占一席之地。随着各种新节目的出现,媒体的制作水平和观众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一档大型文艺节目的成功播出与后期人员良好的剪辑思维是密不可分的。
电视剪辑是电视节目创作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从电视表现能力上说,它体现了电视后期编辑的综合技巧;从电视呈现的角度上说,它隶属于电视美学的范畴。每一部电视文艺作品都由若干个构图精巧的电视画面组成。电视片中若干个不同内容的画面,通过合理组接,构成一个个完整的蒙太奇段落,最终形成具有一定艺术美学价值的电视作品。
现在,各大电视频道都在精心打造绚丽多彩、瞬息万变的新节目,面对广阔的电视节目市场,应当不断丰富后期编辑能力,学习如何用更多、更先进的后期编辑技巧去提升节目的创作思维,以期达到精彩性、节奏性和艺术性的高度融合。
“画无定法,物有常理,物理有常,而动静变化,机趣无穷”,这是古人论画的一句话,它道出一个简单的艺术逻辑,就是技巧的运用虽无固定的模式,但总要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虽然技巧受到一定规律的制约,但是它的变化又是多种多样的。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大型文艺节目的剪辑思维。剪辑作为一种视觉表意规范,有着某种规则,但是这些规则,也只是一种可能性,同样的材料可以有多种剪辑选择。
2 剪辑思维的要求
笔者是有多年电视后期剪辑工作经验的从业者,深知,具有清晰明确的剪辑思维,能够通过独有的剪辑方式,实现大型文艺节目创作者的创作思路很重要。因此,后期编导们应该认真学习并理解蒙太奇,良好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提高创编人员的构思水平,而后期编辑的声画合成既是一个思考认识过程,也是思维物化的技术过程。要知道不同的镜头排列组合的语汇能够表达出丰富而多变的艺术内容。在常规电视文艺节目的制作中,需要后期剪辑人员先认真看素材,并做必要的剪辑方案,然后与导演进行沟通,达成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在剪辑过程中,不仅需从剪辑方法考虑,同时也要站在电视导演的角度考虑问题,更重要的是要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真正想要看的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剪辑出绚丽多彩的电视节目。
电视编辑是电视作品的重要思维艺术和结构方法,是电视制作的最后环节。任何和电视作品的形成都离不开电视编辑的直接组织和传播,电视编辑的思维方式与规律直接影响着最终电视作品的质量。许多时候,前期制作是一种感情创作,而后期编辑则是理智的思维创造。如果说摄像机是感情的机器,那么编辑则是理智的工具。由此也可看出思维在编辑阶段的重要作用
除了上述基本的剪辑思维的要求,一个成熟的后期剪辑人员还要面对电视技术不断革新带来的剪辑新考验。特别是近年来,大型文艺节目的舞台,越来越多地提升科技技术的表现手段,如3D立体效果、全屏幕LED立体舞美制作,3D界模技术以及实时3D跟踪包装技术等,这也给后期剪辑带来更多的挑战。比如一场大型歌舞节目,不再是以往单一的歌舞秀,而是多种艺术形式混搭的震撼视听盛宴。这种处理和展现,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享受。此外综艺节目对信息量也有更高要求,它包含了台前幕后的全景展示。随着舞台变得绚丽多彩,节目的节奏也变得更加紧凑,这些都给后期剪辑再现增加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要求后期剪辑人员的三度创作,从而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3 录制与编辑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在录制重大的晚会和大型娱乐节目时,为了避免丢镜头、抓拍不到位或者出现越轴等问题,会在录制切换好正常的节目素材带的同时,兼顾录制全景和主机特写机位的信号,形成PGM切换版与机位挂带同时进行的局面。如《辽视春晚》《本山选谁上春晚》等节目,正是利用这样的方式使后期的视频画面得到丰富,可选择的方案增多,剪辑也就变得得心应手了。虽然增加了节目上载的时长,延长了制作周期,但视频全方位记录的结果就是保证节目在各个机位的画面不丢失,从而保证了节目的整体质量。
其次,对于多种艺术混搭的大型舞台节目,为使节目变得流畅,在剪辑方案的设计上应该多运用运动镜头和交错剪辑的办法,尽可能增加镜头的信息量。运动镜头能更多展现舞台内容,特别是现在舞台运用的移动轨道跟踪和地猫、飞猫技术等。这种新的摄像方式,丰富了后期剪辑的语言,使画面活跃起来,从而使观众感觉现场流畅、明快、生动而不呆板。
最后,剪辑风格一旦确定,就应保持前后一致,使之贯穿整个剪辑过程。如跨年晚会的整体快节奏、快频率的剪辑切换,以及颁奖晚会重煽情、慢渲染的视觉处理,都是以从始至终的剪辑风格达到令观众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