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时代我国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
2015-02-26张静
摘 要:二十一世纪新媒体得到了大力发展,信息的传播范围、传播速度、传播效率等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冲击,然而打击的背后也为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提供了一次转型改革的机遇。
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为媒体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各类网络社交媒体客户端、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爆发式出现与应用使城市广播电视、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陷入了异常尴尬的境地。传统媒体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发展危机时做出的第一反应是站在新媒体的对立面与之争夺资源,然而不论是在信息传播的数量、范围、速度,还是信息传播的质量、便捷度上,新媒体无疑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当然,城市广播电视拥有长期积累下来的忠实拥护者,新媒体想要在短时间内取代传统媒体是不可能的。但是,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新媒体取缔发展落后的传统媒体只是时间的问题。现今,传统媒体面对优势明显的新兴媒体,从与之对立转而走向了与之融合之路。
1 我国广播电视媒介发展现状
广播、电视、纸媒、网络是中国新闻媒介划分的四种最基本的媒介形态,拥有着非常广大的群众基础,受众分布范围广泛、传播渠道固定等优点明显,尤其是广播电视媒体的影响力、权威性等特点使其地位依然稳固。但是传统媒体之所以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就在于传统媒体发展中暴露了诸多问题,是传统媒体要想成功改革而不被社会淘汰就必须击破的壁垒。
1.1 布局不合理
我国广播电视媒介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级别划分鲜明。不同级别的广播台、电视台拥有的市场资源、受众定位等也各不相同,因此造成各级广播、电视经济实力、技术实力悬殊过大。
1.2 竞争状况加剧
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中央与地方、省会与其他城市广播电视台之间的竞争用惨烈二字来形容也不为过。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城市台在有限的时间段要播放的内容太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台的竞争力。而且除了纵向竞争,横向与报纸、杂志、社交媒体等媒介的竞争令城市台想要夺得竞争优势显得尤为困难。
1.3 国际化程度不高
一个影视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应包括国际扩张能力、利用国际文化资源能力与影视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等。 电视企业国际化程度可从三个方面加以量化,即播出节目中进口节目与国产节目之比例;国际主要收视市场占有份额;影视产品国际贸易收入与总贸易收入之比例。国际贸易收入在大多数情况下与国际主要收视市场占有份额成正比。我国影视业国际化程度还很低。国际化是企业竞争活力的保证,长期封闭式运作,企业难有竞争力。
1.4 新媒体也在不断蚕食着报纸媒体的读者市场和分流其人才
新媒体改变了公众对新闻的获取手段与获取渠道,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方式,日益分化传统媒体的受众和用户。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读者正在逐渐远离传统媒体,而利用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浏览新闻和获取信息;新媒体借助企业制度优势对传统媒体不断挖角。传统媒体在长期发展中培养和积累了一大批优秀的新闻采编和经营管理人才,而新媒体为迅速扩张自己的网络新闻业务,往往利用其资本优势不惜重金从传统媒体挖人,直接影响了传统媒体的人力资源配置,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现实的威胁和长远的隐忧。
2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媒介融合
不同的媒体形式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媒体内容,传统媒体虽然弊端众多,但因为发展时间较长,其权威性得到了有效保障,且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受众的接受程度高。相对于新媒体而言,传统媒体受到更完善的法律保护。而新媒体发展时间较短,其传递信息的高效性、便利性决定了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被不法分子趁机钻法律的空子,发布一些不良、不实的信息,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发不良影响,给社会治安、受众人身安全带来隐患甚至是实际危害。因此许多传统媒体抓住这一点积极谋求与新媒体的合作或者向新媒体转型,例如21世纪经济报、新京报等都设立了电子报,广播电视台也纷纷在各社交媒体上创立了自己的公众账号。这一举措不仅增加了新闻消息搜集的渠道来源,对受众反馈信息及时处理,且能够较好地完成与受众的互动。
另外,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媒介融合中要注意版权保护、企业并购拆分中的财产权力划分、建立附属媒介形式合理的运营模式与盈利机制等问题,完成媒介形式转型不是一个短期工程,需要各行各业进行支持配合,媒体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取长补短、及时变通,竞争与合作并存才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要素。
3 小结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媒介融合必然会遇到各方面的壁垒险阻,这些障碍因素恰恰是激励媒体进步、促使其适应时下社会进步需要的机遇所在。作为长期深耕于传媒领域的从业者,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我国广播电视等现在看来较为传统的媒体产业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紧跟潮流,方能适应新时期之下的各种挑战。