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子》的艺术表现风格
2015-02-26王帅帅,薛寿鹏,孔令智等
摘 要:《孔子》是一部2010年由胡玫执导的传记历史片,影片主要讲述了孔子为了理想奔走各列国之间,希望通过他的思想和智慧影响历史进程。本文通过分析《孔子》这部影片特殊的拍摄手法,体现出《孔子》创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随着荧幕的闪动,时间似乎瞬间回到了那个五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首先是带着那个时代特色的碗、壶、竹简等器皿到洗手吃饭的生活场景,井井有序,处处有礼。电影则缓缓地将一幅气魄雄壮的历史画面摆在我们面前。孔子的一生从出仕到周游列国到回国执教,处处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孔子》深深地将我感动,那是因为孔子不再是圣人而是英雄,《孔子》不再是史诗,而是一个故事。
1 影片主题的定位
首先,《孔子》是从另一个角度去透视孔子的内心情感世界,不再将孔子作为一个五千多年来一直被人们敬仰的圣人去赞扬,而是把孔子作为一个普通人去剖析他的内心,表现他的人性光辉。这不仅让人们感官上焕然一新,更重要的是可以去解读光芒背后的孔子,那个平凡而真实的孔子。另外,本片在许多地方是不真实的,原因就是导演想把孔子当成一个故事来讲而不是还原成史诗。
2 影片叙事线索的设置
《孔子》从叙事结构上有三条线索、三段时期。第一条线索是以历史事件为线索正面推进故事情节,在正面讲述孔子积极出仕、齐鲁会盟、坠三都、周游列国、回国执教等几件大事,交代孔子的生活环境,讲孔子的历史形象定型;第二条线索是以孔子内心为暗线不断的升华故事情节,但片中历史不尽真实,导演为了深入剖析孔子的人性,给大家一个感觉不一样的孔子,则以孔子内心的感情发展为需要将历史有机的改变与第一条线索的有机融合,在表现颜回之死,孔子与南子的关系上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以第二条暗线为主,第一条正面线索为辅;第三条线索是人民观众的视角,包括古代人民,孔子弟子,和现在人民的视角将其融入电影中辅助前两条线索平行发展,相互推进,递进感情,烘托气氛。现在人民最看重的除了其仁义思想外,是孔子内心的感情世界,从而抒发导演的情感,辅助第二条线索,推进影片发展,加入导演对孔子的评价。
本片分为三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孔子积极出仕;第二个阶段是孔子的转型期;第三个阶段是孔子的成熟时期。第一阶段中孔子积极出仕将自己的理想付诸于时间建立一个封建的礼乐社会,但当时的社会环境注定其理想不能实现;第二阶段由于老子的对话开始改变,孔子在周游列国当中经历困苦离别,逐渐认识到自己不能改变社会而开始改变自己;第三阶段孔子成熟,回国以后励志教育,将自己的思想给予书册之中,传于后人这有何尝不是一种救世,以无为而有为,与前面老子的话呼应,大爱无疆,大象无形,著书立说可以改变后世,这同样是伟大。
3 人物内心情感塑造
本片的思想感情上将重点放在刻画孔子的内心感受上,将其政治主张作为人性光辉的外化,以推进故事发展,感情的深化。本片开始在齐鲁会盟后孔子开始不受重用而周游列国,以处处遇难的失败者的形象占影片的大部分。本片为我们展现的是伟大的圣人背后的人性光辉,是一种大爱无私,是一种潇洒浪漫,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高尚。在孔子的心中有普通人的痛,也有普通人的情,也有普通人的爱,也有普通人的恨。救助季氏小奴则体现的是不分阶级的爱;离家时的分别则是对家人的情;不得重用人民遭受战争之苦,礼乐之乱是其痛恨,处处体现孔子的人性光辉。
4 影片叙事空间塑造
本片一开始,采用倒叙的形式讲述孔子的一生,当孔子白发沧桑时回忆自己的一生,从生活场景开始,有君侯会盟的壮丽场面,有战争的描写,有心理的描写,可谓是空间营造充分,张弛有度。导演采取了戏剧式叙事方式,但却极力缓和矛盾,当孔子不被重用周游列国时,矛盾很明显,但节奏很舒缓,导演将其矛盾冲突一直往后压,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注重表现孔子在失败中成熟,一直以平静的心态讲述着孔子,表现着他的内心。直到大司徒迎回孔子时,影片才将这个矛盾推向高潮戏,导演也未让孔子与大司徒见面,给我们留下了思考空间。本片镜头以抒情镜头为主,多中近景和仰镜头,则为表现孔子的真性情,是其真实流露,平凡再现,而不是讲述历史,在孔子与老子的对话时,导演用了一个蒙太奇手法将孔子与鲁君对话闪换为与老子对话,表现孔子思想的转型,在周游列国途中,导演多次拍摄天空雪山,以及孔子在山上看着弟子离去的场景,表现了孔子内心的真实感受,虽然在政治上失败了,但在人性上受到人们的敬仰,人格尽显伟大。
5 总结
正如片中说的,孔子的痛苦世人很容易体会,但很难懂孔子在痛苦中体会到了什么,也只有我们自己思考。一部《孔子》让我们感动,与那个历史圣人相比,更喜欢这个失败的孔子,因为没光环的他更让人们着迷,这才是一个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孔子,一介大儒。
作者简介:王帅帅(1990-),男,山东滨州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农业信息化、新闻传播、影视制作。董成双(1961-),男,教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农业科技传播、影视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