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从细节上构建电视时政新闻的亲民化
2015-02-26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传媒系
邱 平(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传媒系)
刍议从细节上构建电视时政新闻的亲民化
邱 平
(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传媒系)
摘 要:电视时政新闻在电视新闻的报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结合我国时政新闻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从细节上构建电视时政新闻亲民化的途径,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亲民化;细节;电视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报道主要依靠文字内容和画面语言来表达的,不需要完美的镜头语言,应考虑到民众的受众心理,摒弃公式化解说,提高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及感染力。只有这样,时政新闻才能变得更加亲民化,传达的信息才更具有针对性,实现时政新闻的权威性。
1 时政新闻发展现状
时政新闻报道的主要是国家、政党、社会集团等最新的政务活动、政治会议、政策发布及重点经济、文化事件。时政新闻最早可以上溯到宋代,其邸报是时政新闻的雏形,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发展历史。时政新闻在新闻报道领域内一直占据重要的领导地位,并且发挥着巨大作用。对于时政新闻并没有一个确切定义,不同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其做了新的不同的解释,但时政新闻涉及到党政方针、重大政治活动、会议、领导人政务活动等是其共性问题。当前时政新闻报道的发展现状:观众不认可媒体的工作,该矛盾构成了时政新闻的困惑,最终制约时政新闻的进一步发展。
2 细节上构建电视时政新闻亲民化的途径
2.1 “以人为本”,从细微处为受众提供时政信息
时政新闻立足于党和政府,主要报道的是国家、地方大事。时政新闻编辑在新闻编辑的过程中应当立足于党和政府,但也应当以服务人民、服务大局为重点。因此,时政新闻应当“以人为本”,从民生角度出发、从老百姓切身关注的利益出发进行时政新闻采集、编排及报道。这一做法可以受到观众欢迎,还能够有效提高相应的时政新闻的收视率。一个事件会出现多个信息源,而时政报道不可能将每个事件所涉及的所有信息源全盘脱出,这就需要编辑、记者对信息源进行深入思考,针对时政新闻而言,应当权衡“时政”与“民众”的平衡点,凸显出时政新闻的“平民化”,真正做到时政新闻服务人民的使命。时政新闻的细节需要寄托于记者、编辑,用他们的专业的视角、独特的慧眼抓住信息源的个性,并对个性进行深化。此外,时政新闻想要吸引观众,需要联系群众生活实际,采用群众语言,画面对准群众,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较满意的收视效果。
2.2 采用同期声,用平民视角塑造领导
时政新闻体现人文关怀,是新时代和新闻发展规律的基本所在。近年来,社会转型的攻坚时期下,媒体已经退却主流舞台,而逐渐以温和的目光去平视观众,用人文关怀去报道老百姓关心的新闻,这样才能吸引受众的关注。电视时政新闻不需要用绚丽多姿的镜头语言和花哨的光影效果,其同期声是时政新闻优于其他电视节目的特点,能够对受众形成关注的焦点,能够产生较好的社会反响。可以说,时政新闻中应当注意同期声这一细节,巧用同期声,发挥声画同步这一特性,并用同期声对现场氛围进行勾勒。如“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中,国务院召开新闻发布会的解释说明采用同期声,这一画面、这一同期声能够让观看新闻的观众真正体会到现场的悲痛,增添了时政新闻的人情味,更体现出媒体浓厚的人文情怀。
2.3 巧妙利用镜头语言,深化报道主题
新闻报道中,电视与平面媒体最大的区别便是,同一事件,电视可通过记者镜头把观众直接带入现场,而平面媒体则是需要通过文字叙述。时政新闻报道正是有了图像和声音才使得新闻报道更具有观赏性,更具现场感,也更具表现力及震撼力。新闻报道图像一般由全、中、近、特、推、拉、移等镜头组成,经验充足的记者懂得如何运用好镜头语言,让观众身临其境。时政新闻报道中,体现时政新闻的画面不仅需要合理选择镜头,还需要记者扎实的摄影基本功及敏锐的观察能力。这样时政新闻记者就需要具备较强的镜头意识,充分利用镜头语言深化新闻主题,进而提高电视新闻的表现力及感染力,最终增强电视新闻的真实情感。
2.4 时政新闻中体现民生取向
时政新闻应当关心、关注民众最需要关心的问题,及时准确生动地将新闻报道出来。时政新闻可关注华北地区的雾霾天气,对相关的新闻进行大篇幅报道;或推出“菜价观察”“起起落落看物价”等主题新闻,关注春节前物价水平。具体涉及的内容也非常细致,如购票攻略、退票须知、夜间乘车安全、候车时个人物品保护等。在新闻时政中体现民生,密切注意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立足于服务群众的目标。
3 结语
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的今天,“亲民化”是时政新闻节目改革的重要策略。节目通过各个环节的“亲民化”改革提升同受众的亲和力与亲切感,受众通过获取信息和视听享受增强同节目的良性互动。二者由“信息共享”上升为“认知共识”,最终达成“愉悦共鸣”。时政新闻的亲民化的发展方向是今后时政新闻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麻建荣.细节之处彰显民生情怀——浅谈电视时政新闻的民生化突破[J].新闻天地(下半月),2010(4).
[2]舒欣,李岭涛.时政类电视新闻节目的“亲民化”改革——以央视《新闻联播》为例[J].青年记者,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